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城市2011年政府工作報告

《豐城市2011年政府工作報告》是豐城市政府2011年發布的一份報告。

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也是市縣鄉班子換屆之年,更是全市各級班子承前啟後、繼往開來極不平凡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宜春市委、市政府和豐城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全市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擔當領頭羊,領先中西部,百強再進位”的戰略目標,正確處理換屆與發展的關係,正確處理傳承與創新的關係,正確處理緊中求進與緊中求穩的關係,保持了發展思路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保持了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勢頭,廣大幹部民眾保持了良好的精神狀態,實現了“十二五”的良好開局。全市生產總值完成288億元,增長19.5%;財政總收入33.98億元,增長23.3%,其中地方收入完成22.13億元,增長23.9%,總收入和地方收入均列全省縣市第二位;曲江、尚莊、河洲、洛市、劍光、泉港6個鄉鎮(街道)財政收入超億元,其中曲江、尚莊、河洲超兩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10億元,增長2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102.6億元,增長25.6%;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達到22136元,增長20.2%%。市六屆人大五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全面完成,為“十二五”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一年來,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堅持工業主導型、投資拉動型和結構轉型的發展路徑,在拓展產業平台上實現新的突破
以產業轉型為核心,以產業園區為平台,以企業家、科技專家和金融資本運作行家為依託,促進產業類型由傳統性製造業向高新技術產業轉型、產業屬性由資源型產業向城市經濟產業轉型、產業性質由產業節點向產業鏈轉型、產業結構由一元主導結構向多元主導結構轉型。一是鞏固提升現有產業基地。工業園區被省政府批准為全省第一個縣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拉通了總投資1億元的豐源四路;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基地啟動總面積11平方公里的三期規劃;中國生態硒谷榮獲第一批國家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稱號;總部經濟基地完成基礎設施投資3.3億元。二是搶抓時機拓展發展空間。我們傳承和發揚搶政策、搶機遇、搶空間的“三搶”精神,採取集中資金、集中力量、集中時間的“三集中”辦法,充分依靠民眾、依靠政策、依靠幹部,年度內征地近3萬畝,為未來發展贏得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其中,商貿物流園區征地11000畝,工業園區征地4300畝,資源循環利用產業基地征地6000畝,龍津洲新區征地6000畝。三是啟動建設商貿物流園區。在豐洛鐵路以東規劃建設總面積達15平方公里的商貿物流產業園區,已編制控制性詳規,有5個商貿物流項目簽約落地。四是啟動建設中國養生硒谷富硒溫泉現代服務業基地。引進江西新中美公司投資20億元,開發建設總面積萬元。
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擴大投入的主要載體,作為做大總量的主要途徑,著力推進一批重大項目,實施一批基礎設施項目。一是園區項目集中開工。1253.5億元。全年新開工項目40個,契約資金70.9億元。二是重大項目有突破性進展。總投資6.3億元的城西防洪大堤工程12月2日正式開工,年內完成工程投資2200萬元;總投資7.3億元的豐厚一級公路完成前期工作;總投資40億元的龍頭山航電樞紐項目已經省政府同意核准;總投資80億元的豐電三期項目初步達成投資框架協定。三是竣工投產項目增多。日產5000噸的南方水泥熟料項目、年處理2萬噸的格林美電子廢棄物回收與循環利用項目、年產1.6萬噸的金環銅業項目等17個項目相繼投產,其中81.87億元,三期部分路網、玉龍河濕地公園後期工程、豐水湖公園二期、心廣堂等項目完成主體工程。城市建成區面積達到41.6平方公里,城鎮化率達到46.7%(三)堅持鞏固“三農”工作的基礎地位,努力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
在工業化和城鎮化過程中同步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一是糧食生產突破20億斤,比上年增加近2億斤,成為全省第二個糧食總產超20億斤的縣市,受到國務院表彰。二是富硒產業實現新突破。富硒產業的規模化、品牌化和標準化建設取得明顯成效。泉硒牌富硒產品集體商標獲得國家工商總局受理,可使用“TM”商標。富硒產業產值達10.47億元,同比增長20.3%,輻射帶動農民增收2.2億元。三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農田水利項目超歷史,重點實施50個水利項目建設,總投資5.7億元;在12月份召開的全國水利工作座談會上,豐城作為基層單位作經驗介紹。全面啟動豐撫線、豐樂線和豐高線大中修,完成新梅一級公路中修,完成農村公路建設383.8公里。四是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完成210個新農村試點村建設,共改水、改廁9021公里,硬化巷道128公里,修建排水溝13000米,普及沼氣池2100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