豸文化,與龍文化、鳳文化、麒麟文化一樣,都是以神性的崇拜物命名的文化。
豸具有靈性,能“性知有罪”,能“別曲直”;也具有兆瑞功能,傳說只有太平盛世,豸才會出現。尤其可貴的是,由於豸靈瑞的神性,人們賦予豸特有的正義感、盡忠盡誠的信念與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體現了人們對公平正義社會的嚮往與追求,寄託了古人對理想社會與崇高道德觀念的企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豸文化
- 類型:中國文化
- 類似事物:龍文化
- 證明:冠豸山是傳承古代豸崇拜的例證
簡介,古代豸崇拜,古代豸崇拜在閩西客家的傳承,豸文化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簡介
豸文化,與龍文化、鳳文化、麒麟文化一樣,都是以神性的崇拜物命名的文化。龍是古人憑著對大自然的敬畏、疑惑、理解、崇拜,將魚、鱷、蛇、豬、牛、馬、鹿、鳥等動物和風、雨、雲、雷、電、虹等自然天象進行多元模糊集合而成的;它被稱為四靈之首,具有通靈、通天、兆瑞、兆禍、善變、顯貴以及喜水、好飛等等非常大的神性。原始社會,它是自然力的代表;封建社會,它象徵著皇權,是形象化的“天”;新中國,它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象徵。豸與龍一樣是古代人民幻想的產物。豸具有靈性,能“性知有罪”,能“別曲直”;也具有兆瑞功能,傳說只有太平盛世,豸才會出現。尤其可貴的是,由於豸靈瑞的神性,人們賦予豸特有的正義感、盡忠盡誠的信念與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體現了人們對公平正義社會的嚮往與追求,寄託了古人對理想社會與崇高道德觀念的企盼。雖然,豸的神性比龍的神性小得多,但是其通靈、兆瑞、昭正等的神性已足夠使人崇拜與敬仰,足夠與龍、鳳、麒麟一道成為一種神性崇拜文化。
古代豸崇拜
豸,為“廌”的通假字,是指古代傳說中一種靈異的怪獸,即獬豸。漢·楊孚《異物志》記載:“北荒之中有獸,名獬豸,一角,性忠,觸不直者。”王充《論衡》言:“獬豸者,一角羊,性知有罪。皋陶治獄,其罪疑者,令羊觸之。”
中國幾千年古代文明中,豸一直被社會尤其統治階層所推崇。最早的“法”字由“氵”、“廌”和“去”三部分組成,取意“平之如水”,“觸不直者如豸”。楚文王以“豸”之形設計了自己的王冠;秦滅楚,秦王以其冠賜御史。此後,眾多朝代的執法者如御史、按察使等所戴之冠,都沿習仿“豸”而成,稱為獬豸冠、豸冠或法冠。清朝執法官吏無論官品大小全在官服補眼上飾獬豸圖案。可以說,“豸”是古代司法的象徵,執法者的“圖騰”,其聰靈、公正的稟性給予眾多執法者以神明和公正的標榜與警示。
民間有流傳“地(諦)聽”的故事,認為地聽即是獨角的獬豸,如西遊記故事中識破假猴王的靈獸即是諦聽(《西遊記》第五十八回)。此外,明孝陵神道邊站立的獬豸石象生,故宮太和殿岔脊上裝飾的獬豸小望獸,乾清宮寶座前擺放的警示皇帝公平正直的獨角豸獸木雕等等,說明豸在統治者心目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豸是平民百姓驅害辟邪的吉祥瑞物,是執法者標榜與警示的“圖騰”,是統治者自警的座右銘。無論是老百姓,還是執法者,或是統治者,都對豸情有獨鐘,崇拜之極。豸的“能別曲直”的聰靈、豸的“觸不直,咋不正”所體現的剛強與公正,豸的“性忠”品格滿足了歷代君、臣、民的各種心理需求。北周詩人庾信詩“蒼鷹下獄吏,獬豸飾刑官”,北宋名家黃庭堅詩“侍中乃珥貂,御史則冠豸”,這些都對古代社會這種豸崇拜作了很好的描述。
古代豸崇拜在閩西客家的傳承
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連城縣尹馬周卿率眾千人在東郊雄奇幽秀的東田石築南北塹門,壘城鑿池,建起了御匪避侮的石寨,並開闢了前山十三景。其中半山之景滴珠岩,馬周卿命之名為“冠豸”。由於東田石主峰由五老峰和靈芝峰等六塊幾乎齊高的巨石組成,亦極似一頂法冠,於是當地民眾就將東田石改稱冠豸寨。明嘉靖年間,書法家黃公甫在滴珠岩上篆刻了端莊雄健、矢勁鐵強、六尺見方的兩個大字:冠廌,從此為山正名。
“天設巍峨獬豸冠,儼如柱史立朝端,月明山下豺狼過,遠望威如膽自寒。”明代詩人張應珍詠《冠豸峰》的這首詩道出了客家人命山名豸的深刻寓意。從此,閩西客家人與豸結下了不解之緣。培田古民居玖公祠門廊左右牆上繪的壁畫,一幅為“麒麟送子”,另一幅是“獬豸獻印”。連城許多鄉村有關於“豸”或“地聽”的傳說故事。連城方言有句俚語叫“狐狸打來豸打去”,意為邪惡之人所得最終是一場空,最終將被正義之豸收沒。民間認為,冠豸山有一個獬豸大神,冠豸山是正義、聰靈之地,許多學子紛紛在冠豸山勤學隱讀,許多姓氏在冠豸山建起書院,縣學五賢書院也設在冠豸山上。閩西客家方誌館博物廳收藏有一件文物,是座雕刻精美的神龕,內置供像是一隻威猛雄壯的獨角獸——獬豸神, 可見民間已有祭拜豸神的習俗。
豸文化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客家文化是客家民系在形成與發展過程中為適應和改造生存條件而創造出來的全部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和,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形成的,以移民為代表的,以中原漢文化為主體的地域性多元文化。它不僅具有中原文化的深厚底蘊,而且還具有作為移民這一特殊群體的文化面貌,如強烈的尋根意識、鄉土意識,表現為對原有文化深深的眷戀。正是長期漂泊流離的經歷以及定居後遭遇的種種困境,錘練出客家人堅韌不拔的意志,勇於開拓的精神,勤勞樸實的品格,公正待人誠信處世的行為準則,耕讀為本修齊治平的價值觀念,以及善於用血緣、親緣、地緣等條件建立同宗、同鄉、同一文化內相互合作的團結主義精神。
豸文化是以中原漢文化中的豸崇拜為基礎的文化,屬於中原傳統文化深厚底蘊的一部分,正是由於客家人對原有文化的深深眷戀,豸崇拜才能在閩西得到傳承與發展。客家人在閩西賦予一座山以豸冠的文化內涵,樹立起巨大的公正豸雕塑,建設以“豸”為主體的豸文化,這些不但體現了客家文化的尋根意識,具有客家文化獨特的精神面貌,而且反映了客家人在長期遷徙及定居過程中遭遇了種種不公不正、弱肉強食、愚昧不化等現象後對公平正義、聰靈教化、堅韌剛強等的理想社會、價值觀念、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