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縣文廟大成殿

豐縣文廟大成殿

豐縣文廟始建於明嘉靖39年(1560年),位於徐州市豐縣鳳城鎮勝利居委會解放西路7-9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豐縣文廟大成殿
  • 類別:古建築
文物歷史,保護措施,

文物歷史

文廟占地10餘畝,建有大成殿、東西廂房、戟門、欞星門、鯤化壁、洋池、名宦鄉賢二祠、明倫堂、尊經閣、祭品庫、儒學東西二門、修德齋、修道齋、啟聖祠、魁星閣、敬一亭、衙舍等近百間建築設施。豐縣文廟歷經450年的戰火創傷,廟內建築受到不同程度損壞,規模也有所變化。根據明隆慶版《豐縣誌》、清光緒版《豐縣誌》記載,明代曾維修7次,平均間隔39年;清代維修6次,平均間隔44.5年。比較重要的是萬曆三十八(1610年),知縣孔道源重新修建文廟。但明末戰火,致使宮牆損壞嚴重。清順治年間再次修建,增建了欞星門、戟門、文曲池、儒門、魁星樓等,“文曲池前人辭月”,使這裡成為縣內著名的八景之一,到解放初期,文廟除大成殿外,其他建築物均遭嚴重破壞。大成殿坐北面南,面闊五間19米,進深九檁12.2米,檐高5.6米,歇山頂,黃色琉璃瓦屋面。抬梁式木構架,24根金柱,蓮花瓣石柱礎,外檐用斗栱,殿前有大型月台,台階間嵌雙龍戲珠石雕。

保護措施

1962年、1983年,豐縣人民政府先後兩次重修。不但修復了文廟大成殿,還重修了欞星門、東西殿廊。1983年,文廟改為豐縣博物館,大成殿內陳列歷代文物供遊人觀賞。儘管如此,目前的文廟與始建規模和清代時的文廟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現在的文廟大成殿、明倫堂等建築殘缺嚴重,房後漏雨,檐頭破損,已直接影響斗拱壽命。殿內金柱出現蟲蛀,門窗嚴重變形,牆壁、彩繪脫落,金階斷裂,石鼓下沉,金柱隨時有傾斜之危。2006年公布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