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群分3組, 山門為石拱券成,前後貫通,面闊3間,有前檐立柱。西為豐施侯廟,兩組建築之後碧霞宮, 中組為后土殿,現己成廢墟,其布局尚清晰。今立有龜首蟠螭碑兩通,殘倒碑4通, 為元明清遺物。
豐施侯廟位於馬山鄉駐地西2公里處的馬山頂,豐施侯廟創建於元延祐元年(1314年),保存至今的建築遺蹟多為明代重修。豐施侯廟位於長120米、寬300米的範圍內。...
馬山上懸崖百丈,古樹參天,森林茂密,景色秀麗,有建於春秋、唐、宋、元、明、清等時期的古建築,豐施侯廟、玉皇殿、碧霞元君祠、后土殿、馬山聖母影堂等及大量的...
旅遊資源豐富,馬山海拔512.3米,與五嶽獨尊泰山、魯中仙境五峰山並稱姊妹三山,山上有世界基尼斯之最“毛主席萬歲”植物標語、森林公園、馬山神豐施候廟等“五泉、...
加之馬山“豐施候廟”、“五泉十洞”、“四十八景”引來無數遊客流連忘返。早於秦長城490餘年的齊長城環繞在馬山群山之上,長達30多公里,是在齊長城過鎮裡程...
加之馬山“豐施候廟”、“五泉十洞”、“四十八景”引來無數遊客流連忘返。早於秦長城490餘年的齊長城環繞在馬山群山之上,長達30多公里,是在齊長城過鎮裡程...
馬山上懸崖百丈,古樹參天,森林茂密,景色秀麗,有建於春秋、唐、宋、元、明、清等時期的古建築,豐施侯廟、玉皇殿、碧霞元君祠、后土殿、馬山聖母影堂等及大量的...
全真道輿民間信仰之間的互動——以濟南長清馬山隔馬豐施侯廟為個案的研究 /趙衛東明代全真教的宗系分化與派字譜的形成 /張廣保明清時期西北地區全真道主要宗派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