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山筆麈

谷山筆麈

《谷山筆麈》是“元明史料筆記叢刊”之一。作者于慎行進士出身,官至禮部尚書,對明萬曆以前諸大事,如典章、人物、兵刑、財賦、禮樂、邊塞等不僅記其始未,且考其得失善惡,求其興衰成敗真諦。其中,有對直臣義節的頌揚,有對廉潔官吏的稱讚,而對一些招權納賄、肆意凌虐之徒,大加抨擊。同時對耳聞目睹之事如風俗、軼事、釋道均予筆錄和評述。

基本介紹

  • 書名:谷山筆麈
  • 又名:《谷山筆麈》
  • 譯者: 張德信 點校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時間:1997-11-1
  • 裝幀:平裝
目錄,作者,簡介,筆麈題辭,筆麈跋,谷山筆麈卷之一,谷山筆麈卷之二,谷山筆麈卷之三,

目錄

點校說明
筆麈題辭
筆麈跋
卷一 制典上 制典下
卷二 紀述一 紀述二
卷三 迎鑾 一 二 藩封 恩澤 國體
卷四 相鑒
卷五 臣品
卷六 勛戚 閹伶
卷七 經子 典籍
卷八 詩文 選舉
卷九 官制 月俸
卷十 謹禮 建言 明刑
卷十一 籌邊
卷十二 形勢 賦幣
卷十三 儀音 冠服 稱謂
卷十四 雜解 雜考
卷十五 雜記一 雜記二 雜記三 雜記四 雜聞
卷十六 雜說 璅言 論略 夢語
卷十七 釋道 附錄
卷十八 夷考
附錄一明史于慎行傳
附錄二刻筆麈小引

作者

谷山筆麈十八卷,明于慎行著。
于慎行,字可遠,又字無垢,山東東阿人。生於嘉靖二十四年(一五四五年),卒於萬曆三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一六0八年)。隆慶二年(一五六八年)進士,官至禮部尚書。萬曆十八年(一五九0年)致仕,家居十七年,以讀書著述為事。谷山筆麈就寫於這個時期。此外,于慎行還著有谷城山館文集四十二卷、谷城山館詩集二十卷、讀史漫錄十四卷。

簡介

谷山筆麈主要記述明朝萬曆以前的典章、人物、兵刑、財賦、禮樂、釋道、邊塞諸事,為考溯源流,亦時或兼及前明諸朝史實。其中關於嘉、隆、萬時期朝廷內閣的排擠傾軋、官場的腐敗、士大夫的寡廉鮮恥以及社會經濟文化諸狀況的記載,多出作者親歷或目睹耳聞,對於明史的研究,尤多參考價值。
本書在作者生前曾有抄本流傳,萬曆四十一年(一六一三年)由其門人郭應寵整理付梓,天啟五年(一六二五年)沈域據其家藏抄本再刊。這次點校,以萬曆本作底本,用天啟本通校,作者所徵引的史實及書籍,也儘可能查尋出處,據以勘誤。

筆麈題辭

余幸以年家子事先生,於詞林為後進,辱先生不鄙夷,時相過從,與之談論今古,揚於文藝。余聆其言,若驚河漢,韙其識,如陟泰岱而望吳門。世言新都博而不核,弇州核而不精,博而核,核而精,余於先生見之矣。比歸臥東山,益得以其閒討探當世得失之故。於是傍搜博採,屬詞比事,史摘漫錄、筆麈次第而成書。客歲,余赴召,約先生晤別於岱,夜語良洽,因手筆麈稿以示余。余受而北征,軺焉,舟焉,而稿具焉。展之,則朝家之典章,人物之權衡,經籍、子史、禮樂、兵刑,以至財賦阨塞之區,耳目睹聞之概,纖悉具備,而又綜二氏之異同,考四裔之源委,運折衝於寸管,總經緯於毫端,信經國之大業,寧尾尾詹詹資清暇之談柄已乎?乃若璅、夢諸篇,托寄遠而切劘深,士大夫不可不置一通於座側者。余每恨曩侍先生日,猶未能少儘先生之奧,今幸於此而復睹一斑也。既卒業,爰綴其拳拳服膺者如此,以復於先生。且有請曰:蒲輪且至,執斗魁而不妨揮麈,惟先生饒為之。余謹辟咡以俟。
年家子北海馮琦書

筆麈跋

吾師文定於公有谷城全集及讀史漫錄行世,小子寵間嘗少效編次之役矣。第恨史錄坊刻,謬付傭書,罔識校讎,猶仍魚魯,意甚嗛焉。茲歲公車報罷,適公子中翰君緯奉使東還,與之昕夕聯舟,因復出師所為筆麈手稿視,寵潸然卒業,慨慕彌深。大都錯綜今昔,揮霍見聞,無論國故、典章,覯若懸象,即間雜齊諧,亦屬勸百此。其意旨所向,則略與史錄同。而牆籬載筆,有觸輒書,標置未遑,良亦有待也。寵竊寅緣緒言,紬繹條貫,敬厘為卷者十有八,為類者三十有五,實不能贊乎一詞,亦匪敢秘其鴻寶。編摩既竣,用歸其副於中翰君。蘭台石室,不可無此一編,知非獨王、謝家物耳。
萬曆癸丑秋七月既望,福唐門人郭應寵薰沐勒於黃石山堂。

