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特徵
象鼻蟲體形很小,屬鞘翅目curculionidae屬。雄蟲體形長×寬為3.25mm×1.40mm,雌蟲為2.71mm×
1.19mm。雄蟲鼻子平均長度為0.88mm,雌蟲為1.11mm。雌蟲的個體比雄蟲小,平均長度在2.7~3.2mm之間。雄蟲的眼睛裸露、鼻子較短、體形大些。在野外很容易辨認雄蟲和雌蟲,可根據象鼻蟲身體的大小、鼻子的長短對其性別進行鑑定,且雄蟲鞘翅邊緣有絨毛。
因其喙像大象的長鼻子而得名。這種只吃棉花的昆蟲,最早是在中美洲發現的,19世紀90年代初,它傳到了美國的
布朗斯維爾和
德克薩斯。象鼻蟲以一年70英里(113公里)的速度向外移動。從1922年開始,
落基山脈東部棉區都發現了象鼻蟲,有很大的危害性。
象鼻蟲是比較著名的經濟植物害蟲,不過並不是所有種類,也有些是不會對經濟植物造成
危害。它吃棉花棵的芽和
棉桃,並在棉花上產卵。孵化出來的幼蟲是淺黃色的。幼蟲頭部特別發達,能在植物之莖內或穀物中蛀食。有些種類,甚至在根內穿刺。由於如此,每至風大的時候,作物常從受害部折斷。
在國外,較著名的象鼻蟲害有棉花的棉花象鼻蟲針葉樹的白松象鼻蟲、穀物的谷象鼻蟲。在國內,除谷象、
米象之外,較重要的象鼻蟲類害蟲,有為害香蕉的
香蕉假莖象鼻蟲、球象鼻蟲,為害甘蔗的蟻象及為害竹筍的台灣大象鼻等。 資深的蕉農,對這種
害蟲,可能記憶猶新;此蟲曾在台灣中部地區的蕉園內猖獗過,曾經台灣當局在台中收購的象鼻蟲數量兩千七百多公斤來看,不難窺知其為害之烈。
生活習性
象鼻蟲只以雄花粉為食,而幼蟲則以腐爛的花為食並逐漸變為成蟲。在油棕雄花期間,象鼻蟲在快要
枯萎的小花細絲管內產卵,其幼蟲以腐爛的花為食,從卵到成蟲大約需要7~14天,正好是在雄花花期內。象
鼻蟲的平均壽命為15~17天,一個雌蟲平均繁殖12個後代。
象鼻蟲的雌蟲在產卵前,往往會以吻端之囗器在植物之組織上鑽一管狀洞穴或橫裂,然後再把卵產於組織內,有部份種類能以
孤雌生殖方式絮衍後代。它的整個壽命只有三個星期,但成蟲只需活幾個星期就可以不斷地產下4代甚至更多的後代。但在秋天只有百分之九十五的成活率。
對這類
甲蟲可感興趣?它們不會咬人,成蟲擁有假死的習性,並且一些大型的種類還挺好玩的呢。
松象蟲在
小興安嶺林區,兩年一代。以成蟲及幼蟲兩蟲態越冬。5月中下旬,越冬成蟲開始活功,集中於
落葉松更新地上取食並交尾,危害2年生以上的幼樹。6月中旬以後,成蟲自更新地向採伐跡地擴散,到伐根下去產卵。6月下旬以後新孵化的幼蟲陸續出現,在伐根的皮層或皮層與邊材之間作隧道活功取食。到9月末,大部分幼蟲已經老熟,在
皮層,皮層與邊材間或全部在邊材以內作橢圓形蛹室休眠。少數孵化較晚的幼蟲,越冬時尚未老熟,翌春需再取食一段時間,才作蛹室休眠。上年秋末已經老熟的休眠幼蟲,經越冬階段後,於7、8兩月化蛹,7月末以後開始羽化為成蟲。大部分新成蟲潛伏蛹室中約半月後,即自伐根爬出土面來,找尋幼材取食為害。當年不交尾產卵。9月底後,在
落葉松幼樹根際的枯枝落葉叢中越冬;少數羽化較晚的成蟲,並不出土,在蛹室內越冬。自卵孵化而至羽化成蟲,成蟲再產卵,歷時二周年。
常見種類
球莖象鼻蟲 - Cosompolibs sordiclus
蟻象 - Cylas formicarius
台灣大象鼻蟲 - Rhynchoph oruslongimaous
筍蛄 - 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
卷葉象鼻蟲(搖籃蟲) - Paratrachelophorus longicornis
天敵
根據昆蟲學家
法布爾的觀察
研究,象鼻蟲的天敵只有節高蜂和其近親瘤節高蜂而已,至於螞蟻和蜘蛛,嚴格來說不能算是其天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