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溪大橋

貴溪大橋

貴溪大橋(Guixi Bridge)是中國江西省鷹潭市貴溪市境內連線市區東西部的過江通道,位於信江水道之上,是鷹雄大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貴溪大橋於2006年4月19日動工興建;於2008年1月16日完成合龍,大橋全線貫通;於2009年1月6日開通試運行。

貴溪大橋東起站前路,上跨信江水道,西至東環路;線路全長4600米,主橋長439米;橋面雙向四車道城市快速路,設計速度為40千米/小時,項目總投資1.5億元人民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貴溪大橋
  • 外文名:Guixi Bridge
  • 始建時間:2006年4月19日
  • 投用時間:2009年1月6日(開通試運行)
  • 所屬地區:中國江西省鷹潭市貴溪市
  • 類型:斜拉橋、公路橋
  • 長度:439 m
  • 寬度:28 m
  • 車道設定:雙向四車道
  • 設計速度:40 km/h
  • 起止位置:站前路、東環路
  • 途經線路:鷹雄大道
  • 管理機構:鷹潭市交通運輸局
建設歷程,橋樑位置,建築設計,建築結構,設計參數,設備設施,運營情況,建設成果,價值意義,

建設歷程

2003年12月,貴溪大橋開始前期工作。
2006年4月19日,貴溪大橋動工興建。
2007年7月,貴溪大橋完成橋墩澆築工作。
2008年1月16日,貴溪大橋主體工程合龍,大橋全線貫通。7月,貴溪大橋進入箱梁防腐處理施工階段。11月,貴溪大橋進入瀝青路面鋪設和大橋護欄及標識設定階段。
2009年1月6日,貴溪大橋開通試運行。
2010年12月30日,貴溪大橋通過竣工驗收。
貴溪大橋
貴溪大橋橋面1

橋樑位置

貴溪大橋位於中國江西省鷹潭市貴溪市城區境內,地處信江中下遊河段,連線貴溪市東西城區;北距浙贛鐵路大橋約340米;南距左家大橋約1.5千米;東南距貴溪信江大橋和銅都大橋分別約為2.0千米和5.9千米;東距貴溪站和貴溪市政府分別約為2.3千米、5.2千米;大橋東起站前路,上跨信江水道,西至東環路。途經該橋的主要線路為鷹雄大道。
貴溪大橋
遠眺貴溪大橋

建築設計

建築結構

貴溪大橋分別由水上主橋,引橋、一座橋塔、橋墩及斜拉索等組成,主橋路段呈東北向西南方向布置。
貴溪大橋
貴溪大橋日景
組成部分
設計特點
整體
①貴溪大橋整體採用大跨度獨塔單索麵豎琴式無背索斜拉橋。
主塔
①主塔採用斜塔,呈人字形。塔身上部為等截面,在距離橋面30米處分成兩肢,前肢前沿與上部塔身的前沿為一直線,後肢截面與地面垂直,後肢與上部塔身的轉折以圓弧線過渡;塔身上部和兩肢均為空心截面。
②索塔基礎設定在西岸岩基上,採用主塔前、後肢各一個嵌於岩層內的圓形鋼筋混凝土深基礎,基礎達到微風化岩層。在地面處塔寬範圍內兩基礎以鋼筋混凝土板相連。主橋連續箱梁下的1號、2號輔助墩採用矩形實體截面。3號墩以過渡墩為主、引橋銜接處採用懸臂墩。
主梁
①主梁採用混合梁形式。塔側及主孔1號輔助墩側主梁採用預應力混凝土箱梁,其餘為整體式鋼箱梁,鋼箱梁邊孔採用預應力混凝土箱梁。鋼箱梁採用Q345qD鋼材,內設兩道縱隔板;混凝土箱梁採用C55混凝土,外形與鋼箱粱保持一致, 為單箱四室斷面。
斜拉索
①斜拉索縱向布置為豎琴形拉索,布置在中央分隔帶處,採用平行鍍鋅鋼絲。拉索外包雙層HDPE護套,其外附著螺旋線,以減少風雨振的影響。斜拉索在塔上的錨固採用常規的在塔壁設楔形塊的錨固方式,在樑上的錨固方式為縱隔板上貼錨箱抗剪連線,拉索錨固在錨箱的承壓板上。
引橋
①貴溪大橋引橋採用先簡支後連續預應力引橋採用先簡支後連續預應力砼小箱梁,實體薄壁墩,肋板式橋台樁基礎。橋身承台採用水中高樁承台結構。

