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九錫表》是東漢文學家、政治家曹操所作的一篇散文,出自《藝文類聚》。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讓九錫表
- 創作年代:東漢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曹操
- 作品出處:《藝文類聚》
背景,原文,釋義,作者簡介,
背景
建安十八年(213年)五月,由於曹操手下文臣武將的擁戴,漢獻帝以冀州的河東、河內、魏郡、趙圍、中山、常山、巨鹿、安平、甘陵、平原十郡,策封曹操為魏公,仍以丞相領冀州牧如故,加九錫。魏國置丞相以下群卿百僚,皆如漢初諸侯王之制。按照慣例,這時曹操要一再表示謙讓不受,群臣一再擁戴,然後再接受。因此,曹操寫了《讓九錫表》、《辭九錫令》、《上書謝策命魏公》三篇文章,進行謙讓。
原文
臣功小德薄,忝寵已過。進爵益土,非臣所宜。九錫大禮,臣所不稱。惶悸征營,心如炎灼。歸情寫實,冀蒙聽省。不悟陛下復詔褒誘,喻以伊周,未見哀許。臣聞事君之道,犯而勿欺。量能處位,計功受爵。苟所不堪,有損無從。加臣待罪上相,民所具瞻。而自過謬,其謂臣何。
(《藝文類聚》五十三)
釋義
九錫,古代帝王尊禮大臣賜予幾種器物。獻帝賜曹操九錫,據其詔書,采《禮緯》說,這幾錫是:車馬、禮服、樂舞、朱戶(門塗成紅色)、納陛(台階修在屋檐下)、虎賁(武士)三百人、紅色弓矢、鐵鉞(表示有征伐殺戮之權)、櫃鬯(祭祀用的美酒)。
東漢王莽建立新王朝前,先加九錫,後來魏晉南北朝執政大臣篡位,建立新王朝前,都加九錫。
作者簡介
曹操(公元155-220年),字孟德,沛國譙(今安徽亳州市) 人,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作為政治家和軍事家,曹操統一北方,形成與吳、蜀相峙的三國鼎立局面,並為日後晉朝進一步統一全國創造條件。此外,他所採取的一些措施對於中原地區的經濟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諸如打擊豪強、抑制兼併和廣行屯田等。作為文學家,曹操的創作體現了亂世之中一統天下的雄心壯志,慷慨悲壯,思想積極。他的詩今存二十首,都是採用樂府古題,鮮明地表現了對漢代樂府的繼承。他的文章以“清峻通說”著稱,顯示出他崇尚刑名,反對儒學傳統的突出特點。魯迅先生曾稱他為“改造文章的祖師”。曹操的著作今有輯本《曹操集》,詩歌注本以黃節的《魏武帝詩注》較為詳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