谷山筆麈卷之一

制典上
唐制,天子御殿見群臣,曰常參;朔望薦食諸陵,有思慕之心,不能御前殿,則御便殿見群臣,曰入合。宣政,前殿也,謂之衙,衙有仗;紫宸,便殿也,謂之閣。由正衙喚仗,由閣門而進,百官隨而入見,謂之入閣。以此推之,乃以常朝御正衙,朔望御便殿也。本朝朔望御正殿,百官公服朝參,而不引見奏事;每日御門視事,百官常服朝參,諸司奏事。蓋以朔望御殿,備朝賀之禮,而以日朝御門,為奏對之便。較之唐制善矣。
國初設官,以品秩為上下。當時朝儀,想亦專擅品級,不分散要。世宗自甲午以後,凡三十餘年不視常朝,即歲時肄禮,惟講會同之儀,而日朝之典,遂至無一人記憶。穆考登極,始復常朝,鴻臚搜求故實,多所散失,不知於世廟初年合否。以予所見,班行其東西分立,則勛戚在西上,東面,不與百僚齒。左班面西侍立,一品、二品為第一行,三品次之,為第二,四品五品京堂次之,為第三,宮坊五品六品次之,為第四,翰林六品七品次之,為第五,兩房中書次之,為第六,此為一段。其下,則六科為第一,吏部第二,中書舍人第三,此為一段。其下,則御史第一,五部次之。自此以下,品級官制紊不可紀矣。右班面東侍,則錦衣在前,五軍都督府次之,其後,七十二衛指揮等官,不惟班次不可知,即冠服藍縷,往往而是。叩頭禮畢,則左班內閣,右班錦衣,俱由玉陛升立金台左右,六科升立甬道左右,東西向,御史立於甬道左右,北向。其北面行禮班次,則公、侯、駙馬、伯列三班於前,去文武階次稍遠,其下,則文武兩班同上御道,左右分立,一品、二品為第一,三品第二,四品、五品京堂至翰林史官、吉士第三,科道、中書第四。其下,則六部郎官亦頗紊亂。其同班序立,翰林七品在小九卿六品之上,宮坊六品在小九卿五品之上,宮坊五品在大九卿五品之上,講、讀學士在大九卿四品之上,惟讓僉都、少詹、光,學士在僉都之上。至於六部郎官,往時或敘衙門,一吏,二禮,其下則戶、兵等部,故有主事立於郎中之上者。其後,戶部主事賀邦泰者,以禮部在其上,嘗上書爭之,有詔:六部郎中並列,員外次之,主事又次之,以官品為準。然熟視諸曹與吏部齒者,鹹踆踆若不敢先。久之,又稍稍紊矣。右班武臣,當以都督為先。自世廟以來,錦衣權重,又陸、朱諸公皆三公重銜,官在都督之上,故立於首,若與內閣相視者,而都督以其貴寵,不敢與亢故也。萬曆戊寅,朱太傅已沒,掌錦衣者,俱都指揮等官,相沿舊規,仍立前列。其後,遂有爭議。部中以錦衣貴重,竟不能持可否,乃令錦衣仍前立,行稍下,都督立其後,稍上,鳴鞭行禮畢,則錦衣升立金台,都督方為首行矣。此遷就之方,非正禮也。
古時五等之爵,原有等級,如唐爵,國公一品,郡縣公二品,侯三品,伯四品,子、男五品。至宋,略仿其制。惟本朝公、侯、伯三等皆在一品之上,不與文武齒矣。
大明會典:“官員隔一品避馬,隔三品跪。”惟法從不然。今諸寺大卿皆三品也,乃避尚書、侍郎,公侯勛臣在一品之上,乃避內閣,六卿二品避內閣,亞卿三品避太宰,文官八、九品者,亦與公侯抗禮,道上不避,此倒施也。史官、諫議與六卿抗,抑亦過矣。會典所載,直為不與同品者比,非欲以新進書生與朝廷老臣分廷而坐也。近世風俗大壞,人心不古,大臣持祿固位,折節於台諫,台諫怙勢恃力,抗顏於大臣,安所得廉遠堂高之義哉?若大臣不愛官爵,即自重不為抗,台諫不畏強御,即守禮不為詘。奈何其不然也?
國家典章制度掌故,所守不肯深考參稽,多所謬誤。往在部中,見一二事可笑。如金山列廟妃嬪,歲有遣祀,其諭祭之文,皆其初附祀典,出於先朝所命,著其奉供之勞,此易世即當更者。又或僅隔一朝,猶稱庶母,皆當世之稱謂也。今已累歷朝數矣,以倫輩推之,皆在高曾以上,而猶用舊文,此何理也?又國初仁、宣以來,為天潢長支,其視諸王之行尊者,皆叔父也,故王書有叔無伯,其視諸王同行者,皆弟也,故王書有弟無兄,此自當時倫常言之爾。今歷數世,長幼之倫,互有上下,而賜書之文,猶用舊稿,至有以伯為叔,以兄為弟,又何禮也?兩房中書惟據舊稿抄謄,不核世次,諸公以為故事,不甚咨省,故謬訛至此爾。南京太廟已不設主,惟奉先殿有五祖神主,以仁孝皇后配享,此亦一大謬也。
昔顏魯公請定唐列聖之謚,以為周之文、武,稱文不稱武,稱武不稱文,蓋舉其至者故也。今列聖諡號太廣,有逾古制,請自中宗以上,皆從初謚,以省文尚質,正名敦本。議者皆以為然。或謂,陵廟木主、玉冊,皆已刊勒,不可輕改,其事遂寢。不知陵廟所刻,乃初謚也。人臣當國家制度,苦於不能深考,為識者所譏,此其證矣。魯公議諡號,最為有見,然當時尊號徽稱至十餘字,何不並議更之?天無上之尊,近於無名,即謚止一字,不為貶損,然追崇祖先,褒述功德,即稱名稍溢,亦不為過,奈何身臨宸極,臨制萬方,而徽號尊稱重累不已?益無謂矣。本朝廟號多至十六字,比之唐、宋尤為過溢,惟年號不更,及主上臨御,不上尊號,此唐、宋所不及也。然聖母徽稱累至數字,亦覺太溢,此與人主尊號何異?尊養之至,亦豈在彌文繁稱哉?
本朝諡法亦有參差。廟號十六字,而親王謚止一字,此以多為貴也。親王一字,而郡王大臣二字,此則以少為貴也。後世廟時,謚真人為四字,則又以多為貴矣。
宋高宗山陵,朝議以世祖為號,尤袤 【 “袤”原訛作“衰”。尤袤與洪邁議宋高宗諡號,見宋史尤袤傳。茲據改。】 駁之,謂:光武以長沙王后,布衣崛起,不與哀、平相繼,稱祖無嫌;太上中興,實繼徽宗正統,以子代父,非光武比。乃稱高宗。以子繼父,不當稱祖,誠萬世斷案,而嘉靖上成祖廟號,無以是告者,豈未深考與?抑知而不敢也?
唐制,二月八日及生日、忌日公卿朝拜諸陵。又有忌日行香於京城宮觀,天下諸司,亦於國忌行香,至宋猶有宮觀行香之禮,外州不同也。漢、唐以來,諸帝升遐,宮人無子者,悉遣詣山陵,供奉朝夕,具盥櫛,沾衾枕,事死如生,至宋不聞有此。本朝國忌,上陵及內殿有祭,無行香宮觀之禮。諸陵惟中官灑掃,不遣宮女,皆前代所不及也。
本朝行出,樂設不作,迴鑾乃奏鼓吹。初不解其故。及讀南史:梁武帝有事太廟,詔以齋日不樂。至今,鑾輿始出,鼓吹從而不作,還宮乃如常儀。方知駕出不奏鼓吹,蓋有所本雲。
唐、宋郊祀之典,費至巨萬,每以國用不充,曠而不舉,此未達繭栗陶匏之義也。唐每郊祀,啟南門,灌其樞,用脂百斛,即此一端,他可知矣。今都城南門亦閉不開,惟郊祀駕出方啟,不過數軍士推轉之耳,何至用脂數百斛耶?
本朝后妃多出民間,勛戚大臣皆不得立,亦其勢使然,顧於國家有益。觀漢宣帝許後起微時,登至尊日淺,從官車服甚儉。及霍後立,輿駕侍從日盛,賞賜官屬以千萬計,與許後時懸絕。女子若生長富貴,不知民間苦樂,起而居天下之上,縱志奢華,無所吝惜,人主又從而悅之,奇技淫巧必從此作,天下敝矣。閭閻子女,平生所見,固少奢麗之觀,一旦享至尊供奉,方且駭懼若不敢當,其於服飾器用,必有愛惜,不至暴殄。且在人主左右,得以民間所見,朝夕陳說,使九重之上,知閭閻情苦,勝於箴誦訓諫當萬萬也。祖宗立法之善,此其一雲。
