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墩遺址位於江蘇省常州市新北區春江鎮杏村南側的象墩上自然村,為一高出地面五米左右的土台,整體呈三級階梯上升,頂部為一開闊的平台。2012年6月25日發現,隨後常州市考古研究所對其進行了勘探和試掘,發現該遺址主體為良渚文化時期大型高台墓地,包含了良渚文化中期,晚期;兼有馬橋文化和湖熟文化特點的商周文化以及春秋吳文化地層,其中部分遺物帶有廣富林文化特點,是太湖西北部地區又一重要的史前至商周時期遺址,也是廣富林文化在太湖西北地區的唯一發現。2013年4月,被公布為常州市第六批文物保護單位。2015年至2016年,為配合新龍國家森林公園建設,常州市考古研究所在象墩遺址南側的四堡村、小劉橋、漢墩等地點發現良渚文化遺存以及商周至六朝時期古井,進一步明確了象墩遺址的分布範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象墩遺址
- 外文名:Xiang Dun Site
- 良渚文化: 祭壇 高台墓地 遺址
- 廣富林文化:側扁鼎足 夾砂陶器
- 商周時期:湖熟文化 馬橋文化
- 六朝時期:古井群
地理位置,遺址結構,歷史沿革,主要景觀,出土文物,
地理位置
象墩遺址與高城墩、寺墩等重要良渚文化遺址距離非常近,都位於太湖以北的長江南岸,與高城墩遺址相距6.5公里,與寺墩遺址相距13公里。象墩遺址的年代與高城墩遺址的年代相當,早於寺墩遺址良渚文化的年代。高城墩遺址主要為良渚文化高台墓地,而象墩遺址則是良渚文化聚落遺址,二者之間的相應關係有待於進一步考古發掘和研究。象墩遺址與寺墩遺址之間是否存在一定的傳承關係,也需要下一步考古工作的論證。
遺址結構
象墩遺址位於江蘇省常州市春江鎮杏村南100米,是長江下游地區新發現的一處重要良渚文化遺址。遺址地處太湖西北平原北部,北距長江7公里,東南距太湖46公里,西南距滆湖30公里。遺址所在區域屬太湖西北平原,地勢平坦,周邊平均海拔5.3米,象墩遺址在其附近區域地勢最高,海拔9.9米。遺址範圍約55000平方米,中心為一圓形大土墩,稱作象墩,占地面積約4000平方米,經三級台地過渡到平地。幾十年來的建設給遺址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尤其是近年來開挖的溝渠和魚塘,使遺址部分消失,但總體保存情況相對完整。2012年6月,常州市考古研究所在配合新龍國家森林公園建設時發現該遺址。
調查還顯示,在象墩遺址周邊一帶存在著多個以墩命名的地點,不僅有寺墩、高城墩這兩處重要良渚文化遺址,還有大墩、黃城墩、綠城墩等不晚於明清時期的遺存。這些稱作墩的地點,除高城墩遺址因早年取土破壞較嚴重,不清楚外圍是否有河道外,包括寺墩遺址在內的其他地點都是中心為高地,外圍有一周或數周河道。這種形制與春秋淹城遺址非常相像,它們之間應存在著一脈相承的關係,可能代表了江南地區獨有的聚落形態。
歷史沿革
象墩遺址從良渚文化早中期延續利用至春秋時期,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周時期的遺物含有湖熟文化和馬橋文化因素,而象墩遺址位於這兩種文化分布的交叉地帶,這批遺物的發現對於這一時期寧鎮地區與太湖流域文化交流的研究也提供了實物資料。
象墩遺址的發現為研究良渚文化時期以寺墩和高城墩為中心的太湖西北地區遺址分布具有重要意義,為良渚文化的發展和消亡研究以及商周時期這一地區的文化面貌,吳文化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實物材料。
2016年4月,常州市考古研究所在位於遺址南側的新龍生態林二期範圍內,又發現了更大範圍的四堡村、漢墩、大劉橋三片遺址,分布有良渚文化及商周時期遺存和遺物,是象墩遺址的一部分。
從7月份開始,考古工作人員對這三片區域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在大劉橋發掘點,工作人員發現了一處長80米、寬8米、形制規整的良渚文化大型灰溝,人類加工痕跡明顯。經過五個月的考古挖掘,工作人員從三片區域中出土近三百件遺物,涵蓋玉器、石器、銅器、瓷器、木器、建築構件等多個門類。
主要景觀
遺址外圍有一周環壕。環壕大體呈方形,寬8—15米,水面最寬處40米,深2—4米。遺址東距常州古河道老澡港河200米,環壕與老澡港河相通。由於未經發掘,該環壕與遺址之間的關係尚不明確。
