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地區資源環境監測評估與生態價值評價技術

《貧困地區資源環境監測評估與生態價值評價技術》是由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葛詠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貧困地區資源環境監測評估與生態價值評價技術
  • 第一完成單位: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 主要完成人:葛詠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記號
20200740
成果名稱
貧困地區資源環境監測評估與生態價值評價技術
第一完成單位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
主要完成人
葛詠
研究起始日期
2012-01-01
研究終止日期
2015-12-01
主題詞
信息提取,生態安全,生態價值,碳核算和碳交易,生態扶貧區劃

成果摘要

針對貧困地區資源環境監測,碳核算和碳交易,生態安全和生態系統價值綜合評價的需求,本課題基於3S技術,重點研發: (a)貧困地區資源生態環境信息提取技術,提出了面向山區的遙感影像自動幾何糾正與配準,雲影區域自動檢測,自動拼接和自動分類,多尺度分割、對象化算法工具等關鍵算法,實現了土地覆被遙感分類及變化檢測、主致貧因子專題信息(包括農村路網信息、建築物信息、水體信息及植被指數等)提取與分析工具、植被生態參數因子反演工具工具,完成了武陵山區湖北11縣TM,ETM,MODIS產品數據的採集和分類工作。 (b)貧困地區資源生態安全評價技術:建立貧困區資源生態安全綜合評價模型和評價指標體系,開展試驗區生態安全評價,其中包括完成全國14個集中連片貧困區2000年、2010年和2013年三期的生態安全綜合指數、生態安全-壓力指數、生態安全-狀態指數、生態安全-回響指數的計算,耦合貧困因子進行空間分析等研究工作。 (c)貧困地區碳核算與交易補償技術:構建了貧困區生態系統碳儲量估算和碳淨增長量估算,完成了2001年、2010年輸入資料庫和參數庫的建設,尤其針對湖北恩施實驗區2002-2010年植被年碳淨增長量時序分析,耦合貧困因子進行空間分析。,針對貧困地區資源環境監測,碳核算和碳交易,生態安全和生態系統價值綜合評價的需求,本課題基於3S技術,重點研發: (a)貧困地區資源生態環境信息提取技術,提出了面向山區的遙感影像自動幾何糾正與配準,雲影區域自動檢測,自動拼接和自動分類,多尺度分割、對象化算法工具等關鍵算法,實現了土地覆被遙感分類及變化檢測、主致貧因子專題信息(包括農村路網信息、建築物信息、水體信息及植被指數等)提取與分析工具、植被生態參數因子反演工具工具,完成了武陵山區湖北11縣TM,ETM,MODIS產品數據的採集和分類工作。 (b)貧困地區資源生態安全評價技術:建立貧困區資源生態安全綜合評價模型和評價指標體系,開展試驗區生態安全評價,其中包括完成全國14個集中連片貧困區2000年、2010年和2013年三期的生態安全綜合指數、生態安全-壓力指數、生態安全-狀態指數、生態安全-回響指數的計算,耦合貧困因子進行空間分析等研究工作。 (c)貧困地區碳核算與交易補償技術:構建了貧困區生態系統碳儲量估算和碳淨增長量估算,完成了2001年、2010年輸入資料庫和參數庫的建設,尤其針對湖北恩施實驗區2002-2010年植被年碳淨增長量時序分析,耦合貧困因子進行空間分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