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貴州佛頂山省級自然保護區)

貴州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貴州佛頂山省級自然保護區一般指本詞條

貴州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貴州省東北部、石阡縣西南部,東鄰鎮遠縣,南與施秉縣縣級佛頂山自然保護區相鄰,地跨扶堰、甘溪、中壩三個鄉鎮,總面積15200公頃。佛頂山處於武陵山脈與苗嶺山脈主峰間,扮演著重要的生物擴散廊道角色,是烏江重要支流龍川河、餘慶河的河源區,黔東重要的水源涵養林區。

佛頂山於2009年被國家地理雜誌評為全國十大非著名山峰,山體高大,因近鄰武陵山主峰梵淨山,被譽為梵淨山的“姊妹山”。佛頂山自然旅遊資源豐富,主要景點景物有30餘處,如洞塘河(犀牛洞河)峽谷風光、金頂福緣寺、金頂日出、薄刀嶺、水地圖、堯上民族村、扶堰古村落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貴州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地理位置:貴州省石阡縣 
  • 氣候: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 
  • 級別:國家級
  • 區域面積:15200公頃
  • 類型:森林生態系統
  • 保護對象: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森林生態系統以及野生動植物資源 
  • 管理單位:貴州省佛頂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 批准時間:2016年5月 
  • 批准文號:國辦發[2016]33號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位置境域,氣候條件,地貌,地質,水文,土壤,區域範圍,核心區,緩衝區,實驗區,保護目標,保護對象,植物資源,動物資源,管理措施,生態價值,

歷史沿革

1992年石阡縣人民政府以石府(1992)54號檔案成立石阡縣佛頂山自然保護區,劃定了保護區範圍,制定了必要的管護措施,配置了專職護林人員。
貴州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996年石阡縣人民政府為加強對佛頂山自然保護區的管理,決定由縣林業局在佛頂山附近組建國有包溪林場。
1997年縣政府以石府(1997)40號檔案,將原“石阡縣林業局國有包溪林場”改建成“石阡縣國有林場”,併入佛頂山自然保護區,並從縣林業局抽調專職管理人員18名從事保護區的保護管理工作,使佛頂山自然保護區的保護和管理逐漸步入規範化。
2004年5月20日經銅仁地區行政公署批准,佛頂山自然保護區升級為地級自然保護區。
2006年1月9日貴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佛頂山省級自然保護區(黔府函[2006]5號)。
2006年6月22日地區編委(銅地機編[2006]5號)批准建立“貴州省佛頂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2016年5月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辦發[2016]33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貴州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貴州省東北部、石阡縣西南部,東鄰鎮遠縣,南與施秉縣縣級佛頂山自然保護區相鄰,地跨扶堰、甘溪、中壩三個鄉鎮,總面積15200公頃。佛頂山位於貴州東部華夏系斷裂構造帶上。地理位置為27°15′34″~27°26′28″N,107°55′45″~108°12′20″E,東西寬27km,南北長14km。
貴州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氣候條件

佛頂山自然保護區屬於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山地氣候類型。年平均氣溫在海拔600m、1100m、1500m處分別為16.4℃、14.1℃、12.3℃。氣溫以夏季最高,冬季最低,秋季略高於春季。以7月為最熱月,山麓海拔600m、1100m、1500m處月平均氣溫分別為27.2℃、26.7℃、24.4℃、22.6℃;以1月為最低溫月,山麓海拔600m、1100m、1500m處月平均氣溫分別為6.0℃、5.1℃、2.8℃。保護區年日照數為1181.2~1214.0h之間,年日照百分率為27%,年太陽總輻射為3661.5mJ/m2~3723.7mJ/m2之間,是貴州光能較少地區之一。太陽輻射以夏季最多,冬季最低,春季高於秋季。佛頂山區受海洋氣候影響較大,雨水豐沛,相對濕度大於80%;年均降水量1100~1350mm,為全縣多雨區。降雨主要集中在4~10月,其降雨量占全年的80%以上,降水年變化呈單峰型。降水量以6月最多,12月最少;東坡雨量最多,南坡最少。

