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加爾湖短翅鶯

貝加爾湖短翅鶯

貝加爾湖短翅鶯(學名:Locustella davidi):小型鳥類,體長11-13厘米。上體暗赭褐色,眉紋灰白;下體白色,下喉至上胸具灰褐點斑,很顯著;腹部中央灰白色。虹膜褐色;嘴黑色;腳淡灰角色,爪角褐色。

棲息于海拔360-4300米山地丘陵、高山地區。繁殖季節多棲息於1000-1800米(北方或東北地區)中高山針葉林和林緣疏林灌叢,以及2000-4300米的中高山森林和灌木中。單獨或成對活動,冬時成小群活動。食物為鞘翅目昆蟲、步行甲、雙翅目昆蟲、蝸牛、蜘蛛等。分布於中國、印度、朝鮮、寮國、緬甸、俄羅斯和泰國。

註:曾經是斑胸短翅鶯亞種之一,1995年確定為獨立物種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 拉丁學名:Locustella davidi
  • 別名:大衛短翅鶯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鳥綱
  • 亞綱今鳥亞綱
  • 雀形目
  • 鶯科
  • 亞科鶯亞科
  • :短翅鶯屬
  • :貝加爾湖短翅鶯
  • 亞種:無亞種 
  • 中文學名:貝加爾湖短翅鶯
  • 命名者與年代:La Touche, 1923
  • 同義學名:Bradypterus davidi
  • 外文名:Baikal Grasshopper-warbler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貝加爾湖短翅鶯雌雄羽色相似,整個上體包括兩翅和尾赭褐色或橄欖褐色,有的微沾棕色,尤以額和頭頂較棕褐,眉紋污白色或皮黃白色,眼先淡黑褐色,耳羽淺棕褐而綴白色。腰和尾上覆羽較背淺淡呈淡赭褐色或橄欖褐色,尾暗橄欖褐色具不明顯的隱約可見的暗色橫斑。翅上覆羽和飛羽與背同色。頭側、頸側灰色頦和上喉白色或灰白色,下喉和胸灰色具黑色斑點。腹白色或灰白色,胸側、兩脅和尾下覆羽暗橄欖褐色,尾下覆羽具白色尖端;有的兩脅為紅褐色,尾下覆羽橄欖褐色沾棕並具寬闊的白色尖端。
虹膜褐色,嘴黑褐色或黑色,有的下嘴基部肉色或淡灰褐色,腳灰褐色或肉黃色。
大小量度:體重♂8.9-10.5g,♀11g;體長♂113-124mm,♀110-120mm;嘴峰♂9-11.5mm,♀10mm;翅♂51-55mm,♀50-54mm;尾♂44-55mm,♀40-47mm;跗蹠♂17.5-21mm,♀18-19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棲息于海拔360-4300米山地丘陵、高山地區。繁殖季節多棲息於1000-1800米的中高山針葉林和林緣疏林灌叢,以及2000-4300米的中高山森林和灌木中,也棲息於高山草灌叢和蘆葦叢中。冬季下遷至1000米以下。

生活習性

單獨或成對活動,冬時成小群活動。一般多活動於灌叢中,也見於林間沼澤、林緣、道旁灌叢—草叢中。性活潑,善於隱蔽自己,不易被發現。頻繁地在灌叢低枝間跳來跳去尋覓食物。
食物以動物性食物為主。食物為鞘翅目昆蟲、步行甲、雙翅目昆蟲、蝸牛、蜘蛛等。
叫聲:叫聲包括拖長的沙啞聲"tzee-eenk","chacking"及爆破音"pwit"。諸亞種的鳴聲有別——乾澀似蟬鳴的"dzzzzzzr,dzzzzzzr,dzrrr"或有節律的"trick-I-di,tric-I-di”等。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印度、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緬甸、俄羅斯聯邦(俄羅斯東亞區)、泰國。

繁殖方式

繁殖期6-7月,通常營巢於灌叢或草叢中地上。巢由枯草莖葉構成。每窩產卵通常5枚,卵淡粉紅色、被有紫灰色或磚紅色斑點,常常在鈍端形成小的環帶狀。卵的大小為17.4-18.5mm×14.0-14.0mm。

亞種分化

單型種,無亞種分化。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7年 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