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化日新說

儒家關於宇宙、社會和人生都在不斷地生成、發展、創新的學說。變化、日新語出《易傳·繫辭上》,在說“易”的特徵時說:“在天成象,在地成形,變化見矣。”“一闔一辟謂之變。”“化而裁之謂之變。”變化指事物的產生、發展。說“易”的效用時說:“盛德大業至矣哉,富有之謂大業,日新之謂盛德。”荀子後學又記:“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禮記·大學》)日新指事物產生髮展天天更新,從不停息。將變化與日新合為一個範疇的是明清之際的王夫之。他在《張子正蒙注·太和篇》中說:“陰陽一太極之實體,唯其富有充滿於虛空,故變化日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變化日新說
  • 定義:儒家關於宇宙、社會和人生都在不斷地生成、發展、創新的學說
  • 出處:《易傳·繫辭上》
起源和演變,內涵,天地萬物的發展規律,道德完善的辯證規律,指導個人行為的方法論,地位和影響,

起源和演變

變化日新說中變化發展的辯證思想最早見於《易經》。《易經》的產生說明當時人們對變化的環境深有感受,力求在多變的環境中把握人生而產生用卜筮對行為預測的需求;生生之謂易,“易”的名稱已反映當時人們的變化觀。《易·乾·爻》以龍為喻說明事物的發展變化:龍由“潛”到“見”,再由“躍”到“飛”。西周末年的社會動盪,使人們認識到社會生活的變化和社會地位的轉換。“百川沸騰,山冢崒崩,高岸為谷,深谷為陵”(《詩·小雅》)。社稷無常奉,君臣無常統已成為人們較為普及的觀念。《繫辭》對《易》的變化思想闡釋,提出了變化、日新的辯證發展觀。不論《繫辭》是否為孔子所作,《繫辭》中的變化日新說的發展觀在孔子思想中是存在的。孔子論社會規範就是運用了辯證發展的方法論,認為禮是沿革、損益的變化發展過程。殷代的社會規範是對夏代的沿革、損益;周代又是對殷代的沿革、損益;以後無論哪個時代的社會規範都只能是對前代的沿革、損益;禮作為社會規範是處於變化日新之中的。孔子特彆強調通過學習改造自我的品德,要求做到溫故知新,舉一反三,並且學要永無止境;這樣學習就可促成自我品德的變化日新。孔子以自己為例,說明經過學習,終於達到“知天命”,“從心所欲不逾距”的理想境界,這是其變化日新思想的反映。
北宋理學家及其前驅對《易經》、《易傳》中變化日新的思想曾相繼進行闡發。周敦頤在建構宇宙模式時就藉助了變化日新的思想方法。《太極圖說》有“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萬物生生而變化無窮焉”,描述萬物生成過程;關於人類社會,也重在以仁義之道化萬民,這種不見其跡的“大化”就是“神”。二程用理的變化來表述變化日新說,認為“天地之化,自然生生不窮”,“往來屈伸,只是理也”;理自然包含著生生不息,他們用陰陽相對說明生生不息,說有陰便有陽,有陽便有陰,有一便有二,有了一二便有三,如此以往便生化無窮。由於將變化日新思想置於理之內,理是天下唯一的,因此他們又提出“變者,復之初,復於故,則一於理(《經說》八)。這樣,變化日新說為常理不易論所改造,成為只有量變的循環論。
張載將變化賦予氣,氣化才有道,氣的氤氳相盪、屈伸構成了變化運動的過程。變化是無窮的,天道不窮,表現為寒暑更替;眾事物的變化,表現為屈伸更迭。變化本身有兩個階段:變是突變,化是漸變。“變言其著,化言其漸”(《易說·乾》)。變與化又可以互相轉化,突變由漸變而來,如雷霆是由漸積而成;漸變到一定程度就造成突變,就是“化而裁之”。這種變化觀提供人們一種方法論,可以預見事物變化的結果。張載強調“窮神知化,與天為一”,就能夠達到“盛德”,也就是變化日新。這種見解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變化的循環論。對變化日新說進行較完備的闡發者是王夫之。他將理與氣結合,以為理是氣之理,氣是變化日新的,理當然也是變化日新。“榮枯代謝而彌見其新”(《張子正蒙注·大易》)。“推移吐納,妙於不靜”(《老子衍》)是宇宙的根本法則。他將事物的變化分為兩種類型,即“內成”和“外生”。“內成”是事物內部質的微小變化而外形仍一如既往,就是事物的量變;“外生”是事物內部質的微小變化逐漸累積,發展到一定程度,原來的事物便散滅,不再有原來的形體而生化為別一事物,這就是事物的質變。這種內成外生過程的永不停息,就使新的事物不斷誕生、層出不窮。人類社會歷史沿革、君子道德人格修養都不外於變化日新的法則。遵循變化日新的法則,就不會固守舊事物成為殉葬品,而能夠堅持自我更新,去爭取“明日之吾”的來臨。

