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金屬新材料

貴金屬新材料

《貴金屬新材料》是2015年中南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胡昌義、劉時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貴金屬新材料
  • 作者:胡昌義、劉時傑
  • 出版社:中南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9月1日
  • 裝幀:精裝
  • ISBN:978754871920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貴金屬包括金(Au)、銀(Ag)、鉑(Pt)、鈀(Pd)、銠(Rh)、銥(Ir)、鋨(Os)、釕(Ru)等8種金屬,不僅因礦產資源稀少,價格昂貴,具有長久的金融財富儲備價值,還具有許多優異和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在現代工業及高新科技領域有非常廣泛、且至今不能被其他金屬材料取代的特殊套用。《貴金屬新材料》共分10章,分別介紹貴金屬合金材料、電接觸材料、焊接材料、工業催化材料、環保材料、薄膜塗層材料、電子信息材料、粉體及納米材料、以及為節約貴金屬用量又能保持材料特性的各種複合材料的基礎理論和特點、套用領域、製備技術、研發成就及熱點。
《貴金屬新材料》可供從事貴金屬新材料研究和生產的科技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校金屬材料專業的師生作教學參考書。

圖書目錄

第1章 概述
1.1 基本情況
1.2 貴金屬與人類文明
1.3 貴金屬的性質
1.3.1 物理性質
1.3.2 化學性質
1.3.3 力學性能及機加工性能
1.3.4 熱學性質
1.3.5 電學、磁學及光學性質
1.4 貴金屬新材料在現代工業及高新技術中的主要套用
參考文獻
第2章 貴金屬合金材料
2.1 貴金屬精密合金材料
2.1.1 精密電阻合金材料
2.1.2 電阻應變合金材料
2.1.3 彈性材料
2.1.4 磁性材料
2.2 貴金屬測溫材料
2.2.1 熱電偶材料
2.2.2 電阻測溫材料
2.3 貴金屬高溫及抗腐蝕材料
2.3.1 貴金屬高溫材料的強化
2.3.2 器皿材料
2.3.3 玻璃工業用貴金屬材料
2.3.4 化纖工業用噴嘴材料
2.3.5 金屬間化合物
2.4 貴金屬非晶態材料
2.4.1 概述
2.4.2 貴金屬非晶態材料的製備方法
2.4.3 貴金屬非晶態材料的性質與套用
2.5 貴金屬電極材料
2.5.1 電解電極
2.5.2 陰極保護電極
2.5.3 燃料電池電極
2.6 氫氣淨化材料
2.7 貴金屬飾品材料
2.7.1 貴金屬飾品材料特性
2.7.2 金及金合金飾品材料
2.7.3 銀及銀合金飾品材料
2.7.4 鉑飾品材料
2.7.5 鈀、銠飾品材料
參考文獻
第3章 貴金屬複合材料
3.1 概述
3.2 貴金屬複合材料的複合效應
3.2.1 界面結構
3.2.2 複合效應
3.2.3 強化效應
3.2.4 增強率
3.3 貴金屬層狀複合材料
3.3.1 貴金屬層狀複合材料的製備工藝
3.3.2 影響貴金屬層狀複合材料性能的因素
3.3.3 貴金屬基層狀複合材料的發展趨勢
3.4 貴金屬纖維複合材料
3.4.1 概述
3.4.2 貴金屬纖維複合材料的製備工藝
3.4.3 影響貴金屬纖維複合材料性能的因素
3.4.4 貴金屬纖維複合材料的發展趨勢
3.5 貴金屬顆粒複合材料
3.5.1 概述
3.5.2 貴金屬顆粒複合材料的製備工藝
3.5.3 影響貴金屬顆粒複合材料性能的因素
3.5.4 貴金屬顆粒複合材料的研究熱點
3.6 貴金屬包覆複合材料
3.6.1 概述
3.6.2 責金屬包覆複合材料的製備工藝
3.6.3 影響貴金屬包覆複合材料性能的因素
3.6.4 貴金屬包覆複合材料的研究熱點
參考文獻
第4章 貴金屬薄膜塗鍍層材料
第5章 貴金屬粉末材料
第6章 貴金屬電子信息材料
第7章 貴金屬電接觸材料
第8章 貴金屬釺焊材料
第9章 現代工業催化材料
第10章 貴金屬環保材料

作者簡介

胡昌義,研究員,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長期從事稀貴金屬新材料、新技術及新產品的研究開發,目前的研究領域為稀貴金屬薄膜塗層功能材料與結構材料。主持國家重點科技攻關、國家高技術發展計畫(863)及重大軍工關鍵材料研究等國家及省部級重要科研項目3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90餘篇,參與編《中國材料工程大典》。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獎勵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創建稀貴金屬低維新材料創新團隊,開創我國貴金屬化學氣相沉積(CVD)研究新領域。享受雲南省政府特殊津貼,獲“雲南省技術創新人才”稱號,雲南省委聯繫專家。現任稀貴金屬綜合利用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國家貴金屬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理事,國際貴金屬學會會員。
劉時傑,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及博士後流動站進站課題研究指導教師。從事我國貴金屬冶金新技術、新工藝研究開發50年,是該科技領域的創業者和學術、技術帶頭人之一,承擔並負責完成了國家“六五”到“九五”各個五年計畫的重點科技(攻關)任務,獲***科技進步獎特等獎、一等獎和省部級獎十餘次。獨立編或參編學術專十部。1987年獲雲南省人民政府授予的“雲南省首批有突出貢獻的**專業技術人才號稱”(一等獎)。1991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10年,其生平及業績入編中國科協主編的《中國科學技術專家傳略》。曾任原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系統科技成果獎勵評審委員,“跨世紀人才”、高級工程師和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職稱評審委員,中國有色金屬學會貴金屬學術委員會委員、雲南省有色金屬學會理事,國際貴金屬學會(IPMI)會員,雲南省學位委員會碩士學位授權點及省教委高校重點學科評議組組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