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越調又稱鄧州市越調,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戲曲劇種。始於南宋。是中原地區越調戲曲藝術三大流派其中之一。近二百年來演出區域遍及中原,有著廣泛的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豫西越調
- 地點:鄧州市
- 始於:南宋
- 影響:遍及中原
簡介,影響,發展狀況,唱腔劇目,
簡介
豫西越調藝術的代表者有筱金鉤、劉玉枝、羅金章、陳小金、史道玉等老一輩藝術家。其中筱金鉤、劉玉枝、羅金章,1917年在開封北羊市演出時,開封<預言>報署名“一睛”、“妄言”、“愁紅”、“病夫”等作者為其發表訊息和評論,給予很高的評價:“以筱金鉤與梅蘭芳相提並論,未免駭人聽聞。然筱金鉤之花容玉貌,確有酷似梅郎之處,此曾睹二人者所共知也”。
1956年河南省首屆戲曲匯演鄧縣(現為鄧州市)越調劇團做豫西越調及南陽地區代表隊以《白木店》一劇參演,獲一等獎;史道玉、牛德山、李連翠獲演出獎;1961年底豫東越調藝術代表一代宗師申風梅前來鄧州一年時間與史道玉先生切磋技藝,共探<祭燈>一劇。
首任團長為史道玉先生,現任團長王君明(系國家三級演員)。劇團現有演職人員36名,其中國家二級演員兩名,國家三級演員16名(享有高級專業技術職稱2名,中級專業技術職稱16名,初級專業技術職稱13名),在省、地、市戲劇大賽中多次榮獲大獎。
影響
豫西越調在民間有著其它劇種不可替代的影響力,是全國現存唯一的稀有劇種。鄧州市越調劇團是全國現存唯一的傳承豫西越調的專業藝術表演團體。設施陳舊,演員青黃不接,缺乏導演、舞美、音樂、編劇等主創專業技術人員。部分優秀傳統劇目、表演技能及唱腔、音樂瀕臨失傳的危機,亟待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為活躍城鄉民眾文化生活,創作了200多部不同題材的、新穎的現代劇目,新編歷史劇和傳統劇目繼承了豫西越調的藝術風格。代表劇目有《大保國》、《大封王》、《長坂坡》、《白玉娘》、《秦英征西》、《李天保吊銷》、《白奶奶醉酒》、《鎮江知府》、《繡花女傳奇》、《抬花轎》,連台戲有《藏龍舍子》、《張廷秀私訪》,現代戲有《子為媒》、《酷情》、《鐵面天使》、《李家溝的新鮮事》等,在省內外具有廣泛的影響,贏得了觀眾的喜愛。
發展狀況
越調是河南省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它主要流行於河南省的南部、東部,以及湖北省的西北地區、陝西省的東南部分、安徽省西北的一部分、山西省的東南和河北省的南部的部分地區。越調因為它的主要演奏樂器是"象鼻四弦",所以舊時又稱"四股弦"。
越調除戲曲形式外還有曲藝和木偶兩支分支。在1942年時,河南發生大旱,期間許多越調藝人(如張桂蘭)等都曾轉入過地攤說唱,等災荒過後,再重新回到舞台來演唱戲曲。木偶的趙調分支在南陽一帶仍然十分盛行,其中有些民間職業木偶藝人至今仍十分活躍。
越調自誕生地四外流傳時,“音隨地改”,形成了“上路”“下路”“南邊”等地域流派。
上路越調以南陽為中心,又稱豫西越調、南陽越調、大越調,是越調的母調。質樸、婉轉、細膩、典雅而又不失豪放、粗獷、大氣,有秦腔的元素,人們認為這是“南昆北弋東柳西梆”中的”西梆”——秦腔東漸的結果。南陽越調仍保留花腔,有假嗓甩腔,主弦為象鼻四弦,定E調。男演員較多。象鼻四弦音樂明亮而華麗,有勾音、墊指、靠弦等多種指法。四根弦的定弦為:第一、三弦定d2,第二、四弦定a2。
下路越調以許昌、漯河、周口為中心,又稱小越調。唱腔具有火爆、明快、高亢、豪放的特點。常用短桿墜子(經過特殊改造的墜胡)作為主奏樂器,有的劇團定F調。女演員較多。代表人物為大名鼎鼎的張秀卿、申鳳梅、毛愛蓮等等。
南邊越調以襄陽為中心,向十堰等地擴散,與南陽越調比較相似。人們也稱其為“湖北越調”,以區別於流行於河南境內的“河南越調”。
越調的唱腔形式最初為曲牌體,清代中葉以後逐漸變為板臉體。其調式也相應地主要用宮調式,一般只在插曲性質的曲牌調子中偶爾採用其他調式來演奏。越調的唱腔優雅純樸,其板式有諸如慢板、導板、銅器調、贊字、哭腔、流水、飛板、緊打慢唱等,同時具備有慢、中、快、散等多種節拍形式。此外還有吹腔和雜調等形式,例如〔牙牙喲〕、〔娃娃腔〕、〔一串鈴〕、〔小放牛〕、〔點絳唇〕、〔潼關調〕、〔陰風歌〕、〔探親家〕、〔梅花酒〕、〔神童令〕、〔十三哼〕等。
越調所採用的調高一般為1=E或1=F,唱腔則由上下句形式構成,上句一般大都停在調式的主音以外的其他各音上,而下句則一般停於調式的主音上。越調的唱詞一般以七字、十字為主。它的句法結構有起眼落板、起板落板、起眼落眼、起板落眼等多種形式。
唱腔劇目
河南越調音樂由於其歷史悠久,既有較多的曲牌,又有較完整的板腔。唱腔主要為“越調”,有時也兼唱“吹腔”、“崑腔”、“七句半”等。伴奏樂器以四胡(俗名“上天梯”)為主(因而越調也有時被稱“四股弦”),臥笛、月琴為輔,後來逐漸增加了短桿墜胡、悶子、二胡、嗩吶、三弦和琵琶。
越調的傳統劇目分為正裝戲和外裝戲兩種,有四百多出。正裝戲為越調的傳統劇目,其結構嚴整、唱詞深奧,每段唱詞固定,並規定有一定的曲牌和調門,道白時用臥笛伴奏,主要演歷史袍帶戲,多以生、淨為主角,如:《抱火斗》、《文王吃子》、《烏江岸》、《十五宮》等。外裝戲多系活詞連台本,也有許多公案戲。外裝戲以小生、小丑為主角,詞句通俗,多唱少白,生活氣息濃厚,如《李雙喜借糧》、《火焚繡樓》、《哭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