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灰斑病

豇豆灰斑病

豇豆灰斑病是由山扁豆生棒孢引起的、發生在豇豆的病害。主要危害葉片。葉片染病,發病初始葉片出現褪綠斑,擴大後病斑近圓形,病斑中央呈灰褐色,邊緣赤褐色至暗褐色,病健分界明顯。

豇豆灰斑病分布廣泛,在中國各地均有發生,是豇豆上常見的次要病害。高濕或通風透氣不良,易發病;當氣溫25-27℃,濕度100%的條件下發病重溫差大有利於發病;生長後期發病重。

豇豆灰斑病的防治方法有選用抗病品種,實行輪作,收穫後及時清除病殘體,合理密植,科學施肥,高畦栽培。在發病初期還可以進行噴藥防治,每7天噴藥1次,連續防治2-3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豇豆灰斑病
  • 外文名:Cowpea corynespora leaf spot
  • 病原:山扁豆生棒孢
  • 為害作物:豇豆
  • 為害部位:葉片
病原特徵,為害症狀,侵染循環,流行規律,防治方法,農業防治,化學防治,

病原特徵

豇豆灰斑病病原為山扁豆生棒孢(學名:Corynespora cassiicola (Berk. et Curt.) Wei),屬半知菌亞門、鏈孢霉目、黑霉科真菌。菌絲無色至暗褐色,分隔,直徑3.75-50微米。分生孢子梗直或微彎,不分枝,中間有時有膨大的節,褐色,基部細胞較大,頂端稍膨大,大小(60-960)微米×(3.75-7.5)微米。分生孢子通常單生,棒狀,直或略彎,偶有分枝,淡欖褐色。有4-19個分隔,分隔處不縊縮,有時在頂部略縊縮,將上段分割成1個小孢子,孢子大小(60-240)微米×(10-15)微米。在PDA培養基上菌落深灰色,偶生孢子,孢子較小,45微米×(7.5-10)微米。
病菌喜溫暖高濕的環境。適宜發病的溫度範圍15-35℃;最適發病環境,溫度為22-28℃,相對濕度95%以上;最適感病生育期成株至採收中後期。發病潛育期3-7天。夏秋高溫季節雨後悶熱有利於發病、形成新生代分生孢子。該病原除為害豇豆外,還可為害大豆、番茄、黃瓜、蓮藕等。

為害症狀

豇豆灰斑病主要為害豇豆的葉片,多在花莢期發病。初發病葉片正、背面生出大小不等圓形褪綠斑點,後變為黃褐色邊緣紫紅色病斑;擴展後形成紫褐色至褐色近圓形輪紋斑,有的可融合成大病斑,病健部分界明顯,直徑1-20毫米不等。後期病斑中部常脆裂,中心點色較深,無灰黑色霉層。田間常可見到豇豆灰斑病與豇豆紅斑病混生,葉背生灰黑色霉層。

侵染循環

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梗在病株上或隨病殘體遺落在土壤中存活越冬。在環境條件適宜時,病菌以分生孢子通過氣流傳播或雨水反濺至寄主植物上,從寄主表皮直接侵入,引起初次侵染。在受害的部位產生新生代分生孢子,飛散傳播,進行多次再侵染,加重危害。

流行規律

在中國上海及長江中下游地區,豇豆灰斑病的主要發病盛期在6-10月。年度間夏秋高溫、多雨的年份發病重;田塊間連作地、排水不良的田塊發病較重;栽培上種植過密、通風透光差的田塊發病重;生長後期發病重。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1. 茬口輪作:與非豆類作物實行2-3年輪作。選用抗病品種。
  2. 清潔田園:及時整枝打杈,摘除病葉、老葉,減少田間再侵染病源。收穫後及時清除病殘體,深翻土壤。
  3. 加強田間管理:合理密植,科學施肥,高畦栽培,定期清理排水溝系,防止雨後積水引發病害。

化學防治

  1. 噴藥防治:發病初期噴灑50%多菌靈可混性粉劑500倍液,或75可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90%疫霜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乙·錳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72%克霉星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2%克露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72%克抗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安克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58%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藥劑,每7天噴藥1次,連續防治2-3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