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豐城諶母醫藥療法
- 主題詞:傳統醫藥,諶母醫藥療法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醫藥
- 國家:中國
- 起源時間:晉時
- 認證時間:2010年
- 認證批次:第三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江西省宜春市豐城市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主要價值,
簡介
豐城青雲寺“諶母醫藥療法”相傳由晉時諶母首創,對治療風濕神經痛和緩解肢麻等病症療效顯著。這一民間療法,現由豐城青雲寺劉春蘭居士,結合穴位刮痧法與經絡拍打法,得以發揚光大。“諶母醫藥療法”即“諶母藥籤方與傳統中醫刮痧療法”,是宗教與科學的完美結合。這一民間療法,其影響涉及豐城內外和海峽兩岸。台灣玉清宮亦存有該驗方。台灣高雄文殊講堂與豐城青雲寺一直有文化交流,屬兩岸文化認同的一個項目。
歷史淵源
豐城諶母醫藥療法源於豐城市羅山諶母行宮,成規模於歐石岩青雲寺。豐城市及其周邊的崇仁、樂安、新乾、樟樹、高安、新建、南昌、進賢和臨川等縣市的善男信女均會前往青雲寺進行法事活動,祈求諶母元君藥籤庇佑,消災解難。青雲寺位於豐城市羅山南部歐石岩西側,海拔580米。羅山,其巔有池,原名池山,史載東晉道士羅文通學道於此,更名羅山。歐石岩,石如龍首,泉懸滴出舌間,有一天然岩洞,深三丈六,寬三丈,高丈八,呈圓形,地面平坦,可容百人,因北宋文學家歐陽修治學於此,並在洞中整理過諶母藥方的文字資料,故名歐石岩。其後又有多方名士在此洞打坐,將文字資料分解成“藥籤”,求與諶母心靈感應,故民間又稱該洞為“仙人洞”。
晉時,豐城池山鄉民感恩諶母元君庇佑,立廟以祀,廟聯曰:“元君度真君,傳寶劍,斬孽龍,次此西江除災害;閩省遷豫省,慈黎民,保赤子,亦同南海布恩波。”據傳,羅山諶母當年為池山風大而建不起自己的行宮,向王母借來定風石才得以建好諶母殿。自許真君得道法和藥方後,諶母藥籤方與刮痧療法一直在諶母行宮傳衍下來。至宋時,鄉民又建青雲寺,在諶母殿後加蓋觀音殿,寺聯曰:“岩裏白雲岩外月,寺上青石寺下泉。”自歐陽修在此將諶母藥方整理成文字資料後,青雲寺合道教、佛教、儒教於一體。明、清兩朝,先後有道士、僧人、秀才等名流陸續前往歐石岩和青雲寺弘法傳教。中華民國二十年(1931年),在豐城海拔984米的千歲丘山上避暑的德國、英國、加拿大等國的傳教士,亦來此傳教,教唱宗教聖歌。當代,有劉春蘭居士在青雲寺住家弘法,將“諶母醫藥療法”發揚光大,其文化空間拓展迅速。
諶母是晉時閩地國王之女,因定國安邦來到池山。功成後,於此地鑽研道家經典,夢遊王母娘娘學道,得道法和妙藥,始創驗方和刮痧法,為本地鄉民治病,後將道法和妙藥傳授於許真君,經北宋歐陽修,明、清時期秀才和青雲寺住持完善成藥籤和口訣,至今由劉春蘭居士結合傳統穴位刮痧及經絡拍打,傳承於世。
基本內容
主要由患者訴述,通過望、聞、問、切進行診斷;拔火罐、針灸。
“諶母藥籤”由生地、白芷等三十一味藥和米酒浸泡兩個月,添加青雲寺藥籤所述藥引,患者早晚加蜂蜜一小杯服用,治風濕神經痛;歐石岩股份果業藥材廠所采羅山“仙茅”,系諶母所種,以根莖入藥,主治腰腳冷痛;刮痧、拍打、火罐等青雲寺療法,相傳系諶母所傳,對緩解肢麻療效顯著。
主要價值
諶母醫藥療法即“諶母藥籤方與傳統中醫刮痧療法”,是宗教與科學的完美結合。其主要價值在於以舒筋活血通經絡的理論和方法治療病痛和肢麻,而穴位的刮痧和經絡的拍打在於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使人體能夠更好更快地吸收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