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葉文學

貝葉文學

貝葉文學,又稱貝葉經籍文學。因刻寫於棕櫚科貝葉棕的乾葉片上而得名。中國傣族古代傳統的書面文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貝葉文學
  • 別名:貝葉經籍文學
  • 所屬民族傣族
  • 所屬學科:文學
發展歷史,內容分類,

發展歷史

興起和傳播與傣族地區全民信佛的宗教文化有著密切關聯。歷史上用傣文書寫而保存下來的佛經文獻極為豐富。據調查,西雙版納的500多座佛寺里保存的貝葉經共達5萬冊,其中的相當數量為一般的傣文書籍,成為傣族古代文化的象徵。

內容分類

傣文貝葉經涉及社會意識形態和人們認識活動的各個方面,已區分出天文曆法、數學、農業生產技術、醫藥學、生理學、語言學、史學、政治法律、軍事戰法、美學等相對獨立的學科,而大量的傣文文獻則是各種類別的文學作品。
從來源上看,貝葉文學大體上可分為三大部分:一是記錄、整理和改編的傣族民間古老的口承文學作品,如《巴塔麻嘎捧尚羅》(創世史詩);二是引入信奉南傳佛教的周邊國家或民族的文學作品,如眾多的佛經故事和印度民間故事;三是由佛寺培養的傣族知識分子“康朗”或歌手“章哈”創作、編唱的作品,如《粘響》(英雄史詩)。從體裁樣式上看,貝葉文學中的韻文類作品包括短章歌謠、情歌、敘事長詩等,其中西雙版納的傣族文獻目錄中記載的敘事長詩有500多部;散文類作品包括神話、傳說、詩體故事、傳記、散文、小說等,其中僅長篇故事作品有40部。
阿鑾故事是貝葉文學中的一系列詩體故事,被譽為“傣家人的金緬桂”。“阿鑾”一詞,是指同一類型的人物的總稱,具體含義在傣族民間有3種解釋:一是指英雄;二是對理想人物的尊稱,他們往往集智慧與英勇為一身;三是指佛陀的前生,與佛本生故事有關。阿鑾故事塑造了一系列的縱橫馳騁、叱吒風雲的典型人物,他們立志高潔,鄙薄榮華,心底里充滿著純淨和光明,危難中總是挺身而出,成為善和美的化身,是傣族人民心目中敬仰的英雄人物。阿鑾故事的作品數量宏富,傳承形態多樣化。同一篇阿鑾故事,既有散文,又有韻文;講述時是故事,演唱時是敘事長詩。一個故事在流傳過程中有多種變異、多種版本。有的歌手邊講邊唱,形成一種散韻相間的說唱文學;有的阿鑾故事被改編成壁畫和戲劇,豐富了作品的表現形式,擴大了作品的流傳範圍。
根據作品內容,阿鑾系列故事大致分為3種類型:
①佛本生型。主要取材於印度巴利文佛教文學《佛本生經》和其他佛經,敘述釋迦牟尼尚未成為佛之前的各種遭遇,藉以表明佛是一位深知人間疾苦、具有淵博知識和高尚品格的聖賢,從而啟迪人們對佛的信仰。如《五個神蛋的故事》、《只有頭的阿鑾》、《維先達臘》和《瞎子阿鑾》。
②神話型。大多根據傣族古代神話改編而成,或是從其他傣族民間傳說和故事演變而來,代表性作品有《金岩羊阿鑾》、《四腳蛇阿鑾》、《花水牛阿鑾》和《白蚌殼阿鑾》等。
③英雄型。以古代社會的戰爭為題材,又有濃厚的神話色彩,以《金皇冠阿鑾》、《三隻眼阿鑾》、《阿鑾和他的弓箭》為代表。阿鑾故事不僅反映了傣族古代社會的歷史生活畫面和傣族人民真、善、美的心靈,表達了傣族人民美好的生活願望和人生理想,而且也以其獨特的藝術風格成為傣族古代文學寶庫中的一支奇葩。
阿鑾故事形式的出現,對傣族古代敘事文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它不僅直接促進了傣族古代敘事長詩的創作,而且對後來傣族古代傳記小說的發展也起催化作用,在傣族貝葉文學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明清時期,傣族社會進入政治、經濟、文化的相對繁榮時期,貝葉文學也隨之進入鼎盛時期。貝葉敘事文學保持了早期民間短章歌謠的基本格調,但故事情節更加完整,人物形象更加生動,尤其是題材內容、藝術風格各異的貝葉敘事長詩大量湧現。
