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傷的知識人:民國人物評說

負傷的知識人:民國人物評說

本書是歷史學者陳遠歷年來歷史隨筆選集,延續其研究知識分子的理路,內容涉及民國歷史上的大學校長梅貽琦、蔡元培、司徒雷登;報業巨頭張季鸞、吳鼎昌、王芸生、儲安平;以及新舊交替之間的知識分子黃炎培、梁漱溟、馮友蘭和解放區成長的知識分子賈植芳、李新、周而復等人,作者在考察這些知識分子命運時,力求在有新材料的支撐下推陳出新、獨出機杼。另外附有作者與李澤厚、余英時、許倬雲、唐德剛等四位在世界話語範圍內大師級前輩的對話,讀來啟人深思。

基本介紹

  • 書名:負傷的知識人:民國人物評說
  •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 頁數:347頁
  • 開本:32
  • 品牌:商務印書館
  • 作者:陳遠
  • 出版日期:2012年2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10008671X, 9787100086714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負傷的知識人:民國人物評說》另外附有作者與李澤厚、余英時、許倬雲、唐德剛等四位在世界話語範圍內大師級前輩的對話,讀來啟人深思。

作者簡介

學者、資深媒體人。現為《中國周刊》總編輯助理。多年來關注中國近現代思想史、文化生態變遷、知識分子研究等題目。曾在《新京報》《南方都市報》《鳳凰周刊》等多加家報紙開設專欄。
已出版《道器之辯》《逝者如斯未嘗往》《逝去的大學》《斯人不在》等多部著作。

媒體推薦

民國知識人的命運,實堪為讀懂中國的一個群體樣本。
——朱學東

圖書目錄


教育當年
清華風物今安在?
不同的大學,相同的命運
令人懷念的老報館
家學的消亡
看那一群風流的人物
老南開人的一代風騷
北大110周年校慶的反思
昔日教育家
胡適日記中的學潮
胡適不寬容的一面
梅貽琦的選擇
生死皆寂寞的教育思想家
“性”博士的文化氣魄
蔣夢麟:聯合中的現實考慮
梅貽琦:西南聯大的真正掌舵人
司徒雷登:燕京大學的靈魂
負傷的知識人
黃炎培:以教育始,以政治終
此般師生此般情
在學術與氣節的蹺蹺板上
被辜負的愛國心
梁漱溟的骨氣和底氣
歷史的弔詭
費孝通的兩個世界
刀割到自己方覺痛
賈植芳:負傷的知識人
趙儷生:一二·九知識分子的歧路
關於季羨林去世的幾點思考
廣陵散從此絕矣
換個角度讀歷史
蔡元培為什麼能夠做成最成功的教育家新解
由燕京大學想到的
“北大是常為新的”新解
西南聯大:不是最好的學校
鄭天挺“奉調”南開探微
勢利的歷史
費正清為什麼反對李約瑟
出山與在山
出山不比在山清
蔣介石:總統原來是常人
章乃器:在政治和經濟的天平上
傅涇波:站在司徒雷登身邊的人
大公報四巨頭
讀書札記
兩相比較讀《家書》
家書中的歷史
知道的和說出的
人間正道是滄桑
李新回憶錄的一致與不一致
僅有理念是不夠的
自由不在彼岸,而在於爭取
道與勢之間的黨人之爭
一杯毒酒,他卻甘之如飴
陶菊隱又如何?
一邊心涼一邊眼熱
顧頡剛的方法李澤厚的思想
“不採蘋花即自由”
與前輩談
當代華語學術界四大重鎮思想的精華。
李澤厚:《論語》非聖經
余英時:《論語》只能“冷讀”,不能“熱讀”
許倬云:《萬古江河》是思鄉,更是對中國的期望
與唐德剛先生聊歷史
後記