唐時公主下嫁,舅姑拜之,婦皆不答,至德宗始從禮官言:公主拜見舅姑、兄姊,舅姑坐受,兄姊立受,如家人禮。此可為後世法矣。本朝公主出府儀註:三日拜見舅姑,公主東向,舅姑西向,立受二拜。較之唐制已為不侔,然尊卑之分猶自不紊,第不知果能如儀否。而王府郡縣主君出嫁民間,乃或持居尊之體,與舅姑抗,此不知令甲者耳。
制典下
古今規制大略相仿。自漢以來,奏事得請輒報曰“可”,即今之“是”也。江左詔書畫“諾”,唐時畫“聞”,即今之“知道”也,其稱“奉聖旨”,則自宋然矣。
唐時廢置州縣,除免官爵,中書為發日敕,請御畫而行,想即所請制日也。今制,誥命惟書成進覽,用寶而行,不請御畫矣。
唐史:崔胤奏事,昭宗與之從容,或至燃燭。高駢子使人紿畢師鐸曰:“已有委曲在張尚書所。”當時臣下奏對,謂之“從容”,機密文書,謂之“委曲”,此虛字實用也。唐時,臣下取旨,謂之“候進止”。宋時,臣下取旨,謂之“伏候指揮”。本朝謂之“請旨定奪”。此實字改用也。
唐制,降詔之外,有所訪於群臣,則用朱書御札。今內降御札,猶用朱書,其例昉此。
今制,平行文移,率用“準”字,即“準”也。自唐以來,皆用“準”字,至寇準為相,省吏避其名,遂減“十”字,至今不改。
唐初,詔敕皆中書、門下所撰,乾封以後,始召文士元萬頃、范履冰等待詔北門,謂之“北門學士”。玄宗即位,始置翰林院於銀台門內,以處藝能技術之士,又置翰林待詔,掌四方表疏批答、應和文學,又以詔書文告悉由中書,多至壅滯,始選朝官有學識者,入居翰林供奉。開元二十六年,始以翰林供奉改稱學士,別建學士院於翰林之南,俾專內命。至德以後,天下用兵,深謀密詔,皆從中出,翰林學士例置六人,以年深德重者一人為承旨,以獨當密命故也。貞元以後,為承旨者,多至宰相。此唐時始末也。宋時,以中書舍人掌內制,翰林學士掌外製,每有除命,兩院撰草,有所不合,貼黃執奏,而宰相之選,多在其中。至於醫卜供奉,亦附翰林。此宋時翰林大略也。今之內閣,即承旨、兩制之遺而權任過之。學士以下,講讀、撰述分領藝文之事,若漢之承明、金馬,而書畫技術之流,分置兩殿,視宋之制為盡善也。
唐之選法,五品以上,宰相商議可否,以制誥行之,六品以下,吏部銓才奏擬,詔於告身上畫聞,而無所可否。其後,宰相權日起,拾、補以下,皆不由吏部,非正法也。本朝卿貳開府、五軍都督及各邊大將,吏、兵二部會九卿推補;方面及將領,吏、兵二部各推二人名,詔用其一;守令以下,則徑擬一人,詔旨報可,無所可否矣。法與唐略相似,而就中主持,皆由本部,九卿與會議,無所從違,視古之吏部,不啻重矣。
漢、晉以來,朝官乘車猶有古制。唐將相王公皆乘馬,至元和中,宰相張弘靖出為幽州節度,雍容驕貴,肩輿造太極殿。又昭宗討李茂貞,長安市邀宰相肩輿訴其無罪。即此數事,唐已有肩輿之制矣。宋初,朝臣亦乘馬,三品以上,方用絨座,以別等威。及建炎南遷,以江南街路滑,始許朝士乘檐子,亦肩輿之制也。承平日久,漸習安佚,自古然矣。國朝文武大臣皆乘馬,自景泰以後,三品文臣例許用轎,勛戚一品,惟年老寵優者方敢陳請,他不許也。
唐制,中官服色,即中尉、樞密,皆著衿侍從。僖宗之世,始具襴笏。至昭宗即位,大祀圜丘,又命以冕服劍佩侍祠,蓋楊復恭恃援立之功,威稜震主,故以是假之也。按唐初,士人服衿,馬周上言,請加襴紬褾襈,為士人上服。開骻者,為缺骻袗,庶人服之,想即所謂揆衫也。衣裙分,謂之(衤癸),如今邊將箭衣之制袍。施橫幅於下,謂之襴,今之襴衫。本朝中官,貴極於四品,其後多賜蟒玉,為一品之服,而朝服則不以服,此亦揆衫之遺也。惟司禮之長,遣祭中霤,則有祭服,其徒多圖之畫像以為榮觀。可見冠冕服法不施執著目御,自昔然矣。
唐、宋宰相執政受命,皆宣麻,播告百官在廷,至節度使受命出節,撤閣屋無倒節理,以示不屈,其重如此。本朝自永、宣以後,大小除拜,止於題疏報可,不給誥授,即內閣、六卿,亦止片紙書名,傳宣所司,邊鎮大將,捧制誥而出,如遣一使,視古宣麻推轂之禮,抑何遠也!
唐制,拜官之日,即給告身。其人先輸朱膠綾紬價錢,方請書給,即今之誥授也。宋制亦然,每至宣麻,誕告鎖院演綸詞頭已下,外人未知,其密且重如此。
國初,拜官之初,亦給誥授。其後,除授升遷,止奉成命,吏部備雲旨意,移以咨札,以為憑據,至考滿覃恩,方給誥授,以獎其成。是虛者反重,實者反輕也。世衰俗敝,惟利否所在以為重輕,而不知大體,故訓詞累牘之褒,視如文具,而批答一言之報,寵若丘山,非累牘輕而片言重也,勸誡者虛而黜陟者實爾。夫君父之命,如綸如綍,恩則雨露,威則風霆,奈何以進用為榮而因以重其言,以獎成為虛而因以輕其典耶?人心世道,此足以觀矣。
唐時,致仕官朝參之班在本品見任之上,此意甚雅。至宋時,大臣雖隆貴顯赫,其考終書銜,以有致仕為榮,故當時致仕大臣,相知為詩賀,其重如此。本朝致仕官居鄉,禮體與現任同,而無朝請之文,然猶有古意也。乃邇來世俗薄惡,日趨頑敝,大臣懸車,至不見禮於小吏,而士大夫貪逐名寵,往往以致仕為諱,而有得罷去者,輒曹聚而唁之,何論賀矣!嗟夫!此所關係甚大,非淺見者所知,即語之亦不解也。
唐莊宗時,吳越求以金印玉冊封國王,有司言,故事,惟天子用玉冊,王公皆竹冊,又非四夷無封國王者。帝曲從鏐請,予之。今制,兩宮徽號用玉冊,親王金冊,郡王鍍金銀冊,印如其冊,而國王之號,亦惟施於四夷,宇內不封也。
宋理宗諭群臣曰:“近來早朝,多奏臣下辭免小事,而事件大者,乃從繳進,甚非臨朝聽政之意。今後宜就早朝面奏。”此與本朝制度大略相同。總之,承平之體,相襲而然,皆非開創之規也。
元時,宰相拜住言:“朝廷雖設起居注,所錄皆臣下聞奏事目,上之言動,宜悉書之,以付史館。”可見起居之廢,肇自勝國,上下之隔久矣。觀通鑑續編所記元人事實,與今實錄規格不甚相遠,以此知本朝實錄,乃國初館閣諸公沿襲元人之法而成,所以遠不及古,良可慨也。
元至中葉,經筵之制大備,以勛舊大臣知經筵,次至同知講、讀以下,大略如今日之法。宋時所未有也。
至治三年,命學士曹元等纂輯累朝格例,名曰大元通例,頒行天下。天曆元年,又命儒臣采輯本朝故事,準唐、宋會要,名曰經世大典,即今會典體也。
宋、元封贈大父母,降父母一等,封贈父母,降本身一等,蓋推恩近重而遠輕也。然子孫之心終有不忍。本朝封贈三代,一如見爵,教孝之典,可謂大備矣。

