費爾乾蚌屬於雙殼綱的一屬。殼不大而薄,頗膨凸,無後殼頂脊,殼頂不突出鉸邊或突出很少。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費爾乾蚌
- 界:動物界
- 綱:雙殼綱
- 分布區域:新疆、甘肅
費爾乾蚌屬於雙殼綱的一屬。殼不大而薄,頗膨凸,無後殼頂脊,殼頂不突出鉸邊或突出很少。
費爾乾蚌屬於雙殼綱的一屬。殼不大而薄,頗膨凸,無後殼頂脊,殼頂不突出鉸邊或突出很少。費爾乾蚌屬於雙殼綱的一屬。殼不大而薄,頗膨凸,無後殼頂脊,殼頂不突出鉸邊或突出很少。後韌式。鉸齒弱,每殼前後各有一寬而不長的片板狀鉸齒,...
費爾乾蚌屬是雙殼綱的一屬,最早發現於原蘇聯中亞地區侏羅系中。在非海相中生代雙殼類化石中,費爾乾蚌屬雖然外貌並非顯著,卻是一類重要化石。體型特徵 費爾乾蚌屬是雙殼綱的一屬。殼薄,長卵圓形或近四邊形,膨凸。殼頂寬平,常靠近前端,不或微突出於鉸邊之上,無顯著後殼頂脊。殼面具細密之同心紋,或形成...
壽昌費爾乾蚌是發現於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曉天鎮黃石灘的晚侏羅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殼後部呈半梯形。前邊圓,後鉸邊短而平直,腹邊微外凸,幾乎與鉸邊平行,後邊背部顯著斜切,後腹角強烈地延伸。殼頂寬鈍,不聳出於鉸線之上,位於殼長靠前端的1/3~1/4之間,後殼頂脊寬圓。殼面僅有不規則的生長線。保存...
布列亞費爾乾蚌是產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地區的早侏羅世(J₁)-中侏羅世(J₂)的化石。特性描述 殼橢圓形,背緣向後緩緩傾斜,與後緣逐漸過度,後腹緣相交成圓弧形。腹緣近於平直,與前緣成逐漸過度。殼頂位於近前端約1∕4處。殼頂不高突,稍突出鉸緣。同心線清楚。xj011標本,長12毫米,高8毫米。化...
福建費爾乾蚌 福建費爾乾蚌是發現於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湖口村的上三疊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殼較小,長橢圓形,長是高的兩倍。前緣圓弧形,後緣上部略呈斜切狀,與後背緣成一寬弧,後腹角稍延伸,背,腹緣近於平行。殼扁平。殼頂低,殼頂前無凹曲。殼面具細密的同心線。保存單位 中國地質博物館。
布列亞費爾乾蚌(比較種)是發現於青海省北祁連山觀台正南溝的中侏羅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殼較小,近橫橢圓形,殼長超過殼高的一倍半。背邊較直,腹邊寬圓,前邊尖圓,後邊圓。凸度較小。殼頂低鈍,不超過鉸邊,約位於殼長1/3~1/4的前部。殼面僅有細的同心生長紋。殼壁很薄,未見鉸合構造。保存...
燕山費爾乾蚌是產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地區的早侏羅世(J₁)-中侏羅世(J₂)的化石。特性描述 殼體稍傾斜的圓三角形輪廓。後背角很寬圓,後邊很斜,腹邊緣近於直,略成弧形。鉸邊短而曲,殼頂突出。殼中等膨凸,殼面同心線發育,有時數條同心線發育組合一組,與另一組被較深的線間溝分開。標本xj017,...
