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盧

豆盧

豆盧,基本解釋,1.複姓。隋有豆盧績。見《隋書》本傳。詞語分開解釋,豆:豆 dòu 雙子葉植物的一科,木本、草本植物都有,如“紫檀”、“槐樹”、“黃豆”、“綠豆”、“紅豆”。盧:盧(盧) lú 飯器。黑色:“盧弓一,盧矢百”。古同“壚”,酒家安放盛酒器的土墩子。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豆盧
  • 釋義:複姓
  • 拼音:Dòu lú
  • 出自:慕容氏
姓氏源流,遷徙分布,歷史名人,郡望堂號,

姓氏源流

豆盧(Dòu lú 豆盧)姓源流單純,源出有一:
出自慕容氏,為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姓氏,北魏時被賜姓所改。豆盧氏原為鮮卑族慕容氏的一支,後燕慕容萇降北魏,授長樂郡守,賜姓豆盧(鮮卑語“歸順”的意思),其後代相傳姓豆盧,稱為豆盧氏,後多改為盧氏。據《姓氏尋源》云:“魏太和(477-499年)初,皇帝下詔,令豆盧氏改為盧氏。”
得姓始祖:慕容萇(見上)。

遷徙分布

(缺)豆盧姓望居范陽郡(三國魏改涿郡為范陽郡,在今河北省涿縣及北京市昌平縣、房山縣一帶)。

歷史名人

豆盧寧:字永安,昌黎徒何人。其先本姓慕容氏,燕北地王精之後也。高祖勝,以燕。皇始初歸魏,授長樂郡守,賜姓豆盧氏。或雲北人謂歸義為“豆盧”,因氏焉,又雲避難改焉,未詳孰是。父萇,魏柔玄鎮將,有威重,見稱於時。武成中,以寧勛,追贈柱國大將軍、少保、涪陵郡公。寧少驍果,有志氣,身長八尺,美姿容,善騎射。魏永安中,以別將隨爾朱天光入關。以破万俟醜奴功,賜爵靈壽縣男。嘗與梁仚定遇於平涼川,相與肄射,乃相去百步懸莎草以射之,七發五中。梁仚定服其能,贈遺甚厚,天光敗,從侯莫陳悅。及周文討悅,寧與李弼來歸。孝武西遷,以奉迎勛,封河陽縣伯,後進爵為公。從禽竇泰,復弘農,破沙苑,除衛大將軍、兼大都督。大統七年,從於謹破稽胡帥劉平伏於上郡。及梁仚定反,以寧為軍司,監隴右諸軍事。賊平,進位侍中、使持節、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九年,從周文迎高仲密,與東魏戰於芒山。遷左衛將軍,進爵范陽郡公。十六年,拜大將軍。羌帥傍乞鐵匆及鄭五醜等反叛,寧討平之。恭帝二年,改封武陽郡公,遷尚書右僕射。周孝閔帝踐祚,授柱國大將軍。武成初,出為同州刺史。遷大司寇,進封楚國公,邑萬戶,別食鹽亭縣一千戶,收其租賦。保定四年,授岐州刺史。屬大兵東討,寧輿疾從軍。薨於同州。贈太保、十州諸軍事、同州刺史,謚曰昭。
豆盧績:字定東,昌黎徒河人,本姓慕容,燕北地王精之後也。中山敗,歸魏,北人謂歸義為‘豆盧’,因氏焉。祖萇,魏柔玄鎮大將。父寧,柱國、太保。績初生時,周太祖親幸寧家稱慶,時遇新破齊師,太祖因字之曰定東。”
豆盧榮:唐代詩人。上元初年,豆盧榮在溫州別駕任上去世。豆盧榮的妻子是金河公主的女兒。公主曾經下嫁辟葉,做過辟葉王的妻子。辟葉王死後,金河便回到了大唐。當時,豆盧榮來溫州輔佐執政,金河公主也隨他來到溫州住了多年。寶應初年,臨海的賊寇袁晁攻下了台州。這時金河公主的女兒夢見一個人,披頭散髮,渾身是血,對她說道:“溫州將要遭受戰亂之苦,你們應該快點離開。否則,必然會遭殃的。”醒來後,她把這件事講給母親聽。金河公主說:“夢都是顛倒的,不足信呵。”有頃再睡,女兒又夢見了豆盧榮,說:“剛才那個披頭散髮的人,是你的父親,現在是陰間的將軍。浙東將敗,是想讓你們快點離去,望能照我說的去做,不要戀惜財物。”女兒醒來之後,又把這件事告訴了金河公主。當時江東糧食奇貴,只有溫州糧食比較賤。金河公主讓人買來江南綢緞幾千匹,因此捨不得離去。又有一天,女兒夢見父親對她說:“浙東的八個州,已經被袁晁所攻破;你母親如果再不離去,必吃苦頭。”說著便哭起來。於是,公主搬到栝州,不久栝州也陷落了。母女倆隻身出走,跟夢中說的一樣。
豆盧革:唐末大臣,父豆盧瓚,唐舒州刺史。豆盧為世名族,唐末天下亂,豆盧革避地之中山,唐亡,為王處直掌書記。莊宗在魏,議建唐國,而故唐公卿之族遭亂喪亡且盡,以革名家子,召為行台左丞相。莊宗即位,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革雖唐名族,而素不學問,除拜官吏,多失其序,常為尚書郎蕭希甫駁正,革頗患之。莊宗已滅梁,革乃薦韋說為相。說,唐末為殿中侍御史,坐事貶南海,後事梁為禮部侍郎。革以說能知前朝事,故引以佐己,而說亦無學術,徒以流品自高。
豆盧瑑:字希真,唐代河南人。仕歷翰林學士、戶部侍郎,與崔沆皆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是日,宣告於廷,大風雷雨拔樹。未幾,及禍。初,鹹通中,有治歷者工言禍福,或問:“比宰相多不至四五,謂何?”答曰:“紫微方災,然其人又將不免。”後楊收、韋保衡、路巖、盧攜、劉鄴、於琮、瑑與沆,皆不得終雲。
豆盧欽望:雍州萬年人。祖寬,隋文帝外孫,為梁泉令。累官越州都督、司賓卿。長壽二年,拜內史,封芮國公。高祖定關中,與郡守蕭瑀率豪姓進款。擢累殿中監。子懷讓,尚萬春公主。詔寬用魏太和詔,去“豆”姓,著“盧”。貞觀中,遷禮部尚書、左衛大將軍,芮國公。卒,贈特進、并州都督,陪葬昭陵,謚曰定。復其舊姓。

郡望堂號

1、郡望
范陽郡:唐幽州范陽郡,本涿郡,天寶元年(742年)改置。治薊縣(今北京城西南)。又為方鎮名,本為幽州節度使,天寶元年亦改為范陽。寶應元年(762年)改幽州節度使,併兼盧龍節度使。又幽州本有范陽縣(原涿縣,唐改)。大曆四年(769年),與固安等縣自幽州析出,置涿州,以范陽縣為治所。
2、堂號
不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