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脂的發展史
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隨著
麻醉和外科技術的進步,現代意義上的吸脂技術開始初見雛形。下面就來揭秘吸脂的神秘面紗。
1974年,喬治(Giorgio)和阿帕德·菲舍爾(ArpadFischer)兩位美籍義大利外科醫生在義大利的羅馬研究發明了吸脂,他們在Schrudde的啟發下用旋轉型吸引器(planatomy)將擬切除的脂肪吸出。
與此同時,
瑞典的UlrichKesselring首次利用金屬吸管和大氣壓真空泵抽吸大轉子區的皮下脂肪獲得良好的效果。
1977年,
法國整形醫師Yves-GerardIllouz在Fischer等人的啟發下提出“脂肪溶解術”(lipolysis),即手術前在皮下注射200~300ml的低滲鹽水和適量透明質酸酶,使細胞腫脹、
細胞膜破裂,採用鈍吸管(吸頭、吸管側孔均圓鈍)將脂肪吸出,開創了鈍性、濕性技術及隧道技術的先河,確立了高負壓、皮下脂肪預處理、非連續切割及皮膚回縮四項原則,創立了經典脂肪抽吸術。
1983年,法國美容外科協會主席Fournier提出“乾性技術”,省時間、組織不變形、抽吸更精確;但損傷大、出血多易致休克,已無人使用。
1986年Fodor提出“超濕性技術”——注射與預計抽吸脂肪同量的含腎上腺素的鹽水,加或不加利多卡因。
1987年Klein首先將大劑量
稀釋的含有腎上腺素的利多卡因浸潤皮下作為脂肪抽吸的局部麻醉方法,稱之腫脹局麻技術,獲得好的效果,使該項技術被更多的整形美容外科醫師所接受,並視為是一種安全、失血少,組織損傷輕、麻醉作用時間長、止痛效果好的麻醉技術。
同年Mckayw提出在腫脹液中加碳酸氫鈉。
適應症狀
1、由
遺傳、
內分泌及其它原因不明引起的全身性或局部皮下脂肪增多或堆積,不論體重是否正常都可以進行脂肪抽吸。
2、單純局部脂肪堆積,如腹、腰、臀部脂肪堆積是最佳的手術適應證。
3、周身瀰漫性單純性肥胖者常伴有負重感及諸多行動不便,該類病人如一次手術達不到目的,可分次進行。
4、伴有皮膚松垂的肥胖病人吸脂術與皮膚
脂肪切除聯合進行效果更佳。
5、某些部位的局限性脂肪瘤。
方式特點
1、切口的選擇:
切口的選擇既要方便抽吸操作又要隱蔽,臀股區切口應在臀溝,腹部、髖部切口選擇應在臍部或恥骨聯合上方,小腿股內側可選擇在膕窩。體表原有的手術切口(如闌尾切口,剖腹產切口)也可利用。
切口長約0.5~ 1cm ,以能插入吸管為適度,過長會影響負壓效果,並會遺留較長的切口瘢痕,影響美觀。
2、操作方法:
按設計切口切開皮膚、皮下組織,用剪刀在皮下脂肪層稍加分離,右手持吸頭把柄將吸頭插入抽吸部位,然後開動電動吸引器,使負壓達到 66.5 ~ 93.1kPa ( 500 ~ 700mmHg )即可按照標記的範圍進行拉鋸式刮吸。操作時吸頭側孔一般朝向深面或側面,左手撫摸抽吸部位的皮膚表面或將吸管連同皮下脂肪一併提起,以掌握操作的深度和抽吸量。此時可通過透明的連線管看到淺黃色的脂肪組織被吸出,如此以切口為中心,呈放射狀進行隧道式抽吸。
注意事項
處於生長發育期的未成熟,患有嚴重冠心病、高血壓、肺功能不全、糖尿病、凝血機制障礙者。
術後護理
1、術後7天之內儘量避免手術部位沾水。
2、保證手術部位清潔,防止感染。如果傷口上有血痂或分泌物,可用無菌鹽水擦拭。
3、手術後可對局部傷口加壓包紮或用冰袋冷敷,但壓力不宜大。術後一旦發生出血不止和嚴重血腫,應及時到醫院複診。
4、術後應有安靜舒適的環境休養。
5、手術當日傷口會有些疼痛,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會逐漸減輕。病人不要急於吃去痛片,因為阿斯匹林類藥物會加重傷口出血。