新橋費爾乾蚌 新橋費爾乾蚌是發現於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湖口村的上三疊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殼長17毫米,平行四邊形輪廓。前緣寬圓弧形,與前緣及腹緣圓滑相接,後緣上部斜切狀,後背緣近直,與略直的腹緣近於平行。殼面具細同心線及不規則的同心圈。保存單位 中國地質博物館。
卵形費爾乾蚌 卵形費爾乾蚌是產於杭州市建德市壽昌鎮的上侏羅世(J₃)的化石。特徵描述 橫卵形,殼的後部顯著的較前部高。後鉸緣斜寬弧形,圓弧形地通到後緣,後緣呈方圓形通到腹緣。殼頂位於中央偏前,似不突出鉸緣之上。化石產地 杭州市建德市壽昌鎮。
若瑞費爾乾蚌是發現於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城關鎮石八塔巷的晚侏羅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殼體不大,寬橢圓形。前邊短圓,腹邊寬曲,後鉸邊直而短,後邊背部略斜曲,後腹角微顯。殼頂較寬,稍凸出鉸線之上,約位於殼長靠前的1/3處。殼體膨大,約相當高度的80%。保存單位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小費爾乾蚌 小費爾乾蚌是產於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曉天鎮黃石灘的晚侏羅世(J₃)的化石。特性描述 殼體近圓形,鉸邊直,約等於殼長之半。殼頂小,位近中央或稍前,不凸出於鉸邊之上。殼瓣扁平,近於兩側對稱。殼面飾有細密的同心線,有時夾少許同心皺紋。保存單位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等側費爾乾蚌是發現於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湖口村的上三疊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殼小,兩側近於對稱。圓長方形,最大寬度位於中部。前、後緣呈圓弧形,與寬弧狀的腹緣圓滑相接,背緣直而長,前、後背角近等,均呈圓直角形。最凸處位近中部,向四周逐漸傾伏,近後背部具一枚短齒。保存單位 中國地質博物館。
北亞費爾乾蚌 北亞費爾乾蚌是發現於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城關鎮石八塔巷的晚侏羅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殼體不大,鉸邊直,前邊較後邊頗凸,腹邊近於直。殼頂鈍,不聳出於鉸線之上,位於殼長靠前的1/3處,後邊背部均有不同程度的斜切。保存單位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近中費爾乾蚌 近中費爾乾蚌是發現於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城關鎮石八塔巷的晚侏羅世時期化石。特徵描述 長橢圓形。殼前部較後部微低,但高差不大。殼高約為殼長的3/5。殼頂位近中央或稍前,不凸出於鉸線之上。殼體扁平。保存單位 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凌源費爾乾蚌 凌源費爾乾蚌(Ferganoconcha lingyuanensis)是採集於朝陽市凌源市大新房子村的岩石標本。化石產地 朝陽市凌源市大新房子村 主要用途 科學研究。
岩性較單調,以河流相紫紅色礫岩、砂礫岩為主,間夾凝灰質砂岩、流紋岩及粉砂岩、頁岩等,厚160—4425米。含植物化石:石膜蕨型錐葉蕨、似木賊,瓣鰓類化石:雙殼類費爾乾蚌,魚化石:古鱈鱗,還有介形蟲和爬行類。本組與上覆東嶺台群的白旗組,呈角度不整合接觸,與下伏髫髻山組呈平行不整合接觸。命名依據:該...
灰白色粗粒長石砂岩夾煤層。含費爾乾蚌及高騰刺葉蕨、布列亞維葉蕨,厚500—1700米;可能白堊世早期;③穆稜組,凝灰質砂頁岩、泥岩、砂岩、安山質集塊岩夾煤層及膨潤土層,含布列亞維葉蕨、中華擬鱗毛蕨等植物化石。厚500—900米。本組可能屬早白堊世早、中期。本群與下伏花崗片麻岩呈不整合接觸。
等;孢粉:以Osmundacites-Cyathidites-Chordasporites組合為代表。另外還發現少量雙殼類,如費爾乾蚌等。為山間盆地河湖-沼澤相含煤沉積。不整合覆在古生宇變質火山岩或交流河組之上;上與萬寶組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觸。厚171-1000米。同物異名:阿拉坦合力群、馬尼特廟組、塔他營子組、興仁組[1]、煤窯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