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水縣第二城關國小,座落在縣城東北角,位於和平鎮新民路與上馬路之間,占地面積5757平方米,校舍建築面積5420平方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貴州省惠水縣城關第二國小校
- 創辦時間:1907年
- 辦學性質:公立學校
- 學校類別:國小
基本簡介,發展歷史,所授榮譽,辦學理念,
基本簡介
惠水縣第二城關國小現有29個班,學生1688人,在職教職工81人(其中,女教師69人,國小高級教師40人,國小一級級教師41人,黨員教師29人)。是惠水縣辦學歷史悠久、辦學水平較高的重點國小之一。
發展歷史
惠水城關二小是一所百年名校。其前身,是建於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的“定番州官立第二初等國小堂”。堂址設在州城東關“壽佛寺”,教員有饒啟光、楊德藩等人,負責人是鄧長銑,開學時間是當年的農曆二月初四,時有學生44人。
民國年間,該校幾易其名。民國3年(1914年),稱“定番縣立城區初級國小校”。民國21年(1932年)增設高級一班,稱“定番縣立城區第二兩級國小校”。次年,改為“定番縣立第一兩級國小校分校”。民國26年,(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二小和一小合併為“定番縣立和平鎮立國小校”。民國30年(1941年),定番縣改稱惠水縣。民國34年(1945年),抗戰勝利後,縣決定恢復重建二小,把“四川會館”(現校址所在地,距“佛壽寺”百餘米遠)改修為校舍,將私立承德國小(校址在“三教寺”)、鳳翔國民學校(校址在滿壩)和長嶺國民學校合併,增設高小班,名“惠水縣和平鎮第二中心國民學校”,學生250多人,教員13人。
1949年11月24日,惠水縣城解放。12月初,縣城學校開始複課。縣人民政府將二小與一小合併為“惠水縣和平鎮完全國小校”。1952年秋,兩校分開,二小又回本校上課,名為“惠水縣和平鎮城區第二國小校”,共10個班,學生370多人,教師13人。1957年發展到14個班,學生594人,教職工22人。1958年設城關區,二小改稱“惠水縣城關第二國小校”。
城關二小曾是省和縣的重點國小。1963年列為貴州省重點國小,學校發展到18個班,學生739人,教職工33人。自此,學校成為惠水縣規模最大的一所“小寶塔”學校。1978年,二小又被列為縣重點國小,從此進入蓬勃發展的新時期。
惠水城關二小建校百年來,培養的學生近萬名。其中,解放後培養的畢業生8800多人。在改革開放來的三十年中,二小共為上一級學校輸送優秀畢業生5800多人。這些學生,已有不少成為各條戰線的骨幹,有上百人考取重點大學,其中6人考取全國最高學府—清華大學。
惠水縣城關二小
解放以來,尤其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惠水縣城關二小在各級領導的關心下,在社會各界和家長支持下,依靠全體教職工,認真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實行目標管理,加強德育工作,推進教學改革,改善辦學條件,各方面均取得可喜的成效。
所授榮譽
1999年,有一位榮獲“貴州省國小語文特級教師”稱號。2001年,該校被評為州“1996-2000年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第一階段先進集體”。2006年,又被州評為“2001-2005年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第二階段先進集體”,並被授予“黔南州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示範校”稱號。與此同時,該校聘請專家來校指導,開設“最佳化課堂教學”實驗班,在推進新課程改革過程中,培育一批青年骨幹教師。取得明顯成效。2005年,該校被縣確定為“新課程改革教師培訓基地”。2006年,被縣評為“教育科研先進單位”。2006年和2007年,該校實驗班的兩位青年教師,參加黔南州和貴州省組織的國小語文優質課評選活動,均先後奪得一等獎,並雙雙榮獲“惠水縣十佳課改能手”稱號。2008年,實驗班的另一位青年教師,參加州國小數學優質課評選活動,獲得二等獎,該校被評為惠水縣教育教學質量先進單位,受縣表彰。
辦學理念
“求知、明理,育人、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