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異鱗毛蕨,鱗毛蕨科鱗毛蕨屬植物,植株高約50-70厘米。分布於東亞和東南亞地區。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孢子繁殖方法,
形態特徵
根狀莖橫臥或斜升,頂端密被褐棕色狹披針形鱗片,鱗片長約1.5-2厘米,頂端毛狀捲曲。葉簇生;葉柄長約20-30厘米,最長可達50厘米,禾稈色,基部可粗達5毫米,最基部密被與根狀莖頂端相同的鱗片,向上密被棕色小鱗片或鱗片脫落後近光滑;葉片五角狀卵形,長約30-40厘米,基部寬約20-25厘米,三回羽狀或二回羽狀基部小羽片羽狀深裂,基部下側小羽片向後伸長呈燕尾狀;羽片約10-12對,披針形,基部一對最大,長約15-20厘米,基部寬可達10-15厘米,頂端羽裂漸尖,基部有短柄,柄長約0.5-1厘米;小羽片約6-10對,披針形,基部羽片的小羽片上先出,下側羽片較大,下側第一片小羽片最大,可長達15厘米,基部寬達3厘米,羽狀全裂,較小植株的基部下側小羽片為羽狀深裂,葉片中上部的小羽片為羽狀半裂或邊緣具鋸齒;基部小羽片的末回裂片或末回小羽片披針形,頂端短漸尖,邊緣羽狀淺裂或有齒。葉脈下面明顯,裂片的葉脈羽狀,小脈分叉或單一。葉近革質,乾後綠色,葉軸和羽軸疏被黑色毛狀小鱗片,小羽軸和裂片中脈背面疏被棕色泡狀鱗片。孢子囊群較大,靠近小羽片或裂片邊緣著生;囊群蓋圓腎形,棕色,全緣。
生長環境
生於林下濕地或岩縫中。
分布範圍
產陝西(佛坪)、河南、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
日本、朝鮮、菲律賓和印度等國也有分布。
孢子繁殖方法
一種變異鱗毛蕨的孢子繁殖方法,其特徵包括以下的步驟:
(1)收集變異鱗毛蕨(Dryopterisvaria(L.)Ktunze)孢子,先在酒精中浸泡25~30s,然後再在升汞溶液中浸泡7~8min,消毒後用無菌水漂洗;
(2)將上述消毒過的變異鱗毛蕨孢子用無菌水配成懸浮液,加入孢子萌發培養基中,在溫度23~25℃,光照強度2000~25001x,光照時間11~13h/d條件下培養,先萌發出綠色絲狀體,再發育成片狀原葉體,所述的孢子萌發培養基是每升含6~8g瓊脂,18~22g蔗糖,其餘為MS或1/2MS,pH5.7~5.8的培養基;
(3)將上述片狀原葉體轉接到增殖培養基中,在溫度23~25℃,光照強度2000~25001x,光照時間11~13h/d條件下,培養25~35d後,轉入孢子體誘導培養基中,在溫度23~25℃,光照強度2000~25001x,光照時間11~13h/d條件下,培養至原葉體出芽後轉入孢子體繼代培養基,在溫度23~25℃,光照強度2000~25001x,光照時間11~13h/d條件下,培養至形成幼孢子體,長出2~3片幼孢子葉;所述的增殖培養基每升中含有6-苄基嘌呤0.15~0.25mg,萘乙酸0.15~0.25mg,瓊脂6~8g,蔗糖28~32g,其餘為MS,pH5.7~5.8;所述的孢子體誘導培養基每升中含有激動素6-糠基氨基嘌呤或N6-呋喃甲基腺嘌呤0.44~0.6mg,萘乙酸0.15~0.25mg,瓊脂6~8g,蔗糖28~32g,其餘為MS,pH5.7~5.8;所述的孢子體繼代培養基每升中含有萘乙酸0.05~0.15mg,瓊脂6~8g,蔗糖28~32g,其餘為MS,pH5.7~5.8;
(4)將上述幼孢子體分株轉接到孢子體生根培養基上,在溫度23~25℃,光照強度2000~25001x,光照時間1~13h/d條件下,培養至幼孢子體基部長出褐色帶鱗片的細根時,可出瓶移栽,煉苗後移栽至pH值為6.33~6.4的土壤基質培養,所述的孢子體生根培養基每升中含有萘乙酸0.25~0.35mg,活性碳4~6g,瓊脂6~8g,蔗糖28~32g,其餘為1/2MS培養基,pH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