除六大情歌之外,還產生了悲劇敘事長詩《宛納帕麗》等。作品中現實主義創作方法日趨成熟,傣族古代社會生活得到廣泛的反映。與此同時,印度佛經文學和傣族古老的民間口傳文學中的一些“母題”和框架式敘事結構也在傣族貝葉文學中模塑成型,而突顯為一種長期居主導地位的敘事文學傳統,造就出十分發達的敘事長詩群集現象。典型作品有明代的“五大詩王”,清代的《線秀》、《娥並與桑洛》和《葉罕佐與冒弄央》三大悲劇敘事長詩。
貝葉文學的發展後期,最為顯著的文學現象是產生了散文、議論文、傳奇小說、寓言故事等新的創作形式,在文體上出現韻文體、散文體和韻散混合體共同繁榮的新氣象。敘事長詩採用傳統的韻文體;故事大多採用韻散混合體,尤其是歌手章哈對貝葉文學的演唱已經有了說唱文學的特徵;小說和散文則採用散文體。其中,在貝葉敘事長詩和民間故事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貝葉傳奇小說,取得突出的藝術成就。貝葉文學中的傳奇小說,篇幅宏大,有的長達150萬字。這些作品雖然以經書形式出現,但故事完整,情節曲折,結構嚴謹,人物形象鮮明,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據統計,反映不同題材、不同內容的長篇貝葉經散體敘事作品約有40部,中篇和短篇則不勝計數。
在德宏和西雙版納、景谷、耿馬、孟連等傣族地區流存的《祝佐瑪賴》、《召賀瑪》和《岩蘇岩西和岩披格》作為傳奇小說的代表作,一直有著廣泛的社會影響。《祝佐瑪賴》,原經共分13卷,836面貝葉,字數達125萬字之多。這是一部以早期阿鑾故事體長詩《維先達臘》為藍本,經改寫而成的長篇傳奇小說。
故事直接取材於印度佛經《菩薩本緣經》中的《太子須大拏》,描述帕雅維先達臘怎樣成為小乘佛教的忠實信徒的一生,在傣族地區流傳極廣。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另外兩部傳奇小說《召賀瑪》與《岩蘇岩西和岩披格》。這兩部作品的共同特點是:取材於傣族人民喜聞樂見的民間機智人物故事,塑造出一個個智慧型謀、力能勝,有膽有識,剛直守正,愛民如身,能扶天下之危的英雄人物形象;反映了傣族人民與封建領主進行對峙的鬥爭藝術,以辛辣的諷刺和無情的嘲弄,鞭撻了統治者的殘暴,在藝術傾向上體現出批判現實主義的創作特徵。在語言風格上則保留了民間故事的幽默、詼諧,妙語聯珠,情趣橫生,有濃厚的諷刺文學色彩。據統計有近百篇,尚未翻譯完畢。
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漢譯本《岩蘇岩西和岩披格的故事》(1981)一共選輯了60多個故事,其中大部分是根據貝葉經本選譯的。貝葉文學中的散文,較為有名的是散文集《毫西賀勐龍》(《十六大勐遊記》)。其作者是一位歌手。他在離開家鄉的7年中,走遍16個大勐的村寨,了解各勐的風土人情,感受良深,寫下許多散文和遊記,匯集成冊。這部散文集語言洗鍊,生活氣息濃厚,深受傣族人民的喜愛。此外,德宏地區的三卷本故事文學《薩沙納芒卷》也較有影響。傣族的知識分子將阿拉伯的《一千零一夜》、中原漢族的《西遊記》等文學名著譯為傣文,豐富了貝葉文學的寶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