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子愷家家扶得醉人歸圖

豐子愷家家扶得醉人歸圖

《豐子愷家家扶得醉人歸圖》是豐子愷創作於現代的一幅中國古畫,作品為紙本設色,縱36厘米,橫29厘米,現藏上海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豐子愷家家扶得醉人歸圖
  • 作者:豐子愷
  • 類別:中國古畫
  • 年代:現代
作品介紹,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介紹

此畫通過對一去一來的兩對人物情態的描寫,揭示了“家家扶得醉人歸”的主題。畫中人物、景致都與現實生活極為貼切,描繪直白簡括、雋永流暢,簡筆勾勒,淺淡塗染,造境不求奇特古怪,卻於平實中充滿諧趣與深意。儘管運筆疾如飄風,但筆筆穩重沉著,象箭頭釘入堅石一般。這大概得益於畫家在木刻和書法上的功底。
畫面上的兩對人物:一對妻攙夫,迎面走來;一對相扶,走向屋舍。前者,男人一手臂搭在妻子肩上,一手下垂,步伐蹣跚,神態迷離,而妻子身姿微俯,正精心地攙扶著;男人看上去酒意正酣、興致尤濃;妻子看著丈夫憨笑的神情,心裡的美意漾在臉上,二者無比親密的樣子,顯示著一番美好。遠處的二人,雖不見神態,卻可從其醉悠悠的背影里想到此幸福的滿足感。純厚的酒香伴著和煦的春風飄散出去,搖曳的楊柳、歡暢的小燕,都與他們一同陶醉在這“春暖花開”氛圍中。畫面通幅貫穿著一個“醉”字,又以春天為背景,喻示著新生命的融融生機和新社會的溫暖。以“醉”意入手,但“醉翁之意不在酒”,通過對“醉”意的精心營造,從更高的精神層面上反襯出老百姓那無憂無慮的生活,歌頌了新中國給人民帶來的新面貌、新氣象,可謂語義雙關。

作品賞析

極其家常的描述,再普通不過的取材,這些場景曾從我們身邊掠過,我們也曾注意過,可轉眼就忘記了;有些想法我們也曾產生過,可一會就丟開,不再去揣摩了。而豐子愷先生卻善於抓住瞬間的感覺,經過藝術的提煉與深化,把它永遠保留在畫幅上,讓觀者在平淡中帶來點點觸動,絲絲體味,感受生活中那樸拙的樂趣。作者曾言,創作時要追求“小中能見大,弦外有餘音”的意境,此時畫中的“餘音”已經超越了神似和形似的鑑賞,達到畫家與觀者之間相與會心的共鳴了。

作者簡介

豐子愷(1898—1975),漫畫家、作家、翻譯家、美術教育家。原名豐潤,又名豐仁,為浙江崇德(現屬桐鄉)人。1914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從李叔同學習音樂、繪畫。1921年東渡日本,學西洋畫。曾任上海中國畫院院長、中國美協上海分會主席、上海對外文化協會副會長、上海市文聯副主席等。其代表作有《遊春人在畫中行》、《兒童不知春》、《問草何故綠》、《生機》、《人散後》、《一鉤新月天如水》、《東洋與西洋》、《一肩擔盡古今愁》等,主要收錄在《子愷畫全集》中。其文學著作有《緣緣堂隨筆》、《緣緣堂再筆》、《緣緣堂續筆》等。出版有《豐子愷文集》(7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