6、避免進食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等。
7、嚴格遵守醫生囑咐服藥及複診。
相關知識
1) 技術原理
吸脂術是目前最常套用且效果可靠的大腿塑形減肥方法,其中電動負壓吸脂術創造於20世紀70年代,是較傳統的吸脂技術,它是用電動吸引器或專用的負壓吸脂機,連線吸脂導管和金屬管,通過皮膚小切口將吸脂管插入皮下脂肪層,利用電動負壓的吸力,將人體局部堆積的皮下脂肪抽吸到體外,以達到減肥和塑形的目的。電動負壓吸脂術操作費時費力,損傷較大,疼痛較明顯,但吸出的
脂肪經過純化後可以再次利用。
2) 禁忌人群
a. 有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凝血功能異常、重要臟器功能受損者;
b. 長期或正在服用抗凝藥物、擴血管藥、皮質類激素等藥物者;
c. 吸脂部位有感染灶者;
d. 有心理障礙、期望值過高以及對自身形體要求過於苛刻者;
e. 病態性肥胖者在原發病治癒或控制後方可視情況和醫生討論可否手術。
吸脂術已是國內外常用的減肥塑形手術,併發症發生率很低,尤其嚴重併發症在極少發生。但文獻統計仍有死亡病例發生。故即使是再安全的手術也不應掉以輕心。死亡原因:脂肪栓塞綜合徵占首位。
① 常見併發症
a. 形態不滿意 由於有些人合併有大腿內皮膚松垂,吸脂後皮膚鬆弛較重而形態不美。可考慮與提臀手術聯合進行,方能取得較好效果。
b. 皮膚凹凸不平或不對稱 暫時性凹凸不平較常見。經加壓塑形半年後會改善。半年後仍凹凸不平,可在一年後二次抽吸。
c. 血清腫 在皮下較大的腔隙內充滿了不凝的血清樣液體,易形成慢性血清腫。小的血清腫可自行吸收,大的血清腫要就醫處理,需用
注射器抽吸或切開放出加壓包紮。
d. 皮膚瘀斑 術後24小時內出現,1-2周可消,一般不需處理。
e. 皮膚壞死 較少見,吸脂損傷淺層脂肪,破壞真皮下血管網或感染所致。出現感染時需儘快就醫治療。
f. 其他常見併發症 如皮膚麻木或疼痛、色素沉著、皮下硬結。多在3個月至半年內自行消失。
② 少見併發症
a. 脂肪栓塞及脂肪栓塞綜合徵 是吸脂術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主要症狀為缺氧、意識模糊和皮下瘀斑三聯症。
b. 藥物的毒副反應 腫脹液中的利多卡因和腎上腺素如超出一定劑量或濃度及與其他藥物的勺相互作用,均可發生毒副作用。症狀是出現頭痛、口舌麻木、耳鳴、譫妄、躁動、嗜睡、心動過緩、低血壓等。術後隨時與醫生保持聯繫。
4) 恢復時間
① 術後1~2天內傷口內會有滲液,會使敷料濕透,給生活帶來不便,需及時更換敷料。
② 術後傷口內會放置引流條,術後48-72小時需到醫院複查,拔除引流。
③ 術後1~4天內,活動時都會有疼痛,這是正常現象,但一般不影響生活自理。
④ 術後7天左右需要醫院複診,拆除切口縫線。
⑤ 術後1-2周內,吸脂部位會有些腫脹、瘀斑。
⑥ 局部加壓包紮1-2周。
⑦ 後有可能皮膚出現輕度色素沉著,1~2個月後會逐漸消失。
⑧ 為加壓塑形,術後需穿戴彈力衣褲3-6個月的時間。
5) 注意事項
選擇正規醫療機構。脂肪抽吸對人體是損傷,抽吸量越多,抽吸面積越大,對人體的損傷亦越大。
① 一次脂肪抽吸量在1000ml以下的屬於衛生部醫療美容項目分級中的一級項目,技術難度和風險較小,可在一級綜合醫院和門診部或診所進行。
② 一次脂肪抽吸量在1000ml≤吸脂量<2000ml的屬於衛生部醫療美容項目分級中的二級項目,有一定技術難度和風險,應在二級綜合醫院、設有麻醉科及醫療美容科或整形外科的門診部;需住院抽吸。
③ 在一次脂肪抽吸量在2000ml≤吸脂量<5000ml的屬於衛生部醫療美容項目分級中的三級項目,技術難度和風險較大,應在三級整形醫院、三級綜合醫院進行;需住院抽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