地貌

佛頂山為一沿北東南西向延伸的高大脊狀山嶺,是夾持於北東向斷裂帶間的一個巨大構造透鏡體組成的地壘式山地,沿著北東向區域性大斷裂與其北東面的梵淨山及南西面的朱家山一脈相承。山脊呈北東南西向,長約35km,主峰位於中段,最高海拔1869.3m,向北東及南西兩側地勢迅速降低。山脈北西側為甘溪斷裂谷地,南東側為馬溪斷裂谷地,其最低海拔分別為500m、780m。斷裂外側出露震旦系、寒武系地層,其岩性以碳酸鹽岩(白雲岩)為主,多形成海拔1000m以下的岩溶峰叢地形。從區域性總的地形地貌特徵上看,佛頂山為一聳立於廣大岩溶低丘陵之上的高大山體,氣勢雄偉。
佛頂山自然保護區佛頂山自然保護區

地質

佛頂山在大地構造上屬揚子準地台,位於貴州東部十分醒目的華夏系斷裂構造帶上。區內出露地層為晚元古宇下江群淺變質岩,自下而上分為番召組及清水江組。佛頂山區出露的晚元古宇淺變質岩,經受多次構造運動而輕度變質,首先其岩石堅硬而易脆裂的力學特性,在構造應力作用下極易形成大量的破裂結構面,其次,晚近以來又受新構造應力的強烈疊加,使岩石中斷裂隙發育且開啟程度好,再次,淺變質岩石中含大量的變質礦物,暴露於地表極易發生物理和化學風化,因此,淺變質岩構造—風化裂隙十分發育,加之發育深厚的殘坡積物形成了佛頂山獨特的水文地質環境。

水文

佛頂山含水岩石劃分為鬆散岩土孔隙水及構造—風化網狀裂隙水兩種含水類型。鬆散岩土孔隙水岩石廣泛分布於山頂、山脊、山地剝夷面、山地斜坡及山麓地帶,一般均大於2m。構造—風化網狀裂隙水岩石含水帶的發育深度一般為30~40m,在此以下的新鮮基岩則含水十分微弱,為淺層地下水的隔水底板。
佛頂山自然保護區佛頂山自然保護區
佛頂山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化學性質測定結果表明了該區水化學類型為HCO3—Ca及HCO3·SO4—Ca型水,水的礦化度和硬度極低,總硬度(以CaCO3計)24.14~58.34mg/L,屬極軟水。pH為7.2~7.8,屬中偏鹼性水。根據區域水化學資料對比,佛頂山與梵淨山、雷公山及朱家山淺變質岩的水化學性質十分相近,用生活飲用及保健飲料製品良好的來源,具有重要的商業開發價值。

土壤

保護區土壤可劃分為4大土綱,5個亞綱,6個土類,6個亞類。在黃壤、黃棕壤、山地矮林土、新積土、石質土和粗骨土6個土類中,以黃壤面積最大,黃棕壤次之,山地暗色矮林土較少,而其它土類則更少。黃壤和黃棕壤分布在整個保護區的所有地區,其成土母岩為粉砂質板岩、變余凝灰岩、砂質板岩、變余砂岩及矽質絹雲母板岩等。海拔1300米以下多為常綠闊葉林地帶的黃壤。海拔1300米以上多為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下的黃棕壤。山地暗色矮林土、沖積土、石質土和粗骨土四大土類分布的規律性不強。山地暗色矮林土,分布在海拔1750米以上山上較平緩地帶,主要分布區在佛頂山山頂地區。而新積土主要分布在河流兩側平緩開闊處河漫灘地,表層有明顯近期薄層沉積層。粗骨土、石質土則分布在坡度較大相對侵蝕容易的地形部位,如山脊陡坡等地。各種成土母岩分布區均零星分布有這些類土壤。

區域範圍

保護區劃分為三大功能區,即核心區、緩衝區、實驗區。

核心區

核心區東起棉花坡後山脊,沿山脊南下經上庵坡到張家灣,沿溪河由堯上對面到打杵岩;西部由冷水河經石蚌溝至陳家坡梁子,沿主峰山脊北沿到酒茶樹樑子,沿山脊下到盧塘大溝;北由濫坳經四方堰到月明山,經高洞岩梁子到到老鷹岩,由盧塘坳梁子到牛路坪,經香子壋到棉花坡梁子。涉及佛頂山村、扶堰村、鋪溪村、甘溪村,面積5529hm2,占保護區總面積36.4%,全部為林業用地。在核心區面積中,國有土地525hm2,集體土地5004hm2。目前,核心區已沒有居民分布
佛頂山自然保護區佛頂山自然保護區

