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砷中毒是由於豬採食經農藥處理的種子、噴灑農藥的青綠飼料、誤食滅鼠藥或用砷製劑給豬驅蟲時劑量過大等而導致的中毒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豬砷中毒
- 病因:豬由於誤食了噴灑有砒酸鋁
- 臨床症狀:重劇性胃腸炎症狀
- 剖檢變化:肝、脾、腎脂肪變性
疾病概述,病因,臨床症狀,剖檢變化,診斷,病理變化,防治措施,預防,治療,
疾病概述
砷及化合物屬於細胞原漿毒,可破壞機體的酶系統,阻礙細胞呼吸鏈,使組織因缺氧而死亡。引起動物中毒的砷製劑有三氧化二砷、砷酸鈉、亞砷酸鈉、砷酸鈣、砷酸鉛以及低毒的砷鐵銨、新胂凡納明等。砷化物主要分布在肝、腎,慢性中毒時主要分布於骨骼、皮膚及角質組織(被毛或蹄)中。砷為細胞原漿毒,對局部組織造成刺激,還可作用於含巰基的酶而使其失去活性,影響細胞的正常代謝,造成組織及細胞的病變和壞死。可作用於神經細胞,破壞毛細血管,損傷染色體。
病因
豬由於誤食了噴灑有砒酸鋁、砒酸鈉等農藥的作物、青飼料而引起中毒。
臨床症狀
主要表現重劇性胃腸炎症狀,病豬劇烈腹痛、口吐白沫,流涎、嘔吐、齒齦黑紫色。出現腹瀉,糞便帶血,有蒜臭味,有時混有黏液。隨後精神沉鬱,站立不動,肌肉震顫,步態蹣跚,共濟失調,麻痹衰竭而死。慢性者,消瘦和全身虛弱,被毛粗亂,易脫落。持續性腹瀉,黏膜潮紅或黃染,食欲不振,四肢末梢冷厥。後肢麻痹,昏迷而死。亞急性病例常可見食慾消失,步態搖晃,後肢震顫,麻痹,末梢冰涼,出現血尿及蛋白尿。慢性中毒多呈頑固性便秘和下痢,口渴,消瘦,知覺麻痹,最後衰竭而死。
剖檢變化
胃腸出血性炎症,肝、脾、腎脂肪變性,胸膜及心外膜出血。
診斷
根據發病史,現場環境特點(有無嚴重砷污染),結合主要症狀及剖檢變化可作初步診斷。確診時需做砷化驗分析。
病理變化
防治措施
預防
汞製劑要加強管理、標明標籤,以免誤食。不要用噴灑有砷和汞製劑的作物來餵豬。不要用有污染的水來調製飼料或供作飲水。用汞製劑治療時,應嚴格控制劑量。
治療
①催吐、洗胃及導瀉。如用1%硫酸銅催吐,2%氧化鎂洗胃,內服活性炭後再用硫酸鈉導瀉。
②解毒液配方:甲液:硫酸亞鐵10克,常水250毫升;乙液:氧化鎂15克,常水250毫升;臨用前兩液混合成糊狀,灌服30~60毫升,每4小時1次。
③注射巰基絡合劑解毒劑。
④對於攝入砷12小時內的急性病例,只要砷攝入量不是過大,可用硫代硫酸鈉內服或靜脈注射。
⑤內服粘漿劑保護胃腸黏膜。強心、補液可用安鈉咖強心劑,靜注10%~25%葡萄糖液或生理鹽水補液,加注維生素C更好。同時注意緩解腹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