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元代以來,上海縣署、市舶司、館驛及敬業書院等設此。轄區尚存縣左街、縣后街、館驛街、舊校場路、學院路等歷史地名。因毗鄰十六鋪,又兼有城隍廟、豫園之勝,轄區歷來商業繁榮,城隍廟內外攤店、手工業鋪和酒樓茶館星羅棋布,匯集各式小商品和風味小吃。逢年節廟會,商販、藝人云集,是上海民眾進香求神和購物、遊樂之處。同時,此處地痞流氓猖獗,迷信活動盛行,也是藏垢納污之地。解放前夕地域屬邑廟區。解放初屬接管專員第二辦事處;1950年改名為福佑路冬防辦事處;後稱第二派出人員辦事處;1955年分城隍廟、人民路、丹鳳路3個辦事處;1958年合併,稱城隍廟辦事處; 1960年成立城隍廟街道辦事處;1964年改今名。轄區為老城廂腹地。
行政區劃
豫園街道轄光啟、果育、古城、丹馬、泰瑞、會稽、廣福、淮海、四新、長生、侯家、學院、肇方、阜春、同慶、寶帶、方西、太都、露香19個居民委員會,其中露香、長生、阜春、泰瑞4個居委會正在開展動遷工作。截至2012年12月,常住戶口人數101937人,其中男性49540人,女性52397人。
領導班子
曹 炯 街道黨工委書記、人大工委主任主持街道黨工委全面工作。全面負責人大工委工作。
趙先進 街道黨工委副書記、街道辦事處主任主持街道辦事處全面工作。
葉蘭芳 街道黨工委副書記、紀工委書記、綜合黨委書記、社區總工會主席協助書記開展社區黨建工作。負責紀檢監察、綜合黨委和社區總工會工作。分管宣傳統戰、精神文明創建、共青團、婦聯、商會等工作
連軍耀 辦事處副主任、豫園地區管理辦主任 分管市容環境、市政、防汛防台、食品和藥品監督、環保、綠化、衛生等工作。
李海鷹 黨工委副書記分管綜治司法、信訪維穩、消防安全等工作。
王國榮 辦事處副主任 分管民政、就業保障、事務受理中心等工作。
施毓明 辦事處副主任 分管經濟、安全生產、在地統計等工作。
林 捷 辦事處副主任 分管黨政辦公室、自治辦工作。
周桂明 街道人武部部長負責人武部、協調國防動員、民防和防震減災等工作。
周 紅 豫園地區管理辦副主任協助豫園辦主任管理豫園風景區工作
丁 懿 街道人大工委副主任協助人大工委主任負責人大工委工作
科室設定
黃浦區豫園街道黨政辦公室
地址:河南南路288號615室
辦公室主任:程 靜
辦公室副主任:徐建平
主要職能:負責做好會務、文秘、機要、保密、財務、審計、檔案、信息化建設、固定資產管理、後勤、督辦等機關黨務和行政事務工作,統籌落實社區發展工作。負責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聯絡和服務工作。牽頭協調跨部門工作和無責任主體的其它工作。歸口管理人民武裝。
黃浦區豫園街道社區黨建辦公室
地址:河南南路288號502室
辦公室主任:陳一佳
主要職能:負責社區黨的建設,開展區域化黨建、“兩新”組織黨建和居民區黨建工作。負責宣傳(精神文明)、統戰工作(商會),歸口管理紀檢監察、總工會、共青團和婦聯。
黃浦區豫園街道幹部人事辦公室
地址:河南南路288號503室
辦公室主任:徐浩波
辦公室副主任:徐素瓊
主要職能:負責幹部隊伍建設、人事管理和老幹部工作。
黃浦區豫園街道社區管理辦公室
地址:河南南路288號404室
辦公室主任:陳 超
主要職能:負責組織協調和整合各類資源和專業資源共同推進社區管理。對社區中涉及專業管理類、行政執法類事務,如城市建設和管理、市容綠化、環保、民防、愛國衛生等工作,督促、協調職能部門組織實施。
黃浦區豫園街道社區服務辦公室
地址:河南南路288號305室
辦公室主任:許先波
