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山弓魚

貢山弓魚

貢山弓魚(學名:Racoma gongshanensis)為鯉科弓魚屬的魚類,俗名貢山裂腹魚,是中國的特有物種,分布於怒江上游等弓魚其色如銀,形體呈圓背長條狀,無鱗少骨,成魚每條重2至3兩。肉質細嫩,食味鮮美,蛋白質含量高,營養豐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貢山弓魚
  • 學名:Racoma gongshanensis
  • 俗名:貢山裂腹魚
  • 分布於:怒江上游等
簡介,形態,價值,保護,基本信息,

簡介

弓魚又稱工魚,因跳躍時形似弓,故得名。弓魚早在唐代就作為貢品遠送長安,故又有“貢魚”之稱。明代謫居雲南的著名學者、狀元楊慎,把弓魚贊為“魚魁”。
貢山弓魚產於雲南,有“高原明珠”之稱的大理洱海,是雲南橫斷山脈中容水量最大、水質清澈的淡水湖泊。自然資源豐富,僅魚類就有10多種之多,其中最有名氣的是弓魚。

形態

弓魚其色如銀,形體呈圓背長條狀,無鱗少骨,成魚每條重2至3兩。

價值

肉質細嫩,食味鮮美,蛋白質含量高,營養豐富。
《古書圖書集成·禽蟲典》記載弓魚:“出洱海,如鰷而鱗細,長不盈尺。”《新纂雲南通志·物產考》記載:“工魚,一作公或弓。魚似鰷而鱗細,長不滿尺,肉細刺少,子腴美,可醃食。”
弓魚的豐產期在春季桃花盛開時,食法以清湯加青蠶豆米與魚共煮,這種烹調方法菜名“桃花魚”。清代大理學者師範寫的“內腹含瓊膏,圓脊媚春酒”,說的就是春食弓魚的盛事。歷史上洱海弓魚產量極多,60年代還用汽車把醃製好的成噸弓魚,從滇緬公路運到昆明,再轉運省外,或西出緬甸銷往東南亞國家。70年代後,因洱海生態環境受到破壞,弓魚產量急劇減少,現已很難吃到。

保護

近年來,有關部門已採取措施,開展保護、管理、科研等工作,在洱海上遊河道已有少量的繁殖

基本信息

編號:
6219
拉丁目名:
CYPRINIFORMES
中文目名:
鯉形目
中文科名:
鯉科
拉丁科名:
Cyprinidae
中文亞科:
裂腹魚亞科
拉丁亞科:
Schizothoracinae
中文屬名:
弓魚屬
拉丁屬名:
Racoma
拉丁種名:
gongshanensis
定名人:
Tsao
年代:
1964
中文名:
貢山弓魚
ogenus:
Schizotorax
原始文獻:
中國鯉科魚類志[上卷]:166-167
俗名:
貢山裂腹魚
國內分布:
怒江上游
特有:
y
資料來源:
中國鯉科魚類志[上卷]:166-16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