谷山筆麈卷之二

紀述一
純皇之誕孝廟也,時萬貴妃寵冠後廷,宮中有孕者,百方墮之。孝穆太后舊為宮人入侍,已而有孕。貴妃使醫墮之,竟不能下,乃?育之西宮,報曰:“已墮。”上不知也。一日,上坐內殿,咄嗟自嘆,一內使跪問故,上曰:“汝不見百官奏耶?”小內使應曰:“萬歲已有皇子,第不知耳。”上愕然,問:“安在?”對曰:“奴言即死。”於是太監懷恩頓首曰:“內使言是。皇子?養西宮,今已三歲,匿不敢聞。”上即?百官語狀。明日,廷臣吉服入賀,遣使往迎皇子。使至,宣詔,孝穆抱皇子泣曰:“兒去,吾不得活。兒見黃袍有須者,即而父也。”皇子衣小緋袍,乘小轎子,擁至奉天門下。上抱置之膝,皇子輒抱上頸,呼曰:“爹爹。”上悲泣下。是日頒詔天下。時孝肅居仁壽宮,恐皇子為皇妃所傷,乃語上曰:“以兒付我。”皇子遂居東朝。自是,諸宮報生皇子者相繼矣。一日,上出,貴妃召太子食,孝肅謂太子曰:“兒去毋食也。”太子至中宮,貴妃賜食,曰:“已飽。”進羹,曰:“羹疑有毒。”貴妃大恚,曰:“是兒數歲即如是,他日魚肉我矣。”忿不能語,以致成疾。初,孝穆為宮人時,有宮人當直宿者病,而強孝穆代之,遂有孕雲。孝廟既生,頂上有數寸許無發,蓋藥所中也。傳云:太子迎入東朝,貴妃使使賜孝穆死。或曰孝穆自縊。萬曆甲戌,一老中官為予道說如此。
世廟晚年,諱言儲貳,有涉一字者死。穆考在潛邸,朝夕危懼。今上誕生,不敢奏聞,至兩月間不敢剪髮。一日,有宮女最幸者,乘間以聞,上怒而譴之,宮中股慄,莫知所為。太監黃錦熟念無可為策,一日,伺上色喜,即命宮女、中官於殿廷欗楯所至皆置樽俎,上問何故,黃即伏奏:“皇上有喜。”上曰:“何喜?”黃曰:“上自思之。”上遲回曰:“念惟生一孫,差可喜耳。”黃即呼宮女、中官頓首呼萬歲。於是,禮官始敢以皇孫聞也。
世廟久在西內,朝夕御膳,不用大官所供,皆以左右貴璫輸直供應,取其精潔便適也。諸璫以此市寵,務為豐華。穆廟以來,相沿為例。已而賜予日減,諸璫匱竭,而供膳之費,不減舊時,無論其他,即司禮之長,日役內使百餘,以供廚傳,所費可知也。諸璫力不能供,無以為資,往往請託諸司,以佐其費。蠹政之源,亦有在焉。嘗謂此事極為不雅,以萬乘之主,玉食萬國,而受左右私養,是何體統?及考唐玄宗時,諸貴戚以進食相尚,每進水陸千盤,一盤費中人十家之產,蓋知此風自古已然。彼或偶一進獻,非以為常,故能極其侈靡若此。明皇荒侈之時,何所不至,豈聖世所宜有哉!
一日,從二三同列入觀西苑,見空地柱礎台階皆為瓦礫。問之,則隆慶改元,將世廟所建離宮大半拆毀故也。予怛然傷之,以為當時柄國之臣,輕損舊跡,非臣子之義。及讀南宋史,孝武奢欲無度,大營宮室,及帝殂,執政者即罷南北二馳道,及孝建以來所改制度,悉還元嘉之舊。尚書蔡興宗以為:“先帝雖非聖德之主,要以道始終三年無改,古道所貴,今殯宮始撤,山陵未遠,而凡諸制度興造,不論是非,一皆刊削,雖復禪代,亦不至此。天下有識,當以此窺人。”嗟嗟!興宗數語,可謂知大義矣。大臣不明忠孝大義,本諸人情,協之天理,而徒以私智小慧牢籠天下,往往為有識者所窺,竟亦莫之悟也。若此,而高談學術,自附聖賢作用,寧能使天下無識微之士耶?
蕭育論趙飛燕事曰:“褒獎將順君父之美,銷滅匡救既往之過,古今通義也。事不當時固爭,防禍於未然,各隨首阿從,以求容媚,及宴駕之後,尊號已定,萬事已訖,乃追探不然之事,訐揚幽昧之過,此臣所深痛也。”此數語,極中人臣不忠之弊。隆慶中,閣學新鄭高公拱正王金之獄,其議與此暗合,雖其指在於矛盾華亭,加以大罪,而其言則大體所關,不可易也。然趙氏絕成帝之祀,方士損世廟之名,於法又不可不誅。若直為君父隱過而不討其賊,則世之可諱而不敢發,有甚於此者矣。
嘉靖末年,文學侍從諸臣,多以撰述玄文入直西苑,恩禮優越,百僚莫望焉。隆慶以來,主上常御講筵,詞林諸臣,橫經入說,亦荷殊恩,歲時賜賚,從閣臣之後,回視西苑之遇,雖不如其烜赫,然於儒臣之體則不失,賢者所樂從也。予在禮曹,中州郭文康公朴曾有一書,稱“公等遭遇聖明,荷恩以正。”蓋自嘆當年西苑之事出於不得已,而有慕於後進雲。
穆考在位六年,恭儉寬簡,未嘗有過舉,一日思食驢腸,左右請宣索,上曰:“此宣一出,大官將日殺一驢以俟矣。”遂止不進。又東宮嘗欲啖市錫,召一中使問價,使請發百金於市,不時索進,上曰:“此在崇文街坊賣,銀二三錢可買許多,何必用如許?”乃以銀三錢,即買兩盒以入。上曰:“此需百金耶?”尤節賞賜,中官即甚愛幸,不賜金帛。在玄武門較射,中者以二胡餅賜之。其儉如此。
前代人主嗣位,有太后者,生母止稱皇太妃。我朝孝肅以來,始並稱太后,惟嫡母加徽號二字。隆慶壬申,上稚年即位,議兩宮尊號,召輔臣張居正等於平台面諭,欲於皇貴妃尊號多加二字,蓋反欲尊慈寧也。面諭之明日,東閣會揖,江陵謂禮部曰:“故事,中宮當加二字,既同為太后,多二字何用?”時豫章王希烈為禮侍,署篆,即應曰:“諾。”於是,兩宮並尊。慈寧既不加多,亦不減一字矣。是時,皇上聖學,虛心以聽,輔臣肯力爭一言,引古曲諭,當亦無難處者,乃迎合內旨,使祖宗舊法,一旦更變,識者慨之。嘉靖初年大禮之議,至於發言盈庭,死者接踵,茲乃至兩宮之禮,無一人片語者,可見士氣人心日以委靡。事若不急,所關甚大。
萬曆甲戌五月,穆考祔太廟,一日東閣會揖,相君謂少宗伯汪公鏜曰:“祔廟,新主當從左門入,以高廟在上故。”汪曰:“故事,當從中門。”相君曰:“安知故事不謬?第從左門入,不必議。”汪俯曰:“唯。”萬曆初年,議禮論政之體皆仿此。
上即位時,方十歲,以英明聞宮中,謂之小世宗。一日,穆廟恭妃院遣一內使持金茶壺闖出禁門,遺其私家,為門者所奏。上曰:“此器雖妃所有,然大內器不當闖出。”詔笞內使三十。乃使使以百金遺妃曰:“即妃家貧,以此給賜。先帝所賜器,不可出也。”
上初即位,宮中內宴,仁聖上座,慈聖猶在閣中,不敢同坐,其後稍久,乃並坐雲。國朝家法極嚴,上詣兩宮朝,皆設席座前,起居叩頭,跽而受茶,迄不敢坐。即時內宴上座,上坐東閣,中宮坐西閣,每一奏酒,上自執爵,中宮持樽,長跽而獻,仍各退入東西閣,再奏,又出,以至九奏,傳兩宮起,上與中宮仍跪請留。已,乃設小座於閣內,兩宮帝後同座,行爵無算,始為家人語。蓋大宴,帝、後不坐也。宮中內宴,謂之上座。先期有奏書,宴有致語,皆詞林撰進。
甲戌,上一日御講畢,語輔臣曰:“昨日禁中花盛開,侍母后賞宴甚歡。”蓋指慈寧宮也。輔臣奏曰:“仁聖太后處多時寂寞,惟上念之。”上起還宮,以白慈聖,即自駕往迎仁聖過大內賞花。母子傳觴而飲。
上一日御文華殿,語輔臣曰:“先帝雅好珠玉,朕思此物,飢不可食,寒不可衣,好之何用?”居正等奏:“聖諭甚善。第恐有妃後時不免要用。”上曰:“亦不用也。”時聖齡十有一歲。
經筵進講,在文華前殿,日講在殿後穿廊,正字在後殿東閣設一幄,次又東一室,乃上所游息。一日,同二三講臣入視,見窗下一幾,几上設少許書籍,又一二玉盆,盆中養小金魚寸許,上所玩弄也。西壁一幾,几上筆硯無甚珍異,筆皆市中所買,上貼筆匠楊彥章名楮,皆折簡,一如士人所用。其朴如此。
江陵相君柄政,上眷顧殊絕,古今無兩。每日御講筵,講臣出就直廬,平漏,相君以侍書入,在文華後殿東偏張一小幄,相君、司禮侍立,造膝密語,於此見之,上顧相君有所欲語,正字即避走,出殿門,少刻,聞語止乃入。一日,江陵在直廬感病,上御文華後閣,親調椒湯,使使賜之。又盛暑御講,上先就相君立處,令內使搖扇殿角,試其涼暄;隆冬進講,以氈一片鋪丹地,上恐相君立處寒也。
