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科學的光芒照亮自己:近代科學為什麼沒有在中國產生》是2006年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青峰。
基本介紹
- 書名:讓科學的光芒照亮自己:近代科學為什麼沒有在中國產生
- 作者:劉青峰著
- ISBN:9787801489579
- 類別:社會類
- 頁數:261
-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6-10-01
- 裝幀:平裝
- 開本:32開
- 版次:1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初版於1983年,是20世紀80年代轟動知識界的“走向未來叢書”之一種。作者採用中西對比的視角,探討了近代科學技術結構發展的歷程、機制和社會背景,進而剖析了近代科學為什麼沒有在中國產生的技術和社會結構原因。站在今天來看,本書最大的特點仍然在於,它是一本極其講求整體的研究方法、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相結合的科學史論著作。相較當下學術研究趨於微觀、趨於專深的學理特點,本書以縱橫捭闔的巨觀把握,仍不失當年的新鮮氣息;而它關照社會熱點和注重科學普及的人文關懷,比之某些故作高深的廟堂之論,今天讀來更是讓人倍感親切。
作者簡介
劉青峰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研究員,香港《二十一世紀》主編。
圖書目錄
再版序言
導言:科學往何處去?
第一章 對近代科學技術發展機制的探求:循環加速
1.1 兩組曲線:對中西科學技術史的一種巨觀描述
1.2 對加速發展現象的整體分析
1.3 從蛙腿到無線電
1.4 實驗—理論—實驗的循環
1.5 技術—科學—技術的循環
1.6 水排+風箱=蒸汽機嗎?
1.7 條件組合的複雜性:對結構的需求
第二章 近代科學技術結構
2.1 也從“蘋果為什麼往下掉”談起
2.2 構造性自然觀
2.3 循環加速機制對科學實驗結構的要求:受控實驗系統
2.4 X射線和N射線的啟示
2.5 古代技術:被束縛的普羅米修斯
2.6 打破古代技術封閉性的社會條件:開放性經濟結構的確立
2.7 科學對技術的解放:開放性技術體系
2.8 近代科學技術的結構和求實的創造精神
第三章 科學結構的起源
3.1 一棵倒長的樹
3.2 原始科學結構:從地球為什麼是圓的談起
3.3 歐幾里得幾何學的方法和體系
3.4 種子怎樣成長:示範作用
3.5 兩個同時在世的古代天文學家:張衡與托勒密
3.6 示範作用的極限:古希臘科學的衰落
3.7 示範作用在古代社會中所遇到的三大障礙
第四章 近代科學技術的成長
4.1 光明來自東方:科學屬於全人類
4.2 宗教與科學奇特的關係
4.3 科學革命時期示範作用的擴張
4.4 示範擴張的一種機制:否定性放大
4.5 社會對科學的容量
第五章 中國近代科學落後的原因
5.1 謎中之謎:偉大的發明為什麼停滯了
5.2 四大發明為什麼在中國產生?
5.3 農業、手工業技術與“大一統”社會結構的關係
5.4 中國古代技術結構——大一統型技術
5.5 直觀的天才與詭辯術:有機自然觀
5.6 “倫理中心主義”的後果:科學的政治化與技術化
5.7 非受控的實驗結構
5.8 新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