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蒸散(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變蒸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幼幼新書》卷八引王搗健37™去疳。主治小兒體性常熱,及變蒸驚熱不解,夾熱煩躁,時叫泣無歇,乃骨熱生瘡,面色常黃瘦瘁,不進奶食。

基本介紹

  • 名稱:變蒸散
  • 組成:常服去疳
歌訣,組成,製法,功用,主治,

歌訣

柴胡、甘草、人參、元參各一兩,麥門冬子一兩半,龍膽草半兩。

組成

上為末。每服一錢,水一小盞,煎至三五沸,溫服,一日三五服。

製法

常服去疳。

功用

小兒體性常熱,及變蒸驚熱不解,夾熱煩躁,時叫泣無歇,乃骨熱生瘡,面色常黃瘦瘁,不進奶食。

主治

方中柴胡味苦、辛,性微寒,解表退熱,疏肝解郁;炙甘草平,甘,補脾和胃,益氣復脈;人參溫,甘、苦,補脾益肺,安神益智;元參味鹹性寒,養陰生津,清熱解毒;麥門冬微寒,甘、微苦,滋陰潤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煩;龍膽草性寒,味苦,瀉肝膽實火,除下焦濕熱,進而去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