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白絹病

豌豆白絹病

豌豆白絹病是由齊整小核菌引起的、發生在豌豆的病害,主要為害莖基、枝條、葉、果和根部。發病初期葉片黃化萎蔫。病株莖基和土壤表面有大量圓形白色具短絨的菌核,逐漸變成平滑,堅硬,淡黃色到黑褐色,酷似芥菜種子。

豌豆白絹病常分布在雨季高溫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土壤高濕有利於發病,乾旱後多雨病害易於流行;病菌好氣性強,因此,通氣好的輕質土壤病害重。有研究資料顯示,豌豆已出現了有價值的遺傳變異。

豌豆白絹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避開病田進行種植;用有重型圓盤犁刀的鏵式犁耕深20厘米以上;及時防除雜草;在不影響豌豆生長和產量的前提下,增施銨態氮肥;在豌豆苗期和定植時,施用五氯硝基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豌豆白絹病
  • 病原:齊整小核菌
  • 為害作物:豌豆
  • 為害部位:莖基、枝條、葉、果和根部
病原特徵,為害症狀,分布範圍,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

病原特徵

豌豆白絹病病原為齊整小核菌(學名:Sclerotium rolfsii Sacc.),屬半知菌亞門真菌。菌絲體白色透明,較纖細,老菌絲粗為2~8微米,分枝不成直角,具隔膜。在PDA上菌絲體白色茂盛,呈輻射狀擴展。菌核外觀初呈乳白色,略帶黃色,後為茶褐色或棕褐色,球形至卵圓形,大小1~2毫米,表面光滑具光澤。菌核表層由三層細胞組成,外層棕褐色,表皮層下為假薄壁組織,中心部位為疏絲組織,後兩組織都無色,肉眼看去呈白色。有性態為羅氏阿太菌(學名:Athelia rolfsii (Cruiz) Tu. & Kimbrough.),屬擔子菌亞門真菌。
豌豆白絹病
1.小菌核2菌核剖面放大
傅俊范等研究表明菌絲生長最適溫度為30℃,最適pH為5.0,菌核最適產生溫度為25℃。該菌在PDA培養基生長最好,全黑暗條件下對菌絲生長有促進作用,但對菌核產生有抑制作用。病菌在多種營養物上都能進行營養生長,但只能在半乳糖或蔗糖作為唯一碳源和尿素或賴氨酸作為唯一氮源的培養基上產生菌核。在麥芽培養基上低濃度鉻離子提高菌絲生長速度,高濃度鉻離子抑制菌絲生長。隨著培養基中鉻離子濃度提高(0.01~0.1毫克/毫升),菌絲和菌核的形態發生明顯變化,菌絲中總蛋白質含量減少,抗氧化酶含量增加。該病原可以為害多種寄生植物,包括蘋果、梨、桃、葡萄、楊、柳、酸棗、花生、豆類、野苜宿等。

為害症狀

豌豆白絹病主要為害豌豆的莖基、枝條、葉、果和根部。該病的典型症狀是發病初期葉片黃化萎蔫。易和某些真菌(學名:Fusarium spp.,學名:Verticillium spp.),細菌(學名:Erwinia spp.,學名:Pseudomonas spp.)引起的豌豆枯萎病混淆。豌豆染病一般只是一,二根匍匐枝病死。病株莖基和土壤表面有大量圓形白色具短絨的菌核,逐漸變成平滑,堅硬,淡黃色到黑褐色,酷似芥菜種子。

分布範圍

豌豆白絹病常分布在雨季高溫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如美國南部、中美洲、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亞、印度、中國、加勒比海地區以及地中海周圍的國家等。

侵染循環

病菌能在腐爛的植殘體上旺盛生長,產生足以使寄主細胞死亡的代謝產物。病部表面生白色絹絲狀菌絲體及圓形小菌核,再向四周擴散。田間病原主要通過雨水、灌溉水、肥料及農事操作等傳播蔓延。

流行規律

該病在冬季日平均氣溫低於零度的地區少見。土壤高濕有利於發病,因此,多雨時發病重。乾旱後多雨病害易於流行。石灰質土壤pH高,不易發病。酸性土壤適宜菌絲生長和菌核萌發。病菌好氣性強,因此,通氣好的輕質土壤病害重,深埋菌核能降低其萌發率。衰老組織能產生揮發性的物質,如醇,醛等,它們能刺激菌核萌發,誘發病害的流行。此外,有研究資料顯示,豌豆已出現了有價值的遺傳變異。

防治方法

  • 選擇地塊:避開病田可將病害減輕到最低水平。
  • 整地:用有重型圓盤犁刀的鏵式犁耕深20厘米以上,能有效地減少菌核和病殘體。尤其在種植前進行,將更有效。在生長季節中耕時,切不要把深埋的病殘體帶回表土層。
  • 雜草防治:休閒田和種植田裡的雜草可增加田間的菌量,提高發病率,故有必要防除雜草。特別是使用有選擇性的除草劑,防病效果更好。
  • 施肥:在不影響豌豆生長和產量的前提下,增施銨態氮肥,如尿素硝酸銨碳酸氫銨,可減輕病害。
  • 定植後用藥:在豌豆苗期和定植時,施用五氯硝基苯能防治豌豆白絹病。藥劑要施在1~6厘米的土層內。如果和沒施藥的土壤混合,在有病殘體存在時,即使施在植株附近,都能降低防治效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