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貝碧嘉(貝碧嘉(2013年第5號熱帶風暴))

颱風貝碧嘉(2013年第5號熱帶風暴)

貝碧嘉(2013年第5號熱帶風暴)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熱帶風暴貝碧嘉(英語:Tropical Storm Bebinca,台灣地區譯名:貝碧佳,國際編號:1305,聯合颱風警報中心:05W)為2013年太平洋颱風季第5個被命名的風暴,“貝碧嘉”一名由中國澳門提供,是當地人非常喜愛的一種牛奶布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熱帶風暴貝碧嘉
  • 外文名:Tropical Storm Bebinca
  • 類型:熱帶氣旋
  • 起編日期:2013年6月21日
  • 地點南海中部海面
  • 國際編號:1305 
  • 停編日期:2013年6月24日
命名由來,發展過程,預警預報,

命名由來

為避免颱風名稱的混亂,1997年11月25日-12月1日,有關國家和地區在香港舉行的世界氣象組織(簡稱WMO)颱風委員會第30次會議上決定規範颱風的命名,其中,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熱帶氣旋,採用具有亞洲風格的名字命名,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個命名表,然後按照順序年復一年地循環重複使用。該命名表共140個名字,由WMO所屬的亞太地區的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 。其中“貝碧嘉”是中國澳門提供的10個名字之一,意為當地人非常喜愛的一種牛奶布丁。

發展過程

2013年6月21日上午9時30分,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貝碧嘉”。“貝碧嘉”改向西北至西北偏西移動,速度約為每小時18公里。中國中央氣象台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香港天文台緊隨其後,在上午10時45分表示“位於南海北部的熱帶低氣壓已增強為熱帶風暴,並命名為貝碧嘉”。下午5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風暴。當晚“貝碧嘉”持續增強,直至強度達熱帶風暴上限,增強趨勢才停止;其環流亦突然明顯擴大,強風範圍由半徑約170公里迅速而顯著地擴大至半徑約350公里。
颱風貝碧嘉
2013年6月22日凌晨,“貝碧嘉”改向西或西北偏西移動,中午時份再改向西南偏西移動,掠過海南。中央氣象台指“貝碧嘉”的中心已於6月22日上午11時10分前後在海南省瓊海市潭門鎮沿海登入,登入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9級(23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84百帕斯卡。下午5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
2013年6月23日,“貝碧嘉”進入北部灣後,突然大幅減速至緩慢向西北偏西移動,漸轉向偏北緩慢移動。下午5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發出最後警報。中央氣象台指“貝碧嘉”的中心已於6月23日下午10時30分前後在越南太平省東部沿海再度登入,登入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18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91百帕斯卡。
2013年6月24日凌晨,香港天文台表示“貝碧嘉”減弱為熱帶低氣壓,並在早上7時45分表示“貝碧嘉”已減弱為低壓區。下午2時50分,日本氣象廳將其降格為熱帶低氣壓。

預警預報

2013年6月19日一個熱帶擾動在上生成。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給予擾動編號94W。上午7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對其在24小時內形成為熱帶氣旋的機會給予“LOW”的評級。上午11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發展機率升級為“MEDIUM”。香港天文台表示“不穩定天氣正影響南海中部”。下午8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低壓區。
2013年6月20日上午2時,日本氣象廳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同時發出海上強風警報。香港天文台在凌晨表示“一個低壓區正為南海中部帶來不穩定天氣”,在早上7時45分表示“南海中部的氣壓頗低,一個熱帶低氣壓似乎在形成中”,並在上午9時半表示南海中部的低壓區已增強為熱帶低氣壓。下午12時半,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發布熱帶氣旋形成警報。下午2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發展機率升級為“HIGH”。下午10時,聯合颱風警報中心將其升格為熱帶低氣壓,並給予編號05W。該熱帶低氣壓向東北偏北移動,受制於南海的垂直風切變,強度變化不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