上一日御講,一中官旁侍,竊搖扇,上忽目之,還宮,召而杖之曰:“諸先生在旁,見爾搖扇,以為我無家法也。爾不畏諸先生見耶?”
慈聖內教極嚴,上或宮中不讀書,即召使長跽面數之。每御講筵入,常戲作講臣進退之禮,進講太后前,以驗其記否。當朝日,五更至上寢所,呼曰:“帝起,今日早朝。”即呼左右掖坐,亟取水為上沃面,挈之登車以出,故上宮中起居罔有不欽。而一二大璫,奉太后懿旨,左右夾持,時至過當。比上春秋稍長,積有所不堪,而難於發也。
上初登極,或時與宮中小內使戲,見馮璫保入,即正襟危坐曰:“大伴來矣。”小內使侍上遊戲者,馮璫常陰罪之,故宮中皆嚴馮璫,璫亦稍專橫,即上有所責罰,非出馮口,毋敢行者。及上稍長,積不能平,而左右一二親昵,稍稍以馮璫罪狀聞,上以太后故,不敢發,然心恨之雲。一日,上戲以所御扇藏殿中隱處,戒左右毋泄,而令馮璫求扇,馮汗流四馳,求之不得,以是為劇。又一日,見馮璫衣大紅色甚鮮,問曰:“何處得此。”方食蜜飴,即以賜馮,親為納之袖中,油盡污乃止。馮退而泣。
紀述二
上初即位,好為大書,內使環立求書者常數十紙,而外廷臣僚得受賜者,惟內閣、講臣數人而已。所賜江陵如“弼予一人”“永保天命”“爾維曲蘗”“汝作鹽梅”“宅揆保衡”及“捧日精忠”。堂閣之扁,不可數計,字畫遒勁,鸞回鳳舞,濡毫揮灑,頃刻而成。時聖齡十餘歲矣。一日,謂相君曰:“朕欲為先生書‘太岳’二字。”相君曰:“主臣不敢。”上乃已。
甲戌四月,內賜輔臣江陵張公居正“宅揆保衡”四字,桂林呂公調陽“同心夾輔”四字,六卿“正己率屬”各一,講臣六人“責難陳善”各一。時行尚未與講。六人者,學士丁公士美,宮坊何公洛文、陳公經邦、許公國、學士申公時行及翰撰王公家屏也。丙子,殿讀張公位及行補入講幄。一日,上顧相君曰:“新講官二人尚未賜與大字。”相君曰:“惟上乘暇揮灑。”一日,內使濡墨以俟,上遂大書二幅賜位及臣行。字畫比賜諸公者稍大,而老成莊勁又若勝前歲者。蓋御齡已十五矣。
甲戌五月,翰林院中吏舍有白燕一雙,獻之內閣,又閣中蓮花早開,相君並以獻。上溫旨諭答之。已而出白燕送相公所,不知何故也。傳聞白燕奏入,馮璫使謂江陵曰:“主上沖年,不可以異物啟其玩好。”又一中使語予曰:“白燕,相君所獻耶?大非宰相事。不聞越裳之雉耶?”昔正德時,中官橫甚,莫之敢指,惟太監呂憲者,以清謹著聞,甚惡其曹所為,第不能拯耳。憲嘗鎮守河南,有獲白兔以獻者,中丞台送憲,約共為奏上之,憲乃置酒召中丞飲,臘兔送酒,中丞大愕,問故,憲笑曰:“夫貢珍禽異獸以結主歡,乃吾輩所為,公為方鎮大臣,奈何獻兔?”中丞大慚。憲,濟南陽信人也。
萬曆丙子,內閣奏設起居之職,以日講六人日直起居,史官六人分纂六曹章奏。御門早朝,起居、史官立於螭頭之下,駕出則扈從。上一日顧見史官,還宮偶有戲言,慮外聞,自失曰:“莫使起居聞之,聞則書矣。”起居之設,有益於君德如此。惜其職不盡舉耳。
丙子三月,上出宮扇三十柄,命講臣六人題詩。扇繪花木鳥獸,各書四柄。六人者,學士申公時行、宮允何公洛文、陳公經邦、宮讚許公國、太史王公家屏、張公位也。
丙子,上於宮中檢得成祖四駿圖以賜相君。四駿者,成祖用兵所乘也。相君為題跋奏之,上悅,賜金。已又檢成祖騶虞手卷一幅賜相君,相君藏之內閣,圖中一時公卿儒者皆有題跋,翰墨甚精。賜內閣者一小卷。仍有一卷,長數丈許,鋪文華後殿,僅乃竟卷,此則藏之內府矣。
丁丑十二月,上出畫冊一函,凡二十六幅,命講臣六人分賦。學士申公時行、宮諭何公洛文各賦五幅,宮洗許公國、宮允陳公思育、翰撰陳公於陛與行各賦四幅。奏上,賜銀豆。畫多蟲魚山水,半無博識,中有宣廟御筆數幅,精絕特甚。行所分者,宣廟汀鷺一幅,其三,則馬遠、馬麟山水及鵪鶉也。
丁丑,行在講筵。一日,講官進講論語,至“色,勃如也”,讀作入聲,主上讀作“背”字,江陵從旁厲聲曰:“當作‘勃’字!”上為之悚然而驚,同列相顧失色。及考注釋,讀作去聲者是也。蓋宮中內侍伴讀,俱依注釋,不敢更易,而儒臣取平日順口字面,以為無疑,不及詳考,故反差耳。此一字不足深辨,獨記江陵震主之威,有參乘之萌而不自覺也。
己卯,上在西城飲酒,有慈寧內侍二人在旁,上使歌新聲,辭以不能,上醉而怒,取劍將擊之,為諸奄所勸而止,乃割其發。翌日,太后大怒,遣人傳語閣臣。江陵具狀切諫,其詞甚激,有鬻拳之風,且草罪己御札,呈覽發行。而太后召上長跽,痛數其過,至雲“天下大器,豈獨爾可承耶?”內中因有傳於上云:太后令馮璫向閣中取霍光傳入覽。上心以此大恨。再逾年,江陵遂死,馮逐而張族矣。此後,太后憚上威靈,不復有所諭,輔導諸臣,亦不敢極力匡維,而初政漸不克終矣。江陵自失臣禮,自取禍機,敗在身家,不足深論,而於國家大政,有一壞而不可轉者,何也?凡天下之事,持之過甚,則一發而潰不可收,辟如張鼓急則易裂,辟如壅水決則多傷。即以內使一事言之,人主在深宮之中,以醉飽過誤,斷一奄人之發,不為非過,而未至大失,輔弼大臣,付之不問,則猶有憚而改,即欲規正,亦當從容陳說,使之自解,何至假太后之威,中外相應,制之股掌之間,使之藏怒忿志,蓄極而發,從此惟所欲為,無復畏憚。數年以來,誅戮宦者如刈草菅,傷和損德,無可救藥,視一奄人之發,相去何如?則持之太急故也。嗟夫!以善為之,而不知其陷於太過,則不明於春秋之義者矣。
萬曆庚辰,文華殿西入內角門柱礎,有“天下太平”四字,拭之不滅。江陵以為瑞也,請上臨觀。上見之不懌,曰:“此偽也。”因考宋史:紹興十六年,慶州民家朽柱有文,曰:“天下太平”。秦檜大喜,乞付史館,以飾和議之非。古今詐飾,往往暗合如此。然江陵倘曾考宋事,必不為此。考武后時,有以丹漆書龜腹曰:“天子萬年”,詣闕獻之。宰相李昭德以刀刮盡,奏請付法。昭德雖有才略,而品地甚輕,猶能力排偽端,江陵自處何如,作此等兒戲,將為昭德所笑矣。而聖明獨斷其詐,尤古帝王所不能及也。偶詢石上假字,蓋以龜尿書文入寸許,即鑿取一層,亦自不滅,術家戲法類能為之。上想知其故矣。
本朝家法極嚴,人主在母后前,跪而白事,立而侍食,不敢設座,此在事親之禮自不為過。母后深居禁中,即委裘植腹,不與大臣相接,前代垂簾之制盡罷不設,此在母后自處,亦甚有禮,然有一二太過,臣下瞻視心竊不安者。萬曆甲申,上奉兩宮同閱山陵,在兩宮輦前乘馬導引,不由中道,及山頂御帳,遙望兩宮幄前,主上立侍,臣下見之,心甚不寧,此亦失體。兩宮輦出,乘輿自當先行,即以前導為名,亦不必避道,御帳獻茶,上可退居別幄,亦不必立侍,使臣下望見也。宋時,明肅太后與仁宗同幸慈孝寺,欲乘車先行,魯宗道以夫死從子之義爭之,太后遽命輦後乘輿。冬至,帝率群臣朝太后於內殿,范仲淹上疏,以為天子奉親於內,自有家人禮,今顧與百官同列,北面而朝,虧君體,損主威,非所以垂後世法。設使范、魯二公見今日之禮,必有以處此矣。而一時公卿侍從,倉皇望見,不敢冒陳,亦大闕典也。
後唐潞王卜相,以姚凱、盧文紀、崔居儉才行互有優劣,不能自決,乃置其名於琉璃瓶,夜焚香祝天,以筋夾之,此亦枚卜之意也。世皆傳金甌之覆以為美談,而琉璃瓶事無引及者,豈以五代時事不足稱據耶?萬曆中,選擇尚主子弟三人入見,上親以其名呈太后,太后置金瓶中,焚香祝天,取其一,選上,即時以緋袍覆之,送入春曹,其兩人陪入者,賜金綺罷出,送順天府庠。此昔所目睹,亦琉璃瓶之遺制爾。