主要職能:負責落實勞動就業、社會保障、醫療保障、低保救助、住房救助和保障、幫困助學、殘疾人幫扶、為老服務、雙擁優撫,公共衛生、計畫生育、紅十字會等社區基本民生保障。
黃浦區豫園街道社區平安辦公室
地址:河南南路301號
辦公室主任:顧明剛
辦公室副主任:劉艷君
主要職能:負責平安建設、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安全生產、社區防災、信訪、司法、穩定、禁毒、反恐、反邪教等工作的綜合協調。配合做好實有人口管理工作。
黃浦區豫園街道社區自治辦公室
地址:河南南路288號401室
辦公室主任:王益青
主要職能:負責指導社區共治、基層自治、居委會建設、業委會指導等工作。負責扶持和培育社會組織。引導民眾團隊健康發展。
黃浦區豫園街道社區發展辦公室
地址:河南南路288號403室
辦公室主任:陳曉穎
主要職能:負責社區教育、文化、體育、科普等社會事業發展工作。負責舊區改造(動拆遷)、落實政府實事、參與社區規劃、服務駐區單位等。
社會經濟
街道辦事處根據商業旅遊區的特點,從社會治安、市容整頓、衛生執法等方面開展綜合治理。1985年開始,街道分別同各里委會及108家工廠、商店簽訂安全防範協定,實行承包責任制,規定了群防群治、安全網路、降低案發率等8項指標。
1987年5月,街道與上海警備區共同創建全市第一支個體勞動者民兵隊伍,參加維護地區社會治安活動。1989年4月,區政府在豫園街道試行“依法治街”。從開展法制教育著手,組織聯合執法隊和市容環境監察隊,實行以法施政。1991年3月,區政府、市司法局在此召開依法治街現場會。1991、1992年刑事案件發案率分別下降14%、22%。1991年春節接待中外遊客75萬人次,未發生刑事案件及重大事故。
至1992年,街道有合作聯社、勞動服務公司、民政福利公司3個經濟組織,有工商、服務等行業29個經濟實體,其中百貨、服裝為大宗行業,交易市場、文化用品營業額較高。街道從業人員875人,經濟年產值為5509.15萬元,上繳稅收177.03萬元,利潤239.3萬元。轄區有市屬和區屬企業212家及外區縣創辦的企業47家,其中名特商店30餘家。福民街小商品市場有集體、個體攤位300餘家。
社會事業
街道組織的市容環境監察隊和清掃隊自1983年起在旅遊區內、外圍的大街小巷實行定時、定人、定段、定製度清掃保潔,對公共廁所、倒糞池、垃圾箱實行定人管理。至1992年底,連續9年被評為市衛生街道,麗水路連續7次被評為市級市容衛生文明街。社區服務,有新的發展。
1982年起,每月15日為“為民服務日”,組織里弄乾部和民兵中的能工巧匠設攤,向居民提供以修理日用品為主的各項公益服務;逢年過節,還對烈屬、特困老人設專項服務。街道積極動員社會力量,多渠道地為300多名殘疾人辦實事,並建立殘疾人關心小組,實行“四定”(定人、定對象、定時間、定服務內容)服務。街道殘疾人協會被評為1991年全國“殘疾人之家”先進集體。為加強對地區青少年的國防教育,在區人民武裝部支持下,
1989年7月創建全區第一所社區少年軍校,吸收高小和國中預備班學生參加,學習列隊操練、消防、救護、射擊等內容,學制一年,已有3屆1110名學員結業。 社區體育活動比較活躍。
自1971年以來,組織老年人開展拳操、氣功等20多項體育活動,還吸引了不少中青年人參加。1992年,街道老年體育協會被評為全國體育先進集體。街道辦事處自1985年以來,每年都被評為區文明單位,1988年以來連續3次獲市文明單位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