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珊泉

貝珊泉,鎮海貴駟憩橋人,字鐵生,貝錦泉的三弟,生卒年不詳。享年56歲。同治八年(1869)底,左宗棠委任貝錦泉為他的座艦“華福寶”輪管帶,並要他招募熟練船工,隨船學習磨練。

基本介紹

  • 本名:貝珊泉
  • 字號:鐵生
  • 所處時代:清朝
  • 民族族群:漢
  • 出生地:鎮海貴駟
  • 主要成就:舟山總兵,水師總兵
在貝錦泉招募的船工中,有一些是鎮海人,內就有他的三位胞弟:貝珊泉、貝國泉等。其中貝珊泉最為出色,他從水手乾起,逐步提升,至任“超武”號兵艦管帶(貝國泉後任“元凱”輪副管帶)。貝錦泉升任舟山總兵後,貝珊泉任“超武”輪管帶,在鎮海口之役“與有力焉”,擢升為水師總兵、候補副將。
沈葆楨有副贈聯送給貝珊泉,它本來懸掛在“超武”號輪上,橫匾“四海鏡清”,聯語是“鐵生將軍如米功,海域靖晏萬民頌”,“鐵生”是貝珊泉的字。沈葆楨是林則徐的女婿,出身翰林,在外放任知府時,即深得左宗棠器重。左宗棠被急調為陝甘總督時,臨行上疏,要求朝廷將沈葆楨調入福建,擔任船政大臣,繼承他的未竟事務,說此任“非其莫屬”。沈葆楨也不負所望,及時建成了福州船塢及機器廠,新造船艦達20艘,且把它們分布在各個港口。他對文化基礎較差的貝錦泉、貝珊泉兄弟格外關注,他倆也因此得以提高文化水平。
沈葆楨贈送貝珊泉的聯語“如米功”應該怎樣理解呢?“米功”的用典出自佛經。佛經曾記載說:有一次,佛徒面對浪濤洶湧,用法術搬來須彌山鎮壓,但也不見效應。佛陀即從飯碗裡撥出一粒米飯,叫佛徒丟入水中,嗨,頓時風平浪靜了。《阿含經》所謂“佛觀一粒米,大如須彌山”,說的就是這了不得的“米功”。沈葆楨藉此典故勉勵貝珊泉,要苦練捍衛祖國海疆的本事。
貝珊泉在1885年中法戰爭鎮海之役即將開戰之時,任“元凱號”兵輪管駕,該輪為福州船政製造,編制官兵98人,有前膛鋼炮1門、後膛鋼炮8門,威力相當可觀。“元凱號”守衛在鎮海口,屢向法艦開炮,使其難以迫近隘口,因而立有戰功,賞為“儘先補用副將”。幾年後他病故於家,享年56歲,被清廷追封為“振威將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