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態娘

變態娘

“變態娘”後特指那些既希望孩子能有快樂健康的童年,卻又不得不因為教育體制的原因而迫使孩子接受更加繁重的學習任務壓力的父母。2011年7月武漢一位網名為“大熊貓”的母親在一家論壇上發帖《女兒小升初,我被逼成“變態娘”》,激烈控訴“變態的教育”,立即引起7000多名網友“圍觀”,大部分都認為是孩子的“變態娘”“變態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變態娘
  • 名稱來源:網路
事件由來,原帖內容,產生背景,社會現狀,網友熱議,問題根結,事後反思,引發思考,

事件由來

 隨著應試教育的發展,孩子們在學習上花費的時間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是家長們的勞心勞力。武漢一名媽媽近日在一家論壇上發出名為《女兒小升初,我被逼成“變態娘”》的帖子,激烈控訴“變態的教育”,帖子一出,立即引起上千網友“圍觀”,大多數網友跟帖表示有相同的經歷。
網名為“大熊貓”的媽媽網名為“大熊貓”的媽媽

原帖內容

 捨不得吃捨不得穿,卻捨得拿大把大把的鈔票送給培訓機構;孩子上學我們工作、孩子培優我們作陪,節假日不屬於孩子也不屬於家長;眼睛盯著的是考試成績,耳朵聽的是各路有關教育的小道訊息,鼻子還要靈敏嗅出暗流涌動的培優市場孰優孰劣,口口談論的也都是奧數呀培優呀;甚至認為“愛她就是害她,心疼她就是狠心,總不能為了一個快樂的童年就失去美好的未來吧?”
變態娘

產生背景

教育部此前表示,2011年6月起將向社會公開徵集“減負”良策,一貫為社會所熱議的“減負”等於“加正”的“教改怪圈”是否能被終結?我們的孩子究竟在承受多大的“過勞”壓力?
為了攻克這些難關進入名校,有的孩子下午都不去學校上課,直接去參加培優;有的孩子從上學到國小畢業短短几年要積攢一大摞奧數證,“減負”的效果全都體現在了“加正”上。
報名去學校學習圖報名去學校學習圖
與她一起參加培優的家長們紛紛倒起了“苦水”。一位寧姓媽媽說,為了有時間培優,不得不讓熱愛鋼琴的女兒放棄堅持4年的練琴,每個月花在孩子培優的錢占了自己工資的大部分,一家人省吃儉用,只為孩子能夠跨過名校的“門檻”。
一位張姓女士表示,孩子已經連續8天沒和自己說話了,孩子說“不說話的時候,我的腦子能夠保持清醒,保持清醒的頭腦,才能做對奧數題。”然而,即便她很擔憂孩子的精神狀況,在上名校的壓力下還是不能放棄對孩子的奧數培優。
眾多家長們的“被逼就範”成就了培優機構的“火爆”。武漢武展廣場一家培優機構負責招生的女士告訴記者,暑期語文培優班80個名額,剛開始報名就報了50個名額。“不早點報名就報不上了,再拖下去,就算報不上了也沒有好座位。”相關培優費用,一般為15次課時900元,英語和奧數的費用1000元,這樣的價格長期負擔對普通家庭來說並不輕鬆。
“面對這些矛盾,我在聲討,也在反思,卻仍然迷茫。”“變態娘”無奈地說。

社會現狀

孩子的課業負擔的過重,不僅僅促使“變態娘”的誕生,更使得中小學生自殺的極端案例也屢屢出現。
對孩子未來人生的規劃和教育方式的設定,是每位為人母或即將為人母的都十分操心的事情。孩子是否能上“名校”,或許並不是很多人認為重要的事情。但是社會對人才教育成果的標準衡量是令人感到無奈的。
在如今拼爹的社會中,父母不夠出色,那孩子自身出色的培養就變得至關重要。不少名校開出了“除了擇校費,必須要懂一門樂器”的需求單,不少社會高校更看重孩子的資歷,比如在省、市等相關競賽、活動中索取的名次及表現。在社會中,擁有歌舞、樂器等特長人將更容易受青睞、被提拔。而各崗位人才要求標準中的“豐富的知識涉獵”,也是“培優”思想存在的初衷。
讓孩子學習一門樂器有助於孩子思維、智力等啟蒙,幫助孩子日後學習方法的建立;從社會人才的需求角度來說,“讀書好、上名校”早已不是人才的唯一衡量標準,更多的是能力、心態及一切能提升人知識涉獵面、處事能力的隱形標準。這些都需要從小的“優培”和引導式學習。
我國目前的“教育資源嚴重失衡,優質教育資源非常缺乏、教育體制的偏頗性標準評價”現狀都是無法改變的。因為我國目前教育體制的疏漏,而忽略了學校培養目標和社會人才需求的對等性。讓孩子為了名校而培優,才是最本末倒置的錯誤觀念。

網友熱議

網友“紫米”說:“變態也沒辦法,我們都是凡人,不能免俗,你自己不培優,卻不能阻止別人去培優,這樣就有差距了呀。我丫頭今年準備入學,可我已經把暑期培訓班安排好了。我也無奈呀,我也想讓孩子好好玩玩,可入學考試怎么辦呀?”
網友“姚太陽”呼應道,“整天盯著孩子的學習,成績稍不如意,就開始實行武力,開始變態,事後又後悔。”
mencyzhang感嘆:“如今親媽,都成了後媽。”“
fxvcflcjf”詰問:“誰願意當變態家長呢?不都是被逼的。夢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也有部分網友認為這是家長的問題,自己解不開心結、定過高目標,結果苦了孩子。更多的家長支招開導“變態娘”。
季候風:我曾經反思過,也迷茫過,直至深惡痛絕。沒有辦法,依然帶著孩子走在培優的路上,只能隨波逐流了。
揚帆啟程:我們家也曾是這樣,孩子爸說我培優的想法是拔苗助長滿足虛榮心,孩子爸自己把規劃調整了。

