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原預防醫學系),始建於1958年,1961年院系調整時停辦,1985年恢復重建。歷經數十載的艱辛歷程,在學校黨委和行政的正確領導下,在各屆領導和前輩的支持、關心和全體教職員工共同努力下,發展成為集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為一體的貴州省預防醫學高級人才培養基地和科研中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貴陽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
- 創辦時間:1958年
- 學校類型:衛生學院
- 學校屬性:衛生學院
- 現任校長:張愛華
學院概況,歷史沿革,現任領導,師資隊伍,學科設定,教研成果,對外交流,
學院概況
貴陽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原預防醫學系),始建於1958年,1961年院系調整時停辦,1985年恢復重建。歷經數十載的艱辛歷程,在學校黨委和行政的正確領導下,在各屆領導和前輩的支持、關心和全體教職員工共同努力下,發展成為集教學、科研、社會服務為一體的貴州省預防醫學高級人才培養基地和科研中心。
我院現設有3個行政管理科室(綜合辦公室、教學科研管理科、學生管理科),10個教研室(環境衛生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衛生毒理學、流行病學、婦幼衛生學、衛生統計學、醫學心理學、預防醫學、衛生分析化學),1個公共衛生實驗教學中心和1箇中心實驗室及地方病科學研究所,尚有14家校外專業教學實習基地(省、市CDC和省、市衛生監督所等)。另外,在學校黨委和行政的直接領導和關懷下,通過多年的努力,擁有6個國家及省級資質平台:“農業部農藥登記毒理學試驗單位B級資質”、“衛生部化學品毒性鑑定機構丙級資質”、“貴州省健康相關產品檢驗機構(省級資質)”、“貴陽醫學院法醫司法鑑定中心法醫毒物鑑定實驗室(省級資質)”、“貴陽醫學院毒性檢測中心(國家技術計量認證合格)”、“省級營養師培訓基地”。尚有貴州省預防愛滋病健康教育師資培訓基地、貴州省環境誘變劑學會掛靠在該院。
歷史沿革
歷史沿革 |
1958年 創建衛生系 1961年 院系調整,衛生系停辦,原機構合併為衛生學教研室 1966年-1971年 “文革”停課 1972年 恢復上課 1984年 成立恢復重建衛生系籌備組 1985年 恢復衛生系 1998年 更名為預防醫學系 2003年11月 更名為公共衛生學院 |
現任領導
行 政 | 黨 委 |
院長:張愛華 全面主持學院行政管理工作,負責學院發展規劃、隊伍建設、學科建設、專業建設、科研工作、研究生教育、對外交流與合作、科技社會服務等工作。 | 書記:張紅霞 全面主持學院黨委工作,負責黨建、思想政治、幹部隊伍、人才工作、統戰和離退休等工作。 |
常務副院長:洪峰 分管教學、設備與實驗室建設、實習基地建設,協助院長開展學科建設、專業建設、科研工作、研究生教育、對外交流與合作等工作。 | 副書記:楊光紅 分管學生工作,工會、共青團、學生會工作,安全維穩,協助書記開展相關工作。 |
師資隊伍
我院擁有一支熱愛專業、事業心強、政治和業務素質較高的老、中、青結合的師資隊伍,教師中博碩率達88.7%,平均年齡35歲。教師中有十餘人次獲政府特殊津貼、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教師、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全國地方病防治先進個人、全國預防醫學優秀科技工作者等榮譽;尚兼有教育部高等學校預防醫學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委員、衛生部環境與健康專家委員會委員、衛生部地方病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全國或省級各類專業學術委員會常務理事、委員或副會長、副理事長、理事,全國和省級雜誌編委等30餘人次。
學科設定
我院現設有預防醫學(含婦幼衛生方向)本科專業,為省級示範性本科專業;5個碩士學位授予點(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衛生毒理學、兒少衛生與婦幼保健學、流行病學與衛生統計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1個地方病研究方向的博士培養點。每年面向省內外招收本科生90-110名,碩士研究生20-25名,博士研究生1-2名。自1985年以來合格培養了1400餘名本科生,200餘名碩士研究生、8名博士研究生。在校本科生約500名,研究生80餘名。
教研成果
我院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加強教學基本建設,深化教學改革,教學質量穩步提高。預防醫學專業評為省級示範性本科專業,衛生毒理學學科獲省級重點學科和校級重點學科,環境衛生學獲校級重點學科,環境衛生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醫學心理學獲省級精品課程,公共衛生實驗教學中心通過省級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評審。主編、副主編或參編教材20餘部,承擔省級、校級教改課題16項,獲省級教學成果獎2項、校級教學成果獎7項。
我院主持各類基金項目110餘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9項、國家"973"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畫1項、國際重點合作項目2項、聯合國兒童基金委員會(UNICEF)2項、世界衛生組織(WHO)1項、教育部2項、衛生部1項,省“十五”、“十一五”攻關及重大專項3項。目前在研項目40餘項;獲全國科技大會獎1項,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高等學校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省級科技進步獎10餘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科研論文300餘篇,其中SCI收錄論文17篇,核心期刊論文200餘篇;出版《中國氟研究文選》、《飲水加氟和防齲問題的特別報告》(中文版、日文版)、《砷與健康》4部專著。
對外交流
我院教師多次留學或出訪美國、法國、義大利、瑞典、丹麥、比利時、日本、荷蘭等國家和地區的公共衛生教育和科研院所,建立並保持著良好的交流和合作關係,進行多方向、多層次的學術交流。教師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年均2人次,全國性學術會議年均15人次,省級學術會議年均20人次。多次主辦和承辦國家級、省級學術交流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