谷山筆麈卷之三

迎鑾
天下之事有機,機之所在,有不可以理論而可以勢解者,以策士之所以勝也。凡天下之事,有可為而不為者,此其心必有所在而難於言,拂而語之,千百言而不入,探而操之,一二語而有餘,此所謂機也。秦檜之殺岳王,世以為守金人之盟,綜其實,不然,殺岳者,高宗之志也,高宗志不在於迎淵聖而檜知之耳。我英宗北狩,群臣疏請迎復,至再三不報,虜酋伯顏、也先索人出迎,至再三不報,及送至都門,竟無一介行李及於迎駕,勢窮情極,遂至自入,景帝之心可知也。其語諸大臣曰:“當時大位,是卿等要朕為之。”及遣使入虜,又命之曰:“若見也先等,好生說話,不要弱了國勢。”蓋欲激怒而絕之也。當是之時,君臣大義、骨肉至情,豈足動其聽哉?唯有利害可陳耳。設有戰國策士,必將說之曰:“今不亟迎上皇,虜日以上皇為名,擁車駕於前行,入居塞上,攻剽城邑,守邊將吏不敢北向發一矢,又迫上皇傳旨,索金犒虜,邊臣何以予之?一年不迎,一年不止,是坐而自困也。此其小也。萬一上皇怨陛下不迎,扈從諸臣有如喜寧輩進策,擁胡騎數萬,結一二邊將,由甘肅、寧夏而入,直至鹹陽,復正位號,布告天下,東向而請命於太后,陛下胡以處之?周王以狄兵入,有故事矣。此其遠者。萬一邊鎮親王有為不軌之謀者,以迎駕為名,稱兵塞上,假託祖訓,合從諸藩,即其謀不遂,而朝廷固已多事矣。惟有亟迎上皇,奉入大內,則陰謀自解,禍難彌消,陛下安枕九重之上,孰與懸口實於天下而陰受其害耶?”此言一出,奉迎之使立遣矣。而在廷諸公,不聞有言及此者,乃徒以君臣骨肉之說進,宜其不入也。何也?利害之念重,必有甚於所慮者,乃可進也。
嗟夫!于少保之功,豈不大哉!然君父蒙塵,普天怛痛,而少保以社稷為重,擁立新主,無一語及於奉迎,豈非慮禍之深,不暇兩全耶?吁,亦忍矣!是時,去建文時方四十年,而人心不同,已至如此。然天下莫以為非,豈非利害之說深溺而不可返耶?少保嘗自嘆曰:“此一腔血,竟灑何地!”其言悲矣。夫一心可以事百君,死生利害,惟其所遇,盡吾心而已,何所不可灑耶?當時,群臣奉迎之請,景帝不欲也,使少保一言,未必不信;其後,易儲之議,使少保以死爭之,憲廟亦未必出宮。徘徊隱忍,兩顧不發,身死西市,欲恨無窮,可不哀耶!夫“社稷為重,君為輕”之言,為人君設也,非為人臣權衡於送往事居之間可以是語決也,若乃登埤而謝曰:“國有君矣”,所以消敵人之望,如分羹之對耳,豈為私議於君臣之間,可以是為動止哉!而一時迂緩之士,卒以為口語,至使君父辱在旃廬,坦然不問。社稷為重,君其弁髦耶?
藩封
高皇帝創建藩國,封二十四王,且半天下,惟吳、越不以封,以其膏腴,閩、廣、滇、僰不以封,以其險遠,慮至深也。然事有便利,不可不變通者。即如雲南一省,上古所不臣,自入版圖,即以西平世守,黔寧之烈,民吏畏服,二百餘年來,聲教洽暨,【 “洽暨”,“暨”天啟本作“洎”。】 可謂便矣。然沐氏盤據既久,人心頗附,漸有跋扈之志,如朝弼兇殘不道,自乾法紀,朝廷索二婦人,至二十年而不得,非今上英明,縛而付之法吏,不幾唐之中葉哉?夫沐氏強,則尾大不掉,朝廷之法不伸,沐氏衰,則屏翰不固,朝廷之威不振,皆非長計也。莫如建一親王,開府其地,將鎮守之兵改為護衛,使得統兵御吏,與國初諸王等,黔國以下,悉聽節制,內可以裁沐氏不共之心,下可以堅滇人向化之志,即使僰、滇之路聲教有梗,雲南猶國家有也。假如交趾未棄時,建一藩國,使得握兵御吏,毋與內諸侯同,其人以為有王,不復生心,而交南長為國家有矣,孰與捐之夷狄乎?故元混一華夏,六詔、西域皆王其子弟,厥後,元帝北遁,梁王保有雲南,蜀夏既平,乃入王化。其在西方者,亦竟不得剪除,則封以為王,哈密是也。此非其已效耶?或曰:王而握兵,不有江右之慮耶?此不達地勢者也。寧濠據江漢之上游,謂之建瓴而下,滇南處一隅之絕徼,謂之仰面而攻,安有仰面而攻可以取勝者耶?且夫萬里遐荒之徼,而欲與中國爭衡,則公孫不國於白帝,尉陀不帝於南海矣。或曰:炎荒遐裔之區,以王親子弟,不幾於竄耶?此又不然。夫閩、廣、滇、貴皆膏腴樂土,百物所生,而齊、魯、燕、趙之地有不及也,其視山、陝邊郡,苦樂又相懸絕,試取山、陝邊郡一府宗室頗少【 “頗少”,“少”疑當作“多”。】 者遷之雲南有不樂就者耶?嗟夫!天下無事而為迂恢之談,人必笑以為狂,且言於時禁,動慮後患,誰肯倡不急之議以駭?聽?姑記之,以備一策耳。
唐制,諸王食邑不過千戶,乃漢封一小侯也,公主不過三百五十戶,太平獨加至五千戶,可謂侈矣。本朝公主食邑不及前代,而親王歲祿,本色萬石,則過唐、宋遠矣。
國家分封諸王,體貌甚重,其後宗人蕃衍,族屬益疏,又以祿糧支給仰哺有司,於是禮體日以衰薄,故親王有不受方鎮之拜者,有以刺書名與百吏為平交者,有守臣傳呼而出、郡王引車避之者,有下邑令長入郡城不謁親王者,皆非禮也。新進書生,不讀令甲,萬一有舉祖訓以摘者,其何說之辭?士君子立官行己,自有正道,不在以虛文取勝,博剛峻之名,反自乾法紀,為識者所笑。近見一二近臣出使藩府,即與親王爭禮,取勝於揖讓之間,以為不辱君命。予嘗笑其迂。蓋事有同形而異情者。如出使敵國,則折敵國之禮所以尊朝廷,奈何以敵國外夷視親藩而與之爭勝?天下一家,自分藩籬,此褻君之大者,不辱何居?
