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荔波黃江河國家濕地公園

貴州荔波黃江河國家濕地公園

貴州荔波黃江河國家濕地公園位於貴州省荔波縣北部甲良鎮境內,東至漂洞溶洞、南至黃江河與方村河交匯處、西至三層洞溶洞、北至獨山縣邊界,總面積389.9公頃。公園內的河流水系是荔波縣重要的野生魚類及水生動植物生長、繁殖、棲息的區域,除此以外,公園內的喀斯特溶洞地下暗河中還存在著大量的地下洞穴生物,是進行洞穴生物研究的理想場所。

2020年3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同意貴州荔波黃江河國家濕地公園範圍調整。2021年2月5日,被中國林學會命名為第五批全國林草科普基地,有效期為2021年~2024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貴州荔波黃江河國家濕地公園
  • 森林公園級別:國家級
  • 地理位置:貴州省荔波縣
  • 面積:389.9 公頃
  • 氣候帶: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
  • 管理單位:貴州省荔波縣林業局
  • 批准時間:2014年12月16日
簡介,基本情況,動植物資源,歷史沿革,生態旅遊資源,

簡介

黃江河國家濕地公園地處貴州省荔波縣甲良鎮,包括荔波縣境內黃江河、及其支流漂洞河、懂奎河的部分河段、河流上的石板水庫與者呂水庫。黃江河流域總長23公里,規劃面積389.9公頃。規劃區內河流濕地、森林濕地、岩溶喀斯特濕地、農田濕地等豐富,黃江河河谷兩岸自然景觀和生物多樣性優越。黃江河國家濕地公園的申報,不僅能提高荔波的知名度,更好地保護荔波縣濕地和生態系統,而且還將填補荔波縣北部旅遊的空白。
貴州荔波黃江河國家濕地公園
功能區劃圖

基本情況

濕地公園內聚集了永久性河流、季節性河流、洪泛平原濕地、喀斯特溶洞濕地、喀斯特森林(草本)沼澤、庫塘幾個濕地型,濕地公園內獨特的喀斯特峽谷河流濕地與森林生態系統及地下水生態循環系統反映了其獨特性、自然性、稀有性和脆弱性。濕地公園受地理位置特殊,氣候溫暖濕潤以及喀斯特地質地貌的影響,形成了豐富的植物群落物種和複雜的生態系統結構,保護與研究價值凸顯。

動植物資源

濕地公園及其周邊分布有5個植被型組10個植被(亞)型22個群系,有維管束植物115科274屬485種。規劃區內分布有松科華南五針松柏科翠柏無患子科掌葉木紅豆杉科南方紅豆杉等保護植物。
濕地公園規劃區現已記錄陸生脊椎動物182種,其中魚類30種、兩棲爬行類27種、鳥類125種,國家Ⅰ級保護野生動物3種,分別為中華秋沙鴨白頸長尾雉林麝;國家Ⅱ級保護野生動物35種。另有170種陸生脊椎動物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在濕地公園內發現的荔波盲條鰍,存在暗河和地下洞穴中,為當地特有種。

歷史沿革

2019年12月25日,通過國家林業和草原局2019年試點國家濕地公園驗收,正式成為“國家濕地公園”。
2020年3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同意貴州荔波黃江河國家濕地公園範圍調整。
2021年2月5日,被中國林學會命名為第五批全國林草科普基地,有效期為2021年~2024年。

生態旅遊資源

荔波黃江河國家濕地公園位於荔波縣北部甲良鎮境內,是通往大小七孔景區、茂蘭自然保護區等核心旅遊資源的必經之地,同時,黃江河國家濕地公園內喀斯特地貌景觀豐富,峰林地貌發育,由密集林立的石芽、石峰及溶溝溶洞組合而成的岩溶地貌景觀。沿河流域峰叢林立,植被茂盛,秀翠豐滿,峰體排列有序,錯落有致,與水體構成綺麗的山水美景,形成獨特的喀斯特濕地景觀。黃江河穿境而過,河道蜿蜒曲折,兩岸山崖突兀,形態各異,造型逼真,地質構造繁雜。漂洞的地下湧泉。懂奎河兩岸的溶洞與森林沼澤,黃江河中上游的喀斯特峽谷河流風光與下游的田園風光、者呂、石板水庫的庫塘風光共同營造並組合成公園內豐富多樣的濕地景觀,構成濕地公園內重要的景觀基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