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與常:清末民初商法建構與商事習慣之研究(變與常)

變與常:清末民初商法建構與商事習慣之研究

變與常一般指本詞條

《變與常:清末民初商法建構與商事習慣之研究》是2010年10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松。該書的對象涵括了近代中國制訂的商事法規和商事習慣,前者包括商法通則、公司法、票據法、破產法、保險法、銀行法、交易所法、海商法等商事法規及草案,但選擇商法通則和票據法作為考察的重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變與常:清末民初商法建構與商事習慣之研究
  • 作者:張松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10月
  • 頁數:329 頁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00489726
  • 副標題:清末民初商法建構與商事習慣之研究
作者簡介,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作者簡介

張松,男,安徽潛山人。1996年畢業於安慶師範學院,獲法學士學位;2005年畢業於南開大學歷史學院,獲歷史學碩士學位;2008年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獲法學博士學位。現任職於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法律系。

內容簡介

《變與常:清末民初商法建構與商事習慣之研究》至於商事習慣,則涉及多個方面,《變與常:清末民初商法建構與商事習慣之研究》主要按照具體的商行為進行考察。通過對前述各對象的考察,探究各對象之間的深層聯繫,揭示近代法律移植過程中傳統與現代之間的糾葛關係,何為“變”,何為“不變”,為詮釋近代中國的法律變革運動提供一個切入角度,從而最終為現代立法活動提供歷史借鑑,是《變與常:清末民初商法建構與商事習慣之研究》的研究目的,也可說是《變與常:清末民初商法建構與商事習慣之研究》研究的現實旨歸。

圖書目錄

緒論
一 問題的提出
二 有關概念的解說
三 研究現狀概述
四 研究理論與方法
第一章 大勢所趨:中國近代商事法律體系的建構
一 近代中國商法制定的歷史條件
1.經濟條件——新式商業的出現
2.思想條件——重商觀念的興起
3.社會條件——商人組織的近代化
二 近代中國商法的制定過程
1.蹣跚學步——晚清商法的制定
2.全面移植——民國初年的商法制定
3.就地取材——近代商事審判法規的制定
第二章 殊途同歸:商事習慣之考察
一 商事習慣的形成及其近代演變
1.商事習慣的形成基礎
2.商事習慣的形成路徑
3.商事習慣的近代演變
二 近代商事習慣概觀
1.合夥習慣
2.銀錢業習慣
3.倒號(倒閉)習慣
4.商業使用人和學徒習慣
5.股份習慣
6.賬簿習慣
7.擔保習慣
8.借貸及利息習慣
9.商鋪租賃習慣
10.“居間”習慣
三 近代商事習慣之分析——以票據習慣為中心
1.我國票據發展史
2.各地習用票據種類舉凡
3.票據習慣的法律分析
第三章 摒棄抑或吸收:商事立法對習慣的考量
一 商事立法的準備——對民商事習慣的調查
1.清末的民商事習慣調查
2.民初的民商事習慣調查
3.民商事習慣調查評析
二 商事立法對習慣的考量
1.近代中國關於變與不變的爭執
2.清末至民國初年立法者的態度
三 商事立法對商事習慣的吸收——以商法總則和
票據法草案為例
1.商法總則的變化
2.票據法草案的變化
第四章 必然和偶然:商事司法對習慣的援用
一 齊頭並進:商事裁判機構的設定
1.官方審判機構——大理院及各級審判廳
2.“民間”審判機構——商事公斷處
二 權宜之計:商事裁判中習慣的導入機制
1.習慣的導入機制
2.司法實踐導入習慣之案例
三 確認和補充:商事裁判中習慣的作用
1.確認事實
2.彌補和修正現行法律
四 肯認和否棄:民初大理院對商事習慣的規制
1.對商事習慣的肯認
2.對不良商事習慣的否棄
3.規制的動因分析
五 大同小異:民初商事裁判與民事裁判的比較
第五章 浴火重生:近代中國獨立法律意識的養成
一 中國傳統法律意識之內涵
二 法律人獨立法律意識的養成
1.法律心理及法律觀念的轉變
2.法律思想體系的轉變
三 社會獨立法律意識的養成——以商會為中心的考察
1.立法意識的覺醒
2.司法意識的養成
四 近代法律意識之內涵
1.近代法律意識嬗蛻的歷史軌跡
2.近代法律意識的基本內涵
結語 變與常——近代中國法律制度建構的歷史觀照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