後記

按照慣例,小冊子編定之後,應該寫個後記。這頗讓我犯難:收入這本小冊子的文章,寫作時間不同,我的思想也在不斷變化。用一篇文章“總而言之”,很難。
但是,不同中有同,那就是這些文章,大多是民國舊事,除了後面四篇與李澤厚、余英時、許倬雲、唐德剛四位前輩的對談。
作為一個新聞記者,我不單單對於當下感興趣,對於往日的舊聞,有時候反倒比“新聞”更感興趣。這讓我在同行當中,顯得有些“另類”。這種狀況,和我在讀書時,學的是化工專業,卻喜歡歷史,被師長視為“不務正業”的情形,很類似。
有一次向余英時先生請益,我笑談我的尷尬:在新聞界我被視為“歷史學者”,但是在史學界,我卻又被認為是不折不扣的記者。
余先生說:你可以溝通兩界嘛。
其實,對於歷史的興趣源於對當下的關注。
但是,像是個悖論,而且不只一重。且聽我一重重講來:
我總是覺得,當下的新聞,過於喧囂,身處其中的我們,因為“身在廬山”的緣故,或因為立場,或因為利益,或因為人事,往往難以看清事件的真相。反倒是那些歷史舊事,因為經過了時間的過濾,少了種種複雜的糾葛,再回過頭來重新審視的時候,比較容易保持冷靜,雖然對於某些歷史,想做到客觀的描述,依然十分困難。
陳寅恪先生說:讀史早知今日事。確實如此,歷史讀多了,看當下紛亂的事件,會有一種如犀燭隱的感覺。
然而,我卻拒絕任何“以古喻今”的治史方式,包括當下知識界熱衷談論的“現實情懷”。
作為政治附庸的“古為今用”固然面目可憎,抱著為當下“療傷”的“情懷”去研究歷史,也會讓歷史發生變形。
只有真實的歷史,才能給當下提供借鑑。
收進這本小冊的本章,不敢說都是歷史的真實,但是我在寫這些文章的時候,想的是尋找歷史的真相。
有些文章,是早年寫的,當時“現實情懷”頗重,這次收錄,也沒有修改,有心的讀者,應該能看得出來。
不修改,也算是保留“歷史真實”。
是為後記。

序言


一花一世界。
一個人的命運,在歷史和現實的宏大敘事面前,固然微亮如豆,卻也能燭照一個時代一個國家的命運。
民國知識人的命運,實堪為讀懂中國的一個群體樣本。
曾幾何時,有關這一群體的記憶,以意識形態畫線,被割裂成了兩個陣營。積極革命的,我們尚能從印刷品的程式化介紹中,描摹出他們命運的大致曲線,雖然,很大程度上,他們的群像,也被實用主義扭曲了;而當年這一群體中的其他許多人,卻有意無意地被湮沒於歷史的掌故和故紙堆里。他們的作品不見了,他們的身影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他們的聲音消失了。甚至,偶爾遭遇了,也要視而不見。他們成了沉沒的一群,失蹤的一群。或者不為人知,或者印刷品上留給後人的,是供批判嘲弄的可憎甚至不乏猙獰的面目。
越來越蒼白,他們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記憶。歷史、學術和精神的傳承,就這樣被人為割裂中斷了。
沒有了歷史的傳承和記憶,縱然是這些已經走進歷史的先輩的損失,而後來者更是注定了在精神上漂泊無依,命運也難免多舛。
好在四時有法度,人間有綱常。被顛倒的,總會反轉,被污名的,也終會洗清。
時光流轉,政治和經濟形勢的變化,人們不僅從西方,也開始從歷史尤其是曾被刻意湮沒的歷史中汲取資源和營養,養育今日智慧及精神,以啟未來。一批批塵封已久的資料檔案先後開放,各種各樣的回憶錄、口述史以及研究著述,汗牛充棟。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拂去歷史的塵埃,曾經沉沒的歷史,開始浮現,變得豐滿和具象。一個個消失或者記憶模糊的名字,鮮活起來了。
原來世間多雄士,故國自是競風流。

