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雜37

豫雜37是一個棉屬品種,是以968為母本,以邯鄲109為父本雜交組配而成。其中,母本品系968是由豫棉668經8代系選育成。父本邯鄲109從邯鄲農科院引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豫雜37
  • 持有人: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棉花油料作物研究所 
栽培技術要點,育種方法,產量表現,適宜種植區域,品種來源,

栽培技術要點

1、播期:直播4月中下旬,育苗4月上旬,蓋膜4月中旬。2、密度:2000-2500株/畝,套種形式以3-1式、4-1式為好。3、底肥:農家肥每畝3000-4000kg,或餅肥100kg,尿素5-8kg,鉀肥10-15kg,磷肥40-50kg;套種棉麥收後畝追二銨20kg,盛花期尿素15-20kg,打頂後注意補施蓋頂肥。4、化調:縮節胺初花期0.8-1g/畝,8月初1-1.5g/畝。5、及時防治棉蚜、紅蜘蛛和盲蝽象,中後期加強甜菜夜蛾和棉鈴蟲的防治。

育種方法

是以968為母本,以邯鄲109為父本雜交組配而成。其中,母本品系968是由豫棉668經8代系選育成。父本邯鄲109從邯鄲農科院引進。

產量表現

2002年參加河南省雜交棉區域試驗,平均畝產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依次為264.1kg、108.6kg和100.9kg,分別比中雜38增產6.2%、16.5%、23.1%,在13個參試品種中分居第3、3和4位;2003年續試,平均畝產籽棉、皮棉、霜前皮棉依次為135.2kg、53.6kg和42.7kg,分別比中雜38增產3.0%、12.3%和11.2%,比豫雜35增產2.0%、2.9%和3.1%,在8個參試品種中分居第4、1、1位。2004年參加河南雜交春棉生產試驗,平均畝產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依次為197

適宜種植區域

適宜河南省各棉區種植。

品種來源

GQ1×GQ14。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