緩衝區

緩衝區是為有效保護核心區,在核心區外圍區劃出一定寬度的森林和林地地帶區域,以減少保護區周邊林區生產經營活動對核心區的影響。範圍包括:群家山村的上寨、水鹽井、雞冠嶺,鳳凰屯村的西部,佛頂山村橫路、桐子坪、爛溝、黃坪溪、打楚岩、鼻子岩、楊家土、涼傘灣,甘溪村的牛路坪、坳子上、山盆頭、姜坡、李家對門、盧塘坳、板凳嶺,鋪溪村的八人轎、白果坪、張家棚、高洞岩、四方堰、濫坳等地。緩衝區總面積4325hm2,占保護區面積28.4%。其中:林地面積3877.2hm2,非林地面積447.8hm2。在緩衝區面積中,國有土地210hm2,集體土地4115hm2。

實驗區

實驗區是位於緩衝區外圍的其他區域,面積5346hm2,占保護區面積35.2%。其中林地面積4643.2hm2,非林地面積702.8hm2。在實驗區面積中,國有土地142.7hm2,集體土地5203.3hm2。

保護目標

保護對象

佛頂山是以伯樂樹、紅豆杉、南方紅豆杉、珙桐和硬葉蔸蘭、豹、林麝、白頸長尾雉等為代表的國家重點保護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

植物資源

佛頂山區地帶性植被為中亞熱帶東部濕潤性常綠闊葉林,現已查明有野生植物2392種。資源中,列為國家珍稀、瀕危重點保護植物有16種,其中屬國家一級保護植物有珙桐、柏樂樹、紅豆杉、南方紅豆杉、和硬葉蔸蘭;二級保護植物11種,主要是柔毛油杉、花櫚木、櫸木、傘花木、鵝掌揪、楠木、香果樹、水青樹、閩南等。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的》有穗花杉、柔毛油杉、閩楠、金錢槭、白辛樹、傘花木、銀鵲樹、青檀、八角蓮、天麻、珙桐、柏樂樹、楠木、鵝掌楸、厚朴、杜仲、水青樹、香果樹、木瓜紅等19種。被喻為“植物活化石”的珙桐、又名鴿子樹,有500多株,它是珙桐分布最為集中的地區之一。佛頂山上一株上千年的“杉木王”由於飽經滄桑,閱歷豐富,具有反應生境變化的年輪,對研究古氣候、古地質、古植被等都具有重要的科考價值。
佛頂山自然保護區佛頂山自然保護區

動物資源

佛頂山保護區內動物資源豐富,已鑑定命名的脊椎動物與昆蟲共185科806種(亞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32種,其中,一級重點保護動物3種,有豹、林麝,二級重點保護動物29種,有獼猴、穿山甲、豺、青鼬、水獺、大靈貓、粞羚。有鳥類143種,約占貴州省鳥類總數的28.1%,隸屬於12目31科。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鳥類有白頸長尾雉;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鳥類即鴛鴦、鳳頭隼、鳶,鳳頭鷹、雀鷹、松雀鷹、紅腳隼、紅隼、紅腹角雉、白冠長尾雉、紅腹錦雞、草號鳥、領角號鳥、毛腳魚號鳥、領鵂號鳥、灰林號鳥等17種。該區魚類資源豐富,共有37種,隸屬於4目9科31屬,以鯉形目為主。有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1種,即胭脂魚。經1985、1998年、2011年三次對該區爬行動物的調查,有爬行動物34種(亞種),隸屬3目8科25屬,占貴州爬行動物總數的32.1%,其中毒蛇6種。兩棲爬行動物資源豐富區,經整理鑑定,共有24種及亞種,隸屬2目7科14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大鯢和虛紋蛙2種,在該區分布廣。查明昆蟲總計13目、108科、515種。有珍稀昆蟲約4種,分別為黃斑寬套大蜓、巨圓臀大蜓、長直角沼蠅、嬌雄蜂。

