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溫層(heterothermozone)是大氣層的一個層次,接近地面,經常有對流現象發生,層內氣溫隨高度而下降。雨、雪、雹等天氣現象發生在這一層。它的厚度在中緯度10~12公里,在赤道約17~18公里,在兩極約8~9公里。它處於均質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變溫層
- 外文名:heterothermozone
- 指標:空氣溫度、密度
- 影響因素:受到地表大氣溫度影響
- 學科:自然地理學
- 又稱:對流層
主要特徵,影響因素,形成過程,
主要特徵
變溫層是地球大氣 中最低的一層,其下邊界是下墊面。對 流層的厚度隨緯度和季節而不同,在低緯度地區平均為17~18km,中緯度 區平均為10~12km,高緯度地區為8~9km;在任何緯度,對流層的厚度夏季較厚,冬季較薄。對流層中包含了大約 80%的大氣質量。其氣溫隨高度的增 加而迅速減小,溫度遞減率平均為 6.5℃/km。層內對流運動非常強烈,一般低緯較強,高緯較弱,夏季較強,冬季較弱。由於對流層受地表的影響最大,而地表性質差異很大,因此對流層中的溫度、濕度水平分布是不均勻的,雲、霧、雨、雪等主要大氣現象都在此層出現。
影響因素
變溫層內的空氣溫度、密度和氣壓隨著高度的增加而下降,並且由於地球對大氣的引力作用,在對流層內幾乎包含了全部大氣質量的四分之三,因此該層的大氣密度最大、大氣壓力也最高。洋流匯聚的地方,比如從北冰洋來的洋流和溫帶海水匯聚以後,並不能完全融合,就產生了溫度差,交接的地方就是變溫層,其實並沒有嚴格的分界層,只是一個大概的範圍,在這個層里由於溫度差造成水流比較混亂,對聲音的傳播就造成了畸變。水溫在10℃—30℃之間來回變動,為變溫層。
形成過程
地下溫度明顯地受到地表大氣溫度影響的地帶。地球表面的溫度幾乎完全受控於從太陽輻射來的能量流和從地球輻射回太空的能量流之間的平衡。大地熱流量導致的溫升不可能超過0.02℃。由於太陽輻射存在周期性變化,所以地表溫度也出現晝夜變化(日變化)、季節變化(年變化)和長周期變化(多年變化)。地表溫度的各種周期變化對地殼表面的影響(穿透)深度也不相同。深度增加,溫度的變幅迅速減小。地表溫度的長周期變化(如一年)的影響深度要比短周期變化(如一晝夜)的大。晝夜變化的影響深度不足1米;年變化的影響深度接近24米;長周期(如冰期和間冰期)變化的影響深度可達幾千米。但一般認為,地殼表層深度達到50米以後,就可以不考慮地表溫度變化的影響。當溫度變幅為零時,就達到了所謂恆溫層的上界。在這個界面以上,地下溫度明顯地受地表溫度變化的影響,因此叫變溫層。顯然,日恆溫層包含在年變溫層以內,年恆溫層則包含在多年或世紀變溫層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