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光

貝光

貝光是一種今天已退出實用而極為稀見的中國傳統文房用具。最初當是以貝殼所制,用來砑光紙張的,故稱之為“貝光”。圖片中為清中期白玉螭虎龍紋貝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貝光
  • 構成:玉石、貝殼、金銀器、木竹等
  • 拼音:bei guang
  • 地區:中國
  • 分類:文房用具
史籍記載,文房器具,

史籍記載

明人的一些筆記散文著作中有關於貝光的記錄。摘錄幾條如下:
高濂《遵生八箋·燕閒清賞箋》:"貝光多以貝、螺為之,形狀亦雅,但手把稍大,不便用。"
文震亨《長物志·卷七·器具》:"貝光古以貝螺為之,今得水晶、瑪瑙、古玉物中,有可代者,更雅。"
明代的屠隆在《文房雅編》中逐條介紹了除文房四寶外的43種其他文房用具,譯成白話即是:"……有的一直延用至今,如筆格、筆筒、筆流等。有的今天已經稀見,如貝光,廖韻牌等。也有的並不屬於文房用具,如剪刀、如意、鏡等……"。
貝光,在明朝時即已稀見,在今天來說,更是已如鳳毛麟角,對有些人來說聞所未聞,更遑論見到實物了。宋龍大淵所撰的《古玉圖譜》的文房部收有貝光,可惜也只是平面紋樣,想像不出它更具體的形狀。北京保利拍賣過一件明癭木內髹紅漆貝光。取的是一截樹癭,打磨光滑,紋理細密錯綜,包漿厚潤,確實相當可人。
保利提供的說貝光最早的記載是成書於南宋嘉熙元年(1237)的林洪所撰的《文房圖贊》,(林洪將十八種文具稱為"十八學士",各有官職,貝光稱為"貝光祿"。)其實,成書於宋淳熙三年(1176)的《古玉圖譜》就已經早於《文房圖贊》了。所以保利此說是有誤的。董橋先生《楠木好看》一文中也提及了貝光,說是六朝年間發明的。

文房器具

砑光也稱為壓光,是一種古老的傳統造紙和染整傳統技藝,本意是指古代用卵形、元寶形或弧形的石塊碾壓或摩擦皮革、布帛、紙張等使其密實而光亮。現代也指用一種軋輥式砑光機碾壓、摩擦皮革、布料等,使其表面密實光亮。
明代文人留下關於文房清玩的著作中,羅列品種最繁多與全面的,恐怕要數明末的屠隆,他在《考槃餘事》一書中的《文房器具箋》中,一共列舉了45種文具,可謂是集當時文房清玩之大全了,包括筆格、研山、筆床、筆屏、筆筒、筆船、筆洗、筆覘、水中丞、水注、硯匣、墨匣、印章、圖書匣、印色池、糊斗、蠟斗、鎮紙、壓尺、秘閣、貝光等45種文玩,如果再加筆墨紙硯,總數就達49種之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