本次試掘共清理灰坑11個、灶台遺蹟1個、柱洞遺蹟3組、燒結面2處。清理的11個灰坑中,除H1和H11外,其他灰坑的填土純淨,沒有發現任何包含物。H1和H11均為新石器時代晚期至春秋時期遺蹟,H1位於遺址中心土台,H11位於中心土台正南已乾涸的池塘中。出土的遺物包括石箭鏃、石錛、青銅箭鏃及大量印紋硬陶和原始瓷器,其中鼎足和印紋陶具有馬橋文化和湖熟文化特徵。探溝中共發現柱洞28個,柱洞直徑約為35—75厘米,深約30—65厘米,柱洞壁面較為堅硬,填土較為疏鬆,填土內包含大量炭化植物,一些柱洞內發現有碎陶片。從地層所包含的遺物判斷,3組柱洞均屬於良渚文化早中期遺存。地層和柱洞中包含有大量炭化植物,可辨物種有竹、蘆葦等,柱洞內所填植物痕跡明顯,與浙江餘杭廟前遺址、江蘇崑山少卿山遺址相似。
出土文物
探溝中還發現良渚文化時期的紅燒土灶台一座,灶台整體呈斜長方形,東西長186厘米,南北寬65厘米,高15厘米。由東西兩個近似圓形的灶塘組成,灶塘中心有灶坑。東灶坑以一夾砂紅陶罐為壁,西灶坑底部與坑壁均為堅硬的燒結面。灶台中出土有一些零星的碎陶片,包括黑皮磨光陶和夾砂紅陶,器形大多無法辨識。其中一塊夾砂紅陶魚鰭形鼎足,與高城墩出土的鼎足相似,屬良渚文化早中期類型。從地層和出土器物綜合判斷,該灶台屬良渚文化早中期遺蹟。
探溝中發現用火遺蹟2處,兩處遺蹟南北相距6米。北側用火遺蹟周邊為燒結地面,呈磚紅色,在探溝內長360厘米,寬200厘米,質地堅硬,用火遺蹟為圓形黑色灰炭堆積,直徑120厘米。由於沒有大面積發掘,尚不能全面了解該燒結面全貌。南側用火遺蹟距離北側燒結面2.8米,為一處圓形黑色草木灰遺蹟,周圍未見燒結面。
在良渚文化地層上部,探溝南北側可見兩個相對獨立的小土台,其中北台一次築成,南台分四層堆築,最後兩個土台被一次性填平,連為一體。浙江桐鄉普安橋遺址中曾發現類似情形,該遺址中的小土台為祭台,象墩遺址發現的這兩小型土台性質尚不明,有待於下一步考古工作。
灶台、多層柱洞、用火遺蹟及土台的發現,說明象墩遺址早期主要為一處良渚文化聚落遺址,後期隨著土台的修築和不斷加高,可能已演變為具有祭祀功能的祭台遺址,而已成型的良渚文化時期灶台在江蘇還是首次發現。象墩遺址為長江下游地區的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長江南岸的江陰至丹陽一帶,鮮有良渚文化遺址的發現,位於江陰與常州交界的高城墩遺址曾一度被認為是良渚文化遺址分布的最北端。隨著象墩遺址性質的確定,以及位於江北的興化市蔣莊遺址大量良渚文化玉器的出土,說明長江絕不是阻擋良渚文化向北傳播的天塹。良渚文化時期的先民不僅在長江以南建立起高度文明的聚落,也在長江北岸播下了光明的種子,並將這種發達文化的基因傳播至更遙遠的新沂花廳遺址。
2016年11月26日江蘇省考古研究所、常州新北區政府、常州市文物局組織專家對寺墩遺址群考古調查暨象墩遺址考古發掘成果進行了論證。江蘇省文物局局長劉謹勝、常州市委宣傳部長徐光輝等相關領導、建設單位負責人等參加了會議。
2016年,因新龍生態林二期工程建設,受江蘇省文物局委託,常州市考古研究所對工程占地範圍進行了考古調查和勘探,同時對亟待保護的區域進行了小規模搶救性考古發掘。確認了新龍生態林二期項目範圍西北區域分布有密集的古代文化遺存,文化內涵以良渚文化及商周時期為主,延續至歷史時期。在寺墩遺址原有的祭台、高等級墓葬及過去確認的二重環壕的基礎上,發現了第三重環壕及城牆。對象墩遺址的四堡村、漢墩、大劉橋的發掘,證明了象墩是一處分布範圍大、時代延續長、以良渚文化為主要內涵的重要遺址。尤其是大劉橋發掘點大型灰溝內出土了良渚文化的槽形足配假耳、器身飾水波紋的釜形鼎,豐富了良渚文化北方類型的特徵。
與會專家對象墩遺址群位於新龍生態林二期項目範圍的考古現場進行了實地踏勘,觀摩了部分出土文物,聽取了常州龍城生態建設有限公司、常州市考古所、常州市園林設計有限公司關於建設、考古和遺址保護規劃的匯報。
專家認為,象墩遺址群中的良渚文化遺存,是太湖西北部寺墩遺址群的組成部分,象墩遺址群的發掘和研究要放在整個良渚文化中考慮。以寺墩遺址為中心的良渚文化聚落群對中國最早文明社會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新龍生態林內的四堡村、漢墩、大劉橋等遺址是象墩遺址群的有機組成部分,不僅有重要的良渚文化遺存,歷史時期的文化內涵也很豐富,是常州文化發展的歷史年表,在蘇南地區考古發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
專家建議,應對象墩遺址群制定切實可行的考古工作計畫,更全面地了解遺址群的年代、範圍、性質、文化內涵,為保護和利用提供基礎資料。同時,為保護遺址群的完整性,建議調整和完善規劃,將象墩遺址本體納入新龍生態林規劃範圍。
劉謹勝在總結中指出,要先做好基礎性考古工作,考慮到遺址公園建設的長期性和象墩遺址群的複雜性,可以邊發掘、邊研究、邊保護、邊展示。應以考古發現為依據,保持遺址群的原生態,與生態林建設有機結合,將遺址建設成為特色的遺址公園。
2017年11月,象墩遺址遺址保護規劃(2017-2020)正式納入規劃工作,將對象墩遺址進行整體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