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谷灣

貓谷灣位於炎帝故里會同縣境內的巫水河畔,貓谷灣保存有明洪武十三年到清光緒七年(1638-1881年)間修建的古民居36棟,總面積達9416平方米,是全國迄今發現的一處規模較大、保存較完整的明清時期民居建築群,被專家譽為“江南第一灣”、“農耕文化的完美典範”、“古民居建築的活化石”、“古民居村落發展建築史書”和“民俗博物館。古村現有住戶36戶,188人,其中85%的村民為粟姓,侗族。

貓谷灣無論從古民居建築群落的地理分布還是建築的形態特點、以及內部結構與周圍山水園林、地形水系的關係,都有著極具特色的人文形態,有著極高的旅遊開發價值。貓谷灣古民居建築的自然選位符合中國古代《周易》陰陽、五行學說。古村建築整體布局按梅花狀排列。道路縱橫交錯,宛如網狀,進入村中,如入迷宮,叫人找不著出路,由於地形地物複雜,幾百年來,這個村子從未受過土匪、強盜的騷擾。古村建築均為木質穿斗式結構,四周封有高高的馬頭牆,構成相對封閉的庭院,當地稱為窨子屋。這種建築因是高牆密封,僅開小窗,對於防風、防盜、防火具有特殊功能。近百年來,貓谷灣尚只有一家失火殃及毗鄰的先例。這種建築格式,用小青石砌築地基,高出地面60公分,有較深的排水溝,在房屋密集區,還設有下水道和水塘。
貓古灣的風水絕佳。宛若龍頭,龍尾則延續至村口處。貓谷灣與雷打沖、蕾茶沖相對。兩相呼應,組合起來看宛若二龍戲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