設計參數

貴溪大橋主跨209.601米,主橋採用(209.6+50+40)米跨徑設計。主橋標準橋面寬為0.25米欄桿+2.0米人行道+3.0米非機動車道+0.25米隔離帶+7.5米機動車道+2.0米拉索區+7.5米機動車道+0.25米隔離帶+3.0米非機動車道+2.0米人行道+0.25米欄桿,總寬28米。
主塔豎直高度111.83米,與水平面夾角為64度。塔身上部的等截面基本高度為9米,塔身分肢處距離橋面30米,前肢截面高7米,後肢截面高8米,後肢與上部塔身的轉折處圓弧線的半徑為100米,兩塔肢間淨距離13.6米,塔身上部和兩肢的空心截面的前後壁厚均2米,側壁厚1.4米。
主梁高3米,寬28米,鋼箱梁段長174米。離塔根處主梁邊19米處和離1號輔助墩10米處各設有一個鋼混結合段。鋼箱梁共有12個標準梁段和1個合攏段,標準節段長13米。頂板厚14毫米,底板厚12毫米,橫隔板間距3.25米;頂板車行道的加勁肋為8毫米鋼板軋制的U形肋;斜拉索對應位置橫隔板厚12毫米,其他位置橫隔板厚10毫米。鋼箱梁內設縱隔板厚30毫米。輔助墩頂梁高4米,邊跨跨中及邊跨梁端部分梁高2米。
斜拉索橫向間距90厘米。主樑上順橋向的標準索距為13米。斜拉索使用的鋼絲直徑7毫米,標準強度1670兆帕。根據受力大小,斜拉索共分4類,鋼絲根數為139~187絲。本橋斜拉索應力最大的索為最長的12號索,其值為570兆帕,斜拉索應力幅最大的索為5號索,其值為136兆帕。
技術標準
道路等級
城市主幹道
設計速度
40千米/小時
車道設定
雙向四車道
荷載標準
公路-Ⅱ級
遇洪頻率
1次/300年
抗震等級
Ⅶ級
通航等級
Ⅲ-(4)級
設計風速
24米/秒
參考資料:

設備設施

貴溪大橋主塔內設有電梯及人行梯,以便於後期對大橋進行檢查和維修。
貴溪大橋
貴溪大橋題刻

運營情況

貴溪大橋作為貴溪市市政道路的一部分,全橋免費通行。
貴溪大橋
貴溪大橋橋面2

建設成果

貴溪大橋的主要難題和特點有:
1.貴溪大橋位於信江最狹窄的河段,汛期水位變幅大,流速高。
2.貴溪大橋東岸在洪水時漫灘較為嚴重。
3.在索塔的設計中,若採用變截面方案,會出現近塔冠處索塔剛度偏小、撓度偏大的現象;採用等截面方案,則使塔根部應力增大,而增加塔根部截面又不利於景觀協調。
4.由於索塔有64度的傾角,給當時橋樑施工帶來了較大的難度。
5.該橋主橋鋼箱梁拼塊件重達150噸,需採用橋面吊機進行懸拼安裝。鋼箱梁的工製造位置在上游8千米處,從下水到吊裝的整個過程都存在很多施工難題,加上信江不具備大型船舶的通航條件,利用傳統吊裝設備船運的方法成本過高並且存在很大風險。
貴溪大橋
貴溪大橋近景2

價值意義

貴溪大橋竣工通車運營後,對改善貴溪城區交通狀況、增強城區服務功能、推進城市社會經濟發展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貴溪大橋主橋設計與施工》 評)
貴溪大橋的開通,是貴溪市民民眾期盼已久的民生工程,是緩解交通出行壓力、帶動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條巨龍,它以騰飛的姿態、豪邁的氣勢,展示著貴溪高質量發展的新形象。(貴溪市人民政府 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