恩澤
古時,將相大臣祿賜甚厚,與今相去遼絕,如漢時,將相封侯皆有國土,而人主賜予動至千萬,即如賜黃金百斤,將相之常也,以百斤計之,為黃金千六百兩,直白金數千矣。如唐時,宰相食料,一月三千緡,一緡為千錢,當直三千金矣。古之上將、三公,其富與今親王等,視一品秩祿何啻十百?亦其時物力充溢,公私給足,與今不同也。
漢臣賞賜,如官儀所載:臘賜,大將軍、三公錢各二十萬;特進侯十五萬;卿十萬;校尉五萬;尚書三萬;侍中大夫各一萬;千石、六百石各一千;虎賁、羽林郎二人共三千。此舊制也。章帝寬仁,賞賜群臣過於制度,則又不止於此矣。本朝三大節止於賜鈔,鈔法不行,止為故事而已。世廟在西內,賞賚入直大臣,每每隆渥,而方士、法官之流,皆得橫賜,為煩費耳。今上即位,歲時大節,閣臣、講官多有金帛之賜,而六卿以下皆不得與。然每節費數十萬,則宮眷內臣皆仰給歲時賞賚以自潤,其勢不可已也。較之前代,費亦嗇矣。
唐制,文武朝臣五時賜衣,皆以製成之衣賜之也。杜詩云:“意內稱長短,終身荷聖情”,又云:“賜分雙管筆,恩降五銖衣”是矣。又其時,百官遷轉賜緋,皆出內府。不知宋制何如。本朝絕無此典。惟百官月俸有折絹之名,而輔臣侍從間有匪頒之賜,亦內帑文綺,非有成衣也。新中進士,國子監給羅襴,猶有古意。
唐初,三品以上賜金裝刀、礪石,一品以下則有手巾、筭袋。開元以後,百官朔望朝參則佩筭袋,各隨其所服之色,餘日則否。此則宋時魚袋之制也。本朝文武大臣扈從車駕,則賜繡春刀、椰瓢、茄帶,亦是此意。但唐、宋通服以為章彩,今止以充賜近臣,而不以為法服爾。
唐賜彩十段,為絹三疋、布三端、綿四屯。若雜彩十段,為絲布二疋、紬二疋、綾二疋、縵四疋,亦曰賜物十段。今制賜衣一襲,為三匹。
三代以下待臣之禮,至勝國極輕,本朝因之,未能復古。第舉喪禮一節:兩漢時,王公將相葬日,天子御門望送,魏、晉哭於東堂,六朝人主臨吊,至唐、宋猶有望送臨吊之禮,本朝,惟國初一二元勛有車駕親臨者,自後無復此事,惟是一品大臣輟朝一日,人主素服臨朝,其後率從省便,惟於歲終一日並行而已。然賜葬賜祭頻繁優渥,恐前代不能及也。至於推恩三代,一如見爵,則尤千古曠絕之恩矣。
今元宵節假,即唐人賜酺之遺意也。唐制,百官於春月旬休,選勝以樂,自宰相至員外郎,凡十二筵,各賜錢五千緡,玄宗或御花萼樓邀其歸騎,留飲盡歡,此雖非三代之法,亦太平之象,君臣相悅之風也。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人臣奉官修職,夙夜在公,而以一日之逸,償十日之勞,聖人不費焉。成祖遇元宵令節,百官休沐十日,飲食快樂,正是此意。上以文法束吏,下以刻核取名,今日禁宴會,明日禁遊樂,使闕廷之下,蕭然愁苦,無雍容之象,而官之怠於其職,固自若也。辟之天道,有煦嫗和熙之氣游於兩間,而後萬物發生,百昌皆遂,必使憀栗迫慘,無樂生之心,此近於秋冬斂藏之氣矣,豈所以調六氣之和,養熙皞之福哉!
漢時,每大有慶,輒賜民爵一級,不知其制何如。唐時,如劉知幾所陳:“海內具僚九品以上,每歲肆赦, 【 唐會要卷八一階條引劉知己疏“肆赦”作“逢赦”。】必賜階勛”,“至於朝野宴集,公私聚會,緋服眾於青衣,象板多於木笏”。可見當時賜爵之濫。然察其語意,蓋見任庶官普加階級,而不及平民,與漢稍異。宋時,每遇郊赦,普賜恩階,所及雖多而時頗希闊,與唐亦異。然皆賞不酬功,舉非論德,名器大濫,不足為榮。本朝無此法矣。惟覃恩大慶,各與應得錫命以為恩典,較之前代最為得體。
三代,天子巡狩,有召見百年之禮。宋時,民間百歲者,部使以其名聞,詔賜粟帛及爵,猶有古意。近時此法不行,山澤之民,有年至百歲而長吏不知者,老老之仁,盪無存矣。萬曆辛卯,武林鐘化民巡按山東,行部登、萊海上,會有養老之令,詢訪二郡境內八十、九十者,召至行台,面加存問,至繪為一圖,中間至九十以上者,幾十人焉,可謂奉行德意,有三代之遺矣。而時俗目為迂遠不急,俗之敝也久矣。
國體
本朝姑息之政甚於宋代,但其體嚴耳。宋時,待下有禮,然至於兵敗必誅,贓罪必刑,未有姑息遷就以全體面者。本朝無其恩禮,而法亦不行,甚至敗軍之將,可以不死,贓吏巨萬,僅得罷官,是吞舟之漏也。至於小小刑名,毫不假借,反有凝脂之密,則重輕胥失之矣。
宮禁,朝廷之容,自當以壯麗示威,不必慕雅素之名,削去文采,以褻臨下之體。宣和,艮岳苑囿,皆仿江南白屋,不施文采,又多為村居野店,宛若山林,識者以為不祥。吾觀日都城,亦有此弊,衣服器用不尚髹添,多仿群下之風,以雅素相高。此在山林之士,正自不俗,至於貴官達人,衣冠輿服,上備國容,下明官守,所謂昭其聲名文物以為軌儀,而下從田野之風,曲附林藪之致,非盛時景象矣。
唐莊宗苦禁中溽暑,欲擇高涼之所,皆不稱旨,宦者因言:“臣見長安全盛時,大明、興慶樓觀以百數,今日宅家曾無避暑之所,宮殿之盛,不及當時公卿第舍耳。”此雖迎合之言,其實,兩京盛時,公卿第舍有侈於洛州行宮者,盛衰之跡,此其可見者也。因考漢、唐以來,將相大臣祿賜豐渥,居處華盛,類合王侯,下至宋、元,稍覺不及,及我朝,則益儉矣。勛臣世爵,往頗繁華,日窘迫已極,惟親藩、中貴猶覺華侈,文臣位至極品,一措大居耳,寓居都市,下同齊民,元輔之居,不容旋馬,其他可知。此於士風甚雅,於國容則未備也。
