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基本信息,為害症狀,形態特徵,傳播途徑,發病條件,防治方法,
基本信息
病原中文名:豌豆白粉菌
病原拉丁學名:Erysphe pist DC.
主要為害部位:葉、莖蔓和莢
為害症狀
主要為害葉、莖蔓和莢,多始於葉片。葉面染病初期現白粉狀淡黃色小點,後擴大呈不規則形粉斑,互相連合,病部表面被白粉覆蓋,葉背呈褐色或紫色斑塊。病情擴展後波及全葉,致葉片迅速枯黃。莖、莢染病也出現小粉斑,嚴重時布滿莖莢,致莖部枯黃,嫩莖幹縮。後期病部現出小黑點,即閉囊殼。
形態特徵
分生孢子桶形至柱形,無色,單胞,大小、25.4~38.1×12.7~17.8(um)。子囊殼暗褐色,扁球形,直徑92~120um,壁細胞不規則,多角形,直徑7.1~20.3um。附屬絲絲狀,12~34根,為子囊殼的1~3倍。子囊5~8個,卵形,大小 55.9~76.2×35.6~43.2(um),子囊孢子3~5個,卵形,帶黃色,大小20.3~25.4×12.7~15.2(um)。
傳播途徑
病部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多次重複侵染,使病害逐漸蔓延擴大,後期病菌產生閉囊殼越冬。在溫暖地區,病菌以分生孢子在寄主作物間輾轉傳播為害,無明顯越冬期,也未見產生閉囊殼。除侵染豌豆外,還可侵害豆科其它作物、茄科、葫蘆科等13科60多種作物。
發病條件
日暖夜涼多露潮濕的環境適其發生流行,但即使天氣乾旱,該病仍可嚴重發生。品種間抗性有差異,細莢豌豆較大莢豌豆抗病。
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選用抗病品種、如“中豌2號”適於北京、浙江、湖北種植,“晉硬1號”、“晉軟1號’,適於華北及西北部分地區種植,“綠珠豌豆”、“小青莢豌豆,,適於華北部分地區,“無須豆尖1號豌豆”適於西南、華南地區,“雜交大莢豌豆”(寧陽雙花×大莢豌豆)適於華南地區等,各地可相互引進推廣。
(2)實行輪作、豌豆根系分泌物對翌年植株根瘤菌活動及根系生長有影響,故忌連作。
(4)抓好以肥水為中心的栽培防病措施.如合理密植、清溝排漬。
(5)藥劑防治怯參見蠶豆白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