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食過程中當窄窄的彎月形的光邊穿過月面上粗糙不平的谷地時,就變成一系列的小珠子。這些光斑稱為“貝利珠”。貝利珠是日全食開始或結束時太陽光從月面邊緣的山脈縫隙中透射而出形成的,持續時間只有一兩秒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貝利珠現象
- 國家:中國
- 形狀:蛾眉月形
- 時間:2009年
貝利珠現象,貝利珠概述,
貝利珠現象
日食的過程:日食的開始是默默無聞的,在太陽的西邊緣,由月影產生一個小小的缺口,這意味著月球已開始侵占太陽表面了。這個小缺口在逐漸增大,直到約一個半小時後,太陽的表面幾乎完全被侵占,只剩一條蛾眉月形的亮帶。以上構成了日食的偏食階段。接下來直到全食發生的幾分鐘是很壯觀的:氣溫驟然下降、天空變暗、群星浮現、一團淡黃色的薄霧籠罩著遠方的地平線。鳥兒們由於突然來臨的黑暗而不知所措,四處亂躥尋找著自己的家。一切都好像在剎那間肅靜了下來。
貝利珠概述
月球表面的山、溝星羅棋布,地貌複雜。當太陽和月球的視圓面內切時,太陽的最後一道光芒將射過月面的山谷而形成各式各樣的貝利珠;故,貝利珠的形狀就直接反映了該點(月面地區)的地貌。換句話說,月面邊緣(視覺上,因為球形表面是沒有邊緣的)的地形結構是形成貝利珠的直接原因。
當時天氣良好時,貝利珠不可能因雲層遮擋等天氣原因造成。而在同地觀測,不論用何種底片,都有拍到這一現象的,所以底片和照片的偶然性誤差也不是主要影響因素。
綜上所述,日全食的貝利珠現象只可能是月面邊緣地貌造成的。由珠形可知,該地必有若干較大的類似月海或環形山的窪地,其間有山脈等地形阻隔,才能形成明顯斷痕,進而形成貝利珠。
英國天文學家埃德蒙 ·哈雷在1715年第一次報告了貝利珠現象,弗朗西斯·貝利於1836年正確地解釋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