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面紗觀

貨幣面紗觀是關於貨幣在經濟中的作用問題的一種觀點。認為貨幣的作用僅在於媒介商品交換,只在商品的交換過程中起轉瞬即逝的作用。貨幣並不對實際經濟活動產生任何實質性的影響,它如同罩在實物經濟上的一層面紗。貨幣面紗觀源於早期資產階級學者對貨幣職能的片面認識,其思想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而18世紀末19世紀初法國經濟學家薩伊所倡導的銷路理論則為貨幣面紗觀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貨幣面紗觀在貨幣數量論那裡達到最完整的理論表述,其名稱也由貨幣數量論的主要代表庇古1949年出版《貨幣面紗》一書而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貨幣面紗觀
  • 定義:關於貨幣在經濟中的作用問題的一種觀點
貨幣面紗觀的基本觀點是: ①資本主義經濟是一種實物經濟,其市場條件是充分和完備的; 交易者對所有商品的供求狀況、現期與未來的價格狀況等都具有充分的知識和完備的信息; 所有的商品交易都可以在組織完備的市場體系中進行; 因而經濟中不存在所謂 “不確定” 因素。②在這樣一個確定性的世界裡,把貨幣作為價值儲藏是沒有必要的。因為貨幣本身並無效用,它只具有反映商品效用的間接效用,所以賣出商品所得的貨幣必定會用以購買所需的其他商品,貨幣僅僅是商品交換的中間環節,商品最終還是由商品來購買的,貨幣在其中只起了轉瞬即逝的媒介作用。③商品銷售收款無需儲蓄的現實,使社會商品的總供給與以貨幣表示的總需求在理論上取得了緊密的聯繫,供給會自行創造出與之相適應的需求。④在這樣一種供求均衡的世界中,商品的價格由商品的供求關係所決定,貨幣在其中只起乘數因子的作用。貨幣數量的變動只是在總體上改變全部商品的絕對價格水平,而不會對商品的相對價格體系產生任何實質性的影響。既然如此,也就無法改變商品的供求關係進而對實際產出產生實質性的影響,貨幣只不過是“一塊遮擋實際經濟力量活動的面紗” (庇古: 《貨幣面紗》,18頁,倫敦,195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