天下財力止有此數,不在此則在彼。漢時離宮別館至於百千,崇麗造天。宋、元以來,正衙之外,離宮甚稀。至於本朝,則大內之宮亦止一二,而都城內外寺觀數十百所,金壁焜煌,略如帝居,則漢代離宮之盛,化為佛土矣。前代公卿大臣,居處服食不減王侯,本朝即元勛大臣,自奉儉陋,而親藩有土之貴,宮廷服用與人主相埒,則漢、唐大臣之饗,歸於天潢矣。夫人臣之盛歸於天潢,固其所也,人主之居化為佛土,不亦過哉!
漢時,郡國守相置邸長安,唐諸路大使皆有進奏院,宋真宗時置朝集院於京師,凡升朝官到闕,並館於院中,官給公券,兵士隨直,惟可至朝堂省部,不得他往,此法亦善。今入覲司府等官,皆自僦民居,及考察坐棚類如拘囚,殊非體面。若令一省自備公費,各置一邸,以待朝集之吏,亦大體也。今上下相察,密於稽考,而紀綱所在,視為不急,未有不以予言為迂也。
大明門前府部對列,棋盤天街百貨雲集,乃向離之景也。往時五部升堂,或至午刻,予在南宮,自恐廢時失事,且示怠緩,令以巳時升堂,頗覺嚴肅。數日後,偶求一書,向部門書肆覓之,則以堂事早畢,投文人散,書肆隨之而撤。予因悔曰:“誤矣。”五部在天街之左,天下士民工賈各以牒至,候謁未出,則不免盤桓天街,有所貿易,故常竟日喧囂,歸市不絕,若使俱以巳刻完事,候者皆散,市肆無所交易,亦皆早撤,則日中之景反覺寥闊,非國門豐豫之景矣。因嘆前人舉事皆有深思,正不可以一時意見妄為更移。且部堂之政,乃朝廷大體所關,與有司法守不同,亦不必慕勤敏之名,失博大之體也。因令所司,投牒升堂一如故事雲。
儀司 【 “儀司”,天啟本作“儀制司”。】 集進表包袱,分送三堂,供傔從之衣,此古所謂集上書囊以為帷帳者,雖未大傷,然於大臣體面,亦屬不雅。若將此項留作三堂公用,如出門中火及柬套、書帙之費取足其中,歲可得數十金,亦頗足用。祠司既無別項支費,教坊編派勢不可已,宜將各項名役盡為裁革,留作寫字名色,遇內府文移有所需索,令其稍備錙銖,以應其索,亦未為過,惟以供億堂司,則甚失體耳。
管子治齊,設女閭七百,征其夜合之資,以助軍旅,此在王政視之,口不忍道,即後世言利之臣,亦未嘗榷算及此者,此可鄙亦甚矣。而近日所在官司,乃有稅及此等者,如臨清之差役,通州之餼程,多取諸此。此弊政之當革者也。不但有司,乃至禮部堂司,出入供需,或令教坊人役治具以從,此最不美之事。當在部時,屢欲裁革,以請告匆匆,未及設為章程,第遇公出,令所司別具資費給賞其人而已。此在必所當革而別議公費可也。後有賢者亟行之。
沈大宗伯在部,於禮教風俗銳意匡正,前後所奏禁奢抑浮不下數疏。一日,言及倡優一種,最傷風化,欲建議通行天下盡為汰除。予曰:“此恐不能為,亦不必爾。自古以來,有此一類,先王以禮防民,莫之能廢,必有以也。何者?天地六氣,自有一種邪污,必使有所疏通,然後清明之氣可以葆完,辟如大都大邑,必有溝渠以流其惡,否則,人家門庭之內,皆為穢濁所留矣。先王救俗之微權,有不可以明喻者,存而不問可也。”沈公以為然,因止其事。
三代以下,國體之尊,莫有過於我朝者。如漢、唐盛時,與匈奴、烏孫猶稱甥舅之禮,宋之全盛,與契丹為兄弟之國,此其最尊時也。本朝控制四夷,皆為臣妾,北虜之裔,厥角受賞,即其君長,不敢與邊臣抗違,其他西域諸夷,自稱奴婢,視甥舅兄弟之國,何啻霄壤?乃近日一二小夷梗化方外,在朝廷視之,猶蚊蚋癬疥,而當事之臣,不及遠稽前代,論事建畫,稱引失體,幾取唐、宋之末以相比,況非惟事機不合,其於名言之體,亦甚失矣。辱國之罪,莫大於此。
嘗謂天下之事,有不可膠柱而談者,因時制宜,在人所處耳。萬曆乙亥,西域獻千里馬,養之邸中,大宗伯以部檄實之,不為上奏,時以為得體。予竊以為不然。何也?彼遠人慕義,從萬里獻馬,復使之持去,以為朝廷惜賞馬之費,意必怏怏,不如以詔旨齎之,而賞其道里之費,與所獻略相當,不則,受之以付北邊為候騎,可以示西域,不貴其馬,以折其心,可以示北夷,中國候望有西域寶馬也。此與朝廷之體無損,而事又兩益。乃徒以漢文?馬事為比,則迂矣。千里馬,乃天方國所獻,時儀部唐君鶴征主會同館,嘗邀予輩數人往觀,馬青驄色,耳如竹篾,鹿頭鶴頸,不甚肥大,而神駿權奇,意熊閒遠,步之丹墀,盤旋如風,恨不見其一騁耳。因憶李、杜詩中所稱,殆非虛語。
唐時,禁京域丐者,分置病坊於諸寺以廩之,亦謂之悲田院,即今蠟燭、幡竿二寺也。從古都會之地,乞丐游食者眾,故唐、宋以來,皆有悲田之設,第不知當時有司奉行何如。如今蠟燭、幡竿二寺,所養貧人不及萬分之一,而叫號凍餒充滿天街,至於不可聽聞,則二寺之設亦何為?公卿大老有載錢自隨,車馬所過,輒散以予之,每逢呵殿,羅列道旁,小民相傳以為美談,此所謂惠而不知為政也。身為公卿,海隅一夫,鹹使得所,闕廷之下,流離叫號,是誰所致?而乞與一錢以為私惠,若里巷婦人之為者,豈惟不知職掌,亦非所以壯國容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