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漢語漢字,讀作bèi,最早見於甲骨文,其本義是牡蠣、蛤或其它軟體動物中腹足類和瓣鰓類的統稱,即《說文解字》:“貝,海介蟲也。”又指貝殼、貝形花紋等,也指古代用貝殼做的或貝形的貨幣。
(基本信息欄參考資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貝
- 拼音:bèi
- 注音:ㄅㄟˋ
- 古字:貝
- 異體字:蛽
- 部首:貝
- 字碼:U:8D1D;GBK:B1B4;鄭碼:LOA
- 五筆:MHNY
- 筆畫:4
- 筆順:丨フノ丶
- 字級:常用字,一級字(0114)
- 平水韻:去聲九泰
字源演變
詳細釋義
拼音 | 詞性 | 釋義 | 英譯 | 例句 | 例詞 |
---|---|---|---|---|---|
bèi | 名詞 | 牡蠣、蛤或其它軟體動物中腹足類和瓣鰓類的統稱。體軟無節,外束膜一層曰外套膜,能分泌液質,結構成殼,名為介。 | shellfish | 《書·顧命》:大貝、鼖鼓在西房。 | |
古代貨幣。 | tortoise coin | 《漢書·食貨志》:大貝四寸八分以上。 | 貝幣 | ||
貝殼。 | shell | 貝雕 | |||
錦上的貝形花紋。 | shellfish-like pattern | 《詩·小雅·巷伯》:萋兮斐兮,成是貝錦。 | 貝胄 | ||
古樂器名。 | 《洛陽伽藍記·凝園寺》:晨夜禮佛,擊鼓吹貝。 | ||||
印度貝多或貝多羅樹的簡稱。佛教徒以其葉寫經。 | leaf | 董必武《讀王傑同志日記》:死義泰山重,書香貝葉過。 | 貝函 | ||
貝爾的簡稱。 | bel(縮寫b,B) | ||||
古州名。北周宣政元年(578年)置,治今河北省清河縣。 | 《唐書》:貝州,隋清河郡。 | ||||
姓。 | 《通志·氏族略五》:貝氏:宋貝寶,登科,常州人。 | ||||
聲學或電學中計量聲強、電壓或功率等相對大小的單位貝爾的簡稱,符號是B。 |
古籍解釋
說文解字
康熙字典
《說文解字》“貝” | |
四庫全書本《說文解字》書影 | 同文書局本《康熙字典》書影 |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書寫演示
書法欣賞
“貝”的篆書書法 | “貝”的隸書書法 | “貝”的楷書書法 | “貝”的行書書法 | “貝”的草書書法 |
篆書書法 | 隸書書法 | 楷書書法 | 行書書法 | 草書書法 |
音韻匯集
字頭 | 小韻 | 韻目 | 韻部 | 韻母 | 反切 | 聲調 | 聲母 | 聲符 | |
---|---|---|---|---|---|---|---|---|---|
上古音系 | 貝 | 貝 | 祭 | 貝 | |||||
廣韻 | 貝 | 貝 | 泰 | 泰開 | 愽蓋 | 去聲 | 幫 | ||
中原音韻 | 貝 | 背 | 齊微 | 齊微合 | 去聲 | 幫 | |||
洪武音韻 | 貝 | 背 | 七隊 | 灰 | 邦妹 | 去聲 | |||
分韻撮要 | 貝 | 背 | 第二十八魁賄誨 | 魁 | 陰去 | 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