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特徵
豌豆霜霉病病原為豌豆霜黴菌(學名:
Peronospora pisi F. Sydow in Gaumann)和蠶豆霜黴菌(學名:
Peronospora viciae de Bary),均屬
鞭毛菌亞門真菌。孢囊梗3~4根叢生,高237~760微米,主軸粗4~12微米,叉狀分枝4~9次,頂枝直或微彎,大小(4~21)微米×(1.4~2.5)微米。
孢子囊橢圓形,淺黃褐色,大小(15~29)微米×(13~24)微米。卵孢子黃褐色,表面具齒狀凸起,齒間網狀,球形,大小25.2~42微米。
註:英國文獻認定兩菌為同物異名。
為害症狀
豌豆霜霉病可為害豌豆的葉片和豆莢。葉片發病,最初在葉面上發生褪色不規則病斑,無明顯邊緣,逐漸變成紫色,最後形成黑色病斑,背面生白色至淡藍色的霉狀物。系統感染的病株,頂部畸形,葉小,黃化。病莢產生不定形的黃褐色病斑,無明顯邊緣,莢內有白色氈狀增生物,發病種子癟小,有褐色斑。
侵染循環
病菌以卵孢子在病殘體上或種子上越冬。翌年條件適宜時產生遊動孢子,從子葉下的胚莖侵入,菌絲隨生長點向上蔓延,進入芽或真葉,形成系統侵染後產生大量孢子囊及孢子,借風雨傳播蔓延,進行再侵染,經多次再侵染形成該病流行。
流行規律
溫濕度、雨水和生育期是影響豌豆霜霉病發生的主要因素,一般雨季氣溫20~24℃發病重。如在中國西藏,大部分農區6月份之前雨季尚未來臨,氣候乾燥,豌豆生長處於苗期,田間通風透光好,豌豆霜霉病一般不發生為害,7~8月份正值雨季,雨水多,加上豌豆已經封壟,株間郁蔽,濕度大,有利於豌豆霜霉病的發生為害。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選用抗病品種,從無病地留種。
清除田園,病殘體集中燒毀,及時耕翻土地。
按配方施肥,合理密植。
化學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