問題根結

不僅是“變態娘”的誕生,由於課業負擔的過重,中小學生自殺的極端案例也屢屢出現。據報導,陝西藍田縣一名10歲的小學生就因沒寫完作業擔心老師責罵而喝下了近一瓶的敵敵畏,廣東東莞甚至出現小學生用紅領巾自殺的悲劇……
眾多家長提出,目前教育資源嚴重失衡,優質教育資源非常缺乏,為了讓孩子上好的學校,只能培優、上奧數班。“上不了好的國中,就上不了好的高中;上不了好的高中,就上不了好的大學。”升學、上名校的邏輯形成了一個緊密的“連環套”,套住了孩子本該幸福的童年,也套住了家長們的一顆顆“親子”之心。
讀書讀書
網友“流星如月”的一席話說出了許多家長的心聲:問題的根源在於父母不得不依照現實給孩子設立目標,害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害怕孩子得不到公平的教育機會、害怕孩子將來得到不公平的待遇。要打消家長心中的顧慮,就需要恢復相對公平的“小升初”統一考試,由學生填報志願,按分數高低統一錄取,防止那些國中名校設“奧數證”路障和門檻,讓培優、奧數班失去市場,切實減輕孩子的負擔。
荊楚網網民“李卉雲”則認為,僅僅靠改變考試方式、減輕課業負擔是不可能讓孩子和家長們“得救”的,最根本的問題在於改變教育成果評價體系,推行真正的素質教育,將對孩子的考評標準多元化,不僅依靠考試成績、奧數證書,更多地參考課外活動、興趣特長、志願服務等,徹底改變“千校一律”比拼升學率、獲獎率的狀況。
中南民族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老師李濤認為,對孩子培育,品德才是最本質的東西。特別在國小階段,應該更關注對孩子學習興趣、學習習慣的培養,教會培養孩子自主思考、自主探索、自主學習的成長機會才是正確的方法。只要孩子的學習不是很差,能夠達到一般水平的話,就沒必要去培優。

事後反思

有位母親原是一名中專老師,現在做個體生意。她告訴記者,女兒今年12歲,剛國小畢業。從三年級就開始參加培優、上奧數班。看到女兒一度被奧數折磨得內向、憂鬱、少言寡語,她也允許女兒中斷過一段時間的培優,但面對“小升初”的壓力,迫不得已又拽著女兒重回培優大軍。
她坦言,當前,取消小升初統一考試、控制上課時間和作業等措施,看似是為孩子們“減了負”,然而實際情況遠非人們想像的那么美好,一些名牌中學為了獲取優秀生源設立了諸多“路障”“門檻”,如奧數獲獎證等,其實就是“加正”。

引發思考

事實上,家長們在這種教育制度下異化導致“變態”也是出於外界壓力,他們也想讓孩子按照自己的興趣發展。可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變態娘”們不得不活生生地扼殺孩子們的快樂童年。因為你不“陪優”,別人家的孩子卻不是在“培優”班裡待著,就是在趕往“培優”班的路上。
雖然各地都在推廣取消“小升初”考試、電子排位,但是在目前教育資源配置不平衡的情況下,總有一些名校為了爭奪生源設定了諸多“路障”——孩子們只有通過他們的所謂“培優”考試,或者手拿“奧數證”,才有機會進名校讀書。這樣一來,孩子們不得不參加各種課外輔導,而所謂的“減負”也就變成了“增重”。
名校可能也很委屈,高考的指揮棒下,升學率是檢驗學校優劣的唯一標準,倘若不在高考的競爭中拔得頭籌,那么日後的教育資源就會向其他學校傾斜,名校也就變成了“劣校”,所以被逼無奈之下,也只能出此“下策”。
只是這樣一來,名校的效益自不必說,“培優”班的老師們也是賺的盆滿缽滿,孩子們卻在學校與學校的競爭中,喪失了童年應有的樂趣。他們不知道去牆根挖蛐蛐的樂趣,他們也不知道“騎馬打仗”的快樂,更不會在蘋果樹下坐著看星星……當然,蘋果自然也不會落在他的頭頂。
只知道讀書的孩子,日後可能進入名高校,也可能成為高考中的狀元。可是,據專家調查發現,從1977年到2006年,30年間1000多位“高考狀元”們無一人在政界、商界、學界成為拔尖人物,更別提讓我們魂牽夢縈的物理化學諾貝學獎了。
當務之急,是要改變現行的教育體制,從這種“一考定終身”的高考制度上下功夫,而不是讓孩子們在無聊的“培優”班裡瞎折騰。家裡條件好點的孩子可以選擇出國讀書,但是大多數父母還是普普通通的人。
而“變態娘”、“變態爹”們不是鄭淵潔郭德綱那樣的名人,敢讓孩子輟學在家自己教育,缺乏名人的資源、聲望,輟學的孩子教育不好恐怕就要去街頭擺小攤,與城管們鬥智鬥勇。現行教育體制下,家長們耗不起啊,孩子們的未來也傷不起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