管理措施

(1)建立了較完善的保護管理機構和保護管理體系
貴州佛頂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現有正式職工28人,其中管理幹部18名、專業技術人員10名。管理局下設辦公室、林政資源管理科、科研科、社區發展旅遊科、野生動物救護站5個科室。初步建立了三級管理體系,即實行保護管理局—保護管理站—護林點三級保護管理,聘請了管護人員52人。
(2)制定了比較完善的保護管理制度
佛頂山保護區管理局在遵循《森林法》、《野生動物法》、《自然保護區條例》等法律法規的同時,石阡縣人民政府以“石政辦發[2010]3號”檔案發布了《貴州石阡佛頂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此外,保護區管理局還制定了一系列的規章制度,如《佛頂山自然保護區護林防火責任制》、《佛頂山自然保護區管護人員管理辦法》、《佛頂山自然保護區應急處理機制》等,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內部管理制度,對規範保護區的保護管理和指導保護區的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佛頂山自然保護區佛頂山自然保護區
(3)管理水平不斷提高
保護區成立以來,依法對自然保護區內的森林及野生動植物進行保護和管理,沒有出現大的毀林案件和偷獵野生動物的案件,森林火災受害面積每年均控制在0.3‰以內,森林病蟲害受災率控制在0.5‰以內,林區秩序總體上良好;森林覆蓋率較1992年提高了15個百分點,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明顯增加。保護區的保護管理工作得到了石阡縣政府和貴州省林業廳的充分肯定。
(4)科研宣教能力
保護區技術力量相對薄弱,科研能力較弱。目前,保護區具有高級技術職稱及專業技術人員1人、中初級技術人員5人。保護區的主要工作是保護管理,科研人才、科研設施設備缺乏,沒有獨立開展過大中型科學考察研究活動。本保護區的相關科研和考察活動主要是由國內的大專院校、科研機構牽頭進行,保護區負責協調配合。先後有貴州大學、貴州林科院、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等單位在佛頂山採集標本並發表過多篇論文。

生態價值

(1)有利於保護區域內的生物多樣性
佛頂山是同緯度原生植被保存較好地方之一,群落結構較為完整、生物多樣性極其豐富,區內資源具有典型性、稀有性和脆弱性等特徵,同時,也是武陵山系與苗嶺山系的生物基因交流的驛站和走廊。佛頂山晉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加大資源保護力度,有效保護佛頂山森林生態系統,將有利於保護黔東地區的生物多樣性,維護區域內的生態平衡。
(2)有利於保護佛頂山珍稀瀕危物種
佛頂山特殊地理位置,複雜的自然條件,古老的自然發育史和保存較完好的自然生態系統,使之成為許多珍稀瀕危物種的避難場所和棲息樂園,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珍稀、瀕危植物在佛頂山森林生態系統中有著較大數量的分布。佛頂山晉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有利於保護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擴大種群數量。
(3)有利於涵養水源發揮國土保全功能
佛頂山森林生態系統是龍川河、餘慶河的河源地,每年增加調蓄量達0.60-0.72億m3,其強大的水源涵養功能維繫著下遊河流的徑流平衡,發達的植物根系,可以有效遏制洪水、土石流等自然災害。佛頂山晉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更好地發揮森林生態系統的綜合效能,維護佛頂山區域內的生態平衡,是支撐著黔東至黔東南廣大區域的國土生態安全,實現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
佛頂山自然保護區佛頂山自然保護區
(4)有利於開展科學研究
佛頂山森林生態系統為深入研究原生性森林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生物多樣性保護,珍稀瀕危物種的生物學、生態學特徵,擴展種群規模、退化群落恢復與重建的研究等提供了良好的研究場所。晉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完善科研設施、壯大科研隊伍、開展科研合作、提升科研能力,可以使佛頂山保護區成為一個重要的科研基地,為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提供科技支撐。
(5)有利於加快建設生態文明
黨的十八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係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強調:良好生態環境是人和社會持續發展的根本基礎,要加大自然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力度。
爭取佛頂山省級自然保護區晉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被貴州省寫入《貴州省生態發展“十二五”規劃》。石阡縣是“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工程試點縣”,晉升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對加快我縣、乃至貴州省生態文明建設,提升生態文明形象有著重要的意義。
(6)有利於促進區域社會經濟發展
石阡縣屬武陵山集中連片特困區,國家新階段扶貧開發重點縣,也是全省重點生態區和多民族聚居區。縣委縣政府頂著加快發展的巨大壓力,提出了圍繞佛頂山自然保護區和全縣良好的生態環境,建設“公園縣、旅遊縣、療養縣”三縣建設目標。佛頂山晉升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後,將有利於提升我縣生態文明形象,增加生態品牌效應,助推我縣實現綠色發展、生態致富。
(7)是保護周邊民眾的迫切要求
在佛頂山周邊居住的仡佬族是一個夜郎時期的一個古老民族,至今保留有崇尚生態,愛樹護鳥民族習性,佛頂山保護區內的“仡佬族敬雀節”是貴州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著保護區內人民崇尚自然、保護環境的樸素理念,對今天開展生態文明建設有著重要的啟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