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網友的“奧斯卡”。豆瓣電影鑫像獎,旨在發現、分享並總結國內外年度電影情況。這是一個完全由豆友自己評選的電影獎,希望活躍在豆瓣的廣大影迷可以獲得指點江山的滿足,以及毒舌八卦的奇趣。同時,電影獎工作組還邀請了國內知名影評人、文化批評家和資深影迷,組成評審團(每屆約50名),決定主競賽獎項的最終結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豆瓣電影鑫像獎
- 外文名:Douban Film Awards
- 發起時間:2011年
- 發起單位:豆瓣影視
獎項設定,目的,評選,評選標準,鑫豆單元,豆渣單元,經典單元,歷屆回顧,
獎項設定
目的
豆瓣電影鑫像獎,旨在發現、分享並總結國內外年度電影情況。這是一個完全由豆友自己評選的電影獎,希望活躍在豆瓣的廣大影迷可以獲得指點江山的滿足,以及毒舌八卦的奇趣。同時,電影獎工作組還邀請了國內知名影評人、文化批評家和資深影迷,組成評審團(每屆約50名),決定主競賽獎項的最終結果。
評選
豆瓣電影鑫像獎設立了四個單元,【鑫豆單元】、【豆渣單元】、【特色單元】和【經典單元】,其中鑫豆單元和豆渣單元為主競賽單元。鑫豆單元評選年度佳片,豆渣單元評選年度爛片,特色單元評選年度特色獎項及游離於主流之外的佳片,經典單元評選主題榜單Top100。每個單元均由豆友參與評選,評審身份僅參與主競賽單元的鑫豆和豆渣評選。
前三個單元每年12月初開通提名通道,由豆友開始海量【初選提名】,次年2月初公布最終提名名單,同時進入【決選投票】。經典單元平均每年至少舉辦一次評選,時間主題不定。
前三個單元每年12月初開通提名通道,由豆友開始海量【初選提名】,次年2月初公布最終提名名單,同時進入【決選投票】。經典單元平均每年至少舉辦一次評選,時間主題不定。
評選標準
鑫豆單元
鑫豆單元評選每年優秀的電影,旨在鼓勵那些受豆友歡迎以及風格獨特、有深刻意義或是在技術上革新的佳片。其中,鑫豆獎(分華語、外語)頒給年度最優秀的電影,其餘獎項(不分華語外語)將從不同的角度對各佳片進行肯定。
一、獎項設定:
鑫豆獎-最佳影片(外語、華語)
最佳導演(外語、華語)
最佳男演員(外語、華語)
最佳女演員(外語、華語)
最佳喜劇、最佳卡通片、最佳紀錄片、最佳短片、最佳視覺效果、最佳配樂、最佳歌曲、最佳落選提名的影片、年度電影海報、年度電影短評
二、評選範圍:
評選年份在國內外公映/發行的電影(詳見每年【選片範疇】)。
三、評選資格:
本單元由豆友和評審團共同參與評選。
四、評選規則及流程:
1、初選提名階段:豆友在各獎項初選提名區跟帖提名,提名次數不限,提名期內可以隨時補充。
2、決選投票階段:工作組將根據提名階段的片單,結合豆瓣2012年度電影評分榜單,確定各個獎項的提名電影範圍,電影獎進入豆友投票階段。票數前5者入圍最終獎項進行角逐。同時鑫像獎豆友票選十佳影片出爐。
3、評審團階段:評審團將在豆友給出的提名範圍內,評選出最終結果。
豆渣單元
豆渣單元特供那些憤怒的感到自己被一部電影愚弄的觀眾們,評選豆瓣年度最渣電影,旨在勉力那些事倍功半的影人爛作。
一、獎項設定:
(以下獎項由豆友和評審團共同參與評選,區分外語片、華語片)
豆渣獎-最差影片(外語、華語)
最渣導演(外語、華語)
最渣男演員(外語、華語)
最渣女演員(外語、華語)
二、評選範圍:
評選年份在國內外公映/發行的電影(詳見每年【選片範疇】)。
三、評選規則:
主競賽獎項的評選流程:
1、豆友提名階段:豆友在各獎項提名區跟帖提名,提名次數不限,提名期內可以隨時補充。
2、豆友票選階段:工作組將根據提名階段的片單,結合豆瓣2012年度電影評分榜單,確定各個獎項的提名電影範圍,電影獎進入豆友投票階段。票數前5者入圍最終獎項進行角逐。同時豆渣獎豆友票選十渣影片出爐。
3、評審團階段:評審團將在豆友票選給出的提名範圍內,評選出最終結果。
經典單元
不同於其他三個單元的年度新片評選,此單元為常規單元,主要評選有史以來最受好評的各種類型電影、年代電影、地區電影、主題電影等,評選周期不定,每次一份榜單,每份榜單公布100部佳片列表。由豆友共同評選,計分算出。
計分方法:
每人提交10部片單,按排序計算分數為:10、9、8、7、6、5、4、3、2、1
歷屆回顧
豆瓣電影鑫像獎鑫豆單元獎項 | 第1屆(2011年) | 第2屆(2012年) | 第3屆(2013年) | 第4屆(2014年) | 第5屆(2015年) | 第6屆(2016) |
最佳外語電影 | 《火星救援》 (豆友選擇) 《瘋狂的麥克斯4:狂暴之路》 (評審選擇) | |||||
最佳華語電影 | 《讓子彈飛》 | 《鋼的琴》 | 《一代宗師》 | 《老炮兒》 (豆友選擇) 《刺客聶隱娘》 (評審選擇) | ||
最佳外語導演 | 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 昆丁塔倫蒂諾 《八惡人》 (豆友選擇) 喬治米勒 《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 (評審選擇) | ||||
最佳華語導演 | 姜文(《讓子彈飛》) | 張猛(《鋼的琴》) | 魏德聖(《賽德克·巴萊》) | 王家衛(《一代宗師》) | 管虎 《老炮兒》 (豆友選擇) 侯孝賢 《刺客聶隱娘》 (評審選擇) | |
最佳外語男演員 |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禁閉島》、《盜夢空間》) |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荒野獵人》 | ||||
最佳外語女演員 | 凱特布蘭切特 《卡羅爾》 (豆友選擇) 夏洛特蘭普林 《45周年》 (評審選擇) | |||||
最佳華語男演員 | 葛優(《讓子彈飛》) | 馮小剛 《老炮兒》 | ||||
最佳華語女演員 | 章子怡《一代宗師》 | 舒淇 《刺客聶隱娘》 (豆友選擇) 呂中 《闖入者》 (評審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