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炭疽桿菌

豬炭疽桿菌

炭疽是由炭疽桿菌引起的各種家畜、野生動物和人類共患的急性敗血性傳染病。在臨診上表現為敗血症症狀;剖檢變化為血液凝固不良,脾臟顯著腫大,皮下及漿膜下有出血性膠樣浸潤。豬散發,亞急性或慢性居多。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豬炭疽桿菌
  • :細菌界
  • :厚壁菌門
  • :芽孢桿菌綱
  • :芽孢桿菌目
  • :芽孢桿菌科
  • :芽孢桿菌屬
  • :豬炭疽桿菌
  • 是否形成芽孢:形成芽孢
  • 致病性:致病
  • 引發疾病:急性敗血症
流行特點,臨診症狀,病理變化,診斷,

流行特點

炭疽桿菌形成芽胞,在外界環境中能生存很長時間,豬只通過消化道感染,放牧豬可經拱土尋食而感染;豬的感受性較低;多為散發或屠宰時發現;夏季發生稍多些。

臨診症狀

豬多為慢性經過,生前無明顯臨診症狀,多在屠宰後肉品檢驗時才被發現;有的豬(亞急性型)為咽炎症狀,體溫升高,精神及食欲不振,咽喉及腮腺闊別明顯腫脹,吞咽和呼吸困難,頸部活動不靈活,口鼻黏膜發紺,最後可窒息死亡;個別豬也可出現急性敗血症症狀。

病理變化

為防止擴大散播病原,造成新的疫源地,疑為炭疽病時禁止解剖。急性敗血症病豬,可見迅速腐敗,屍僵不全,黏膜暗紫色,皮下、肌肉及漿膜有紅色或紅黃色膠樣浸潤,並見出血點;血凝不良,粘稠如煤焦油樣;脾臟高度腫大、質軟,切面脾髓軟如泥狀,暗紅色;淋巴結腫大、出血;心、肝、腎變性;胃腸有出血性炎症。咽型炭疽可見扁桃腺壞死,喉頭、會咽、頸部組織發生炎性水腫,周轉淋巴結腫脹、出血、壞死。豬宰後慢性炭疽的特徵變化是:咽部發炎,扁桃腺腫大、壞死;頜下淋巴結腫大、出血、壞死,切面乾燥,無光澤,呈磚紅色,有灰色或灰黃色壞死灶;周轉組織有黃紅色浸潤。

診斷

取可疑病死豬末梢血液或脾,塗片後,進行炭疽莢膜染色(甲醛龍膽紫或美藍染色),可見帶莢膜的大桿菌;或分離培養,可見炭疽桿菌的特徵菌落。
防治方法 豬炭疽嚴重污染豬場時,可考慮用無毒炭疽芽胞苗 0.5 毫升或第 2 號炭疽芽胞苗 1 毫升,皮下注射,注後兩周產生免疫力,免疫期一年。一旦發病,立即用抗炭疽血清 50-100 毫升(大豬)和抗生素(青黴素、四環素等)或磺胺類藥治療,同時上報疫情,採取封鎖、隔離、消毒、毀屍的堅決措施,儘快撲滅疫情。
屠宰場、肉聯廠應加強屠宰豬只的檢疫,特別是作好放血後的頭部檢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