晚清以降,民國這一代知識人,他們成長於東西方思想文化衝突交匯之際,無論東方古老的傳統,還是西方現代的思想觀念,給那一代人留下了至深的印記。
他們與將逝的傳統仍保留著血脈關聯。對於古老的傳統,無論愛與恨,都是切膚之感,而不似今人之隔靴搔癢。
西方先進文化,也滲透進了他們的血脈。甚至他們中的一部分人,自幼兒開蒙,即開始受西方文化薰陶。沒有意識形態的限制,也少今人之功利主義物質主義的偏好,他們以今人都少有的開放心懷,吸納異國文明,西方文化也成為他們的一個精神淵源。
在他們的故國,弱勢的政府無暇他顧,無疑也給了那一代人思想的自由更高遠的天空。無論傳統現代,東方西方,在當時,都如天馬行空般,留下了許多著述和傳奇,給風雨飄搖的故國,塗抹了一片難得一見的瑰麗亮色。
不過,在歷史的驚濤駭浪中,知識人終究只是駕了一葉扁舟,常常由不得自己,覆舟之難屢見不鮮。但整體性罹禍,卻是世所少見。
鼎革之後,政治丕變。他們的思想和成就,雖然有過輝煌,甚至是一個時代文明的高點,卻因是前朝舊物,自然不見容於要去的新社會,成了新社會新時代的“廢棄物”。百無一用是書生。於是,要么自我改造自我革命,放棄舊日之自我,以適應新社會,要么漸行漸遠漸無聲,湮沒於歷史的洪流中。
曾經,貧病沒有摧折他們,戰火中的顛沛流離沒有動搖他們,但他們在新時代卻被輕易地放逐了。要多大的力量才能這樣?
他們的愛國心,他們的家國情懷,被無情踐踏,被辜負。他們是“負傷的知識人”,為政治所傷,為時代所傷,為自己熱愛的國家所傷。無疑,他們是近代中國最為悲情的一代知識人。
一個號稱敝帚都要自珍的國家,卻如此這般豪奢地對待自己民族的文化精英,棄自己的肱股之士如同敝屣,這又是怎樣的悲劇?以至於後人打撈整理閱讀那些曾經輝煌而又沉沒的歷史的時候,也是滿懷惆悵悲情。
但無論如何,他們已經在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記。縱然思想被雪藏,肉體遭摧殘,他們都是幸運的。至少。他們猶如流星般,划過了黑暗的夜空。在精神上,他們也不是無根之木,他們有自己的故國家園可以守望。
相形之下,今天,包括我們在內的諸多讀書人,在現實政治和物質利益的雙重影響下,既無力續接古老的傳統,也無法深入西方文化的核心,物質上進入了現代社會,精神上,卻是無根之木,是漂流的浮萍,成了現代社會的邊緣人。一旦受傷,沒有也找不到可以回去療傷的家園。今日之讀書人變得越來越功利暴戾,缺少了雍容倜儻的精氣神,也多源於此。
風流已絕。
知曉了從哪裡來,才能明了去往何處。
我個人對民國史、民國時期知識人命運的閱讀,既非為了獵奇,也非僅僅是為了自身知識的完善,更大程度上,像是一個流浪已久的遊子,想找回自己的故園。
陳遠兄的《負傷的知識人——民國人物評說》,在眾多的民國讀物中,跳出了相關當事人口述史的感情和利益糾葛,也不同於一般後世著述“事後諸葛”式的窠臼,從一個記者的角度,帶著溫情和敬意,蒐集各方資料,沉著平緩地敘述復原著故國舊事,沒有動人心魄的傳奇,沒有生離死別的悲壯,通過點點滴滴的小事,透過個體命運敘述樸實無華的文字,同樣讓我能感受到歷史的驚濤駭浪與弔詭,以及個人在大時代的無奈與堅守。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我只是希望,歷史行進到今天,社會有進步,民國那一代知識人遭遇的風流劫,再也不會在後來者身上重演。這是我閱讀陳遠兄這部著述的感受,也是內心對我素所敬仰的商務印書館出版這部書以及類似出版物的一點小小的期待。
朱學東
2011年10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