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競爭力

貨幣競爭力

貨幣競爭力是指一種貨幣所具有的充當國際貨幣能力,亦即貨幣發行國或地區支撐該貨幣在國際上普遍發揮國際貨幣職能的能力。其外在表現是指一國(地區)的貨幣在境外作為計價、結算、儲備貨幣的能力(或者使用程度),而其內涵應是該貨幣國(地區)經濟實力的綜合體現。此外,政治因素、歷史慣性及貨幣交易本身具有的特性也會對貨幣競爭結果產生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貨幣競爭力
  • 類型:貨幣術語
影響因素
關於國際貨幣競爭力的研究一般都是通過對貨幣國際化條件或是影響一國貨幣國際化進程的因素分析而展開的,其研究內容大致概括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貨幣的價值、職能與歷史慣性
首先,具有競爭力的貨幣必須是價值穩定的貨幣。貨幣價值穩定性是貨幣職能正常發揮的重要前提和保證。Hayek(1976,1978)、Vaubel(1986)c8等眾多學者均認為貨幣的使用者通常喜歡持有能被廣泛接受並且價格穩定的貨幣
其次,具有競爭力的貨幣必須能更好地實施各項職能。其中交易媒介職能是國際貨幣選擇的基礎,因此針對國際貿易中計價與結算貨幣的選擇,西方學者做了大量的研究。Grassman(1973)蜘等經濟學家經過長期的實證研究發現:在已開發國家和開發中國家之間的貿易中,一般採用已開發國家的貨幣結算;在已開發國家之間的貿易中,貨幣的選取與貿易品的種類有關,即在同質性強的產品貿易中,以美元結算;在差異性較大的產品貿易中,以出口國的貨幣為結算貨幣。REY(2001)通過建立三國一般均衡模型證明了媒介貨幣選擇的多重均衡是如何實現的。他還發現媒介貨幣並不是由它們的相對規模決定的,而是取決於各國的商品需求,對於需求大的商品生產國的貨幣的國際需求就大,其流動性就越強,交易成本就越小,其成為媒介貨幣的可能性也越大。
再次,具有競爭力的貨幣必須依存於一個廣大的交易網路。Krugman(1980)u從交易成本的角度入手分析,認為貨幣交易網路的建立存在固定成本,就一種貨幣而言,其交易規模越大,單位交易成本就會越低。麥金農(2002)指出為了使外匯交易更加便利,由於網路效應成本節省的因素使得人們強烈希望只使用一種貨幣,一旦確立起來,就不能輕易地改變。
(二)經濟體的經濟、金融實力
一國的經濟實力決定了該國貨幣與他國貨幣的競爭力強弱和生命周期的長短。正如JeffreyFrankel(1995)七指出的那樣,“一個國家在國際生產、貿易和金融上占有重大份額,其貨幣就具有天然優勢”。對此,科恩也表示贊同,在他看來一種貨幣一開始沒有得到具有領導地位的國家經濟的支持,是不可能上升並在國際上取得卓越地位。此外,金融實力是影響一國貨幣競爭力尤為關鍵的因素,他將金融這一因素分解為兩個方面:一是匯兌便利(exchangeconvenience),二是資本確定性(capitalcertainty)。GeorgeS.Tavlas(1998)認為國際貨幣的發行國應當擁有高度自由的金融市場,這些金融市場應具有眾多的各類金融工具(廣度)和高度發達的二級市場(深度)。
(三)國際政治因素
蒙代爾曾指出,“強有力的政治力量創造了強有力的貨幣”。政治因素之所以被考慮進來,是因為:一種國際貨幣會給該貨幣的發行國帶來獨一無二的經濟和政治優勢。國際貨幣的發行國政府擁有更多的機會在其境外推行外交或軍事計畫,其地緣政治影響力也會隨之擴大(Cohen,2009)。從一國國內看,只有本國政治穩定,經濟才能得以持續發展;從全球看,推進本幣的國際化也需要該國具有較強的世界政治地位。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