內涵

變化日新說包含三個層次的內容:作為天地萬物發生髮展的辯證規律,這是最普遍意義上的;作為人本身道德完善的辯證規律,主要表現在有道德的人的成長過程中;作為個人選擇、指導自我行為的原則,主要表現在個人行為與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的適應過程中。

天地萬物的發展規律

儒家釋“易”,以為是天地萬物變化之道,生生之謂易,易就是變易、變化。這種變化是陰陽兩方面的對立統一,陰陽互生,沒有止息。這種無窮無盡的變化就是日新,即“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變化日新包括著天下所有事物的道理。就自然界來說,“天地之德不易,而天地之化日新。今日之風雷非昨日之風雷,是以知今日之日月非昨日之日月也”(王夫之:《恩問錄·外篇》)。人作為有生命的自然物,也是不斷變化日新,“爪發之日生而舊者消也”,是人所共知;而“肌肉之日生而舊者消”,雖難以從外形辨知,實際上是人人不能免的事實。生命運動包括著胚胎、流蕩、灌注、衰減、散滅5個階段。前3個階段屬生長時期,變化日新是自然的;後2個階段屬於生命的衰亡時期,就在這衰亡過程中同時又孕育著新生命產生的契機,即此生命體的散滅可化為彼一生命體。“衰減之窮,予而不茹,則推故而別致其新也。由致新而言之,則死亦生之大造”(王夫之:《周易外傳》卷二)。這種推故致新就保證自然界萬物氤氳化生、日新不已、繁然皆備。自然界變化日新,人類社會也是這樣。中國儒家認為人類是天地的子孫。《序卦》說人類社會形成是: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義有所錯。人類社會本於自然,變化日新同樣也是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王夫之在分析人類發展是由野蠻到文明的進步時認為,野蠻時期,人只是“植立之獸”,社會政治結構是“國小而君多”,“暴君橫取,無異於今川、廣之土司,吸齕其部民,使鵠面鳩形,衣百結而食草木”(《王夫之:讀通鑑論》卷二十)。經過由質到文、由分到合的發展,“世益降、物益備”(《讀通鑑論》卷十九),形成“合一之勢”,建立了“財足自億,兵足自強,智足自名”的統一國家。

道德完善的辯證規律

 人的德性是變化日新的。儒家雖認為人性本善,卻主張人必須擴充四端。“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燃,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公孫丑上》)擴充善端就是人的德性的發展完善。因此,德性是變化日新的。他們舉周公輔佐周成王的例子說:“周公之輔成王也,幼而習之,所見必正事,所聞必正言,左右前後皆正人,故習與性長,化與心成。”(《二程集·粹言二》)認為“性者生也,日生而日成”(王夫之:《尚書引義》卷三),肯定人的德性不是一成不變,而是屢移而異、日生不滯、新故相推。並從兩方面來說明德性變化日新的道理:其一,性之理也就是氣之理,氣是在不停地運轉變化,性當然也變化日新;其二,性是人之性,人道的特徵之一是習行;德性成長也是“習與性成”的過程。“德者,行焉而有得於心之謂也。則凡行而有得者,皆可謂德矣。”(《讀四書大全說》卷一)人的德性是通過不斷的習行,繼善成性,新故相推,變化日新而達到至善。

指導個人行為的方法論

 變化日新說作為個人行為的指導特別是作為自我修身的原則受到儒家的極大重視。他們強調“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易·乾·象》),天地具有變化日新,永不停息的特性,君子仿效天地之德才能存神過化,“大德敦化,然後仁智一而聖人之事備”(張載:《正蒙·神化》)。這種敦化就是將實現天理與自我統一起來,達到修身的效果。修身還要靠學,不斷地學能夠使自我不斷進步,學的目的也在於日新。“君子之學必日新”,“學者求有益,須是日新”(《二程集·伊川先生語》)。日新在修身上不僅指日進,而且指除去“舊染之污”。變化日新說作為指導個人行為的方法論重在變化,日新是結果,是變化的結果。變化的關鍵是順時而變,個人行為的選擇必須與自然界的變化規律一致,要應時間和條件的變化而決定行動,即是要“趣時”,“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彖》)順時變化還要善於把握、選擇時機,不徒憑僥倖心理去行險,而要安其身而後再行動;不能自己心神不定而去同別人交談,而要平心靜氣了再說話;不要向沒有交情的人求助,要向有友誼的人尋求幫助才能如願。這三方面的機會把握對於君子是至關重要的,必須勤修不殆。《繫辭》中還重視事物變化的萌芽狀態,強調君子要“知微”,要“見幾而作”。這也是把握時機的重要方面。

地位和影響

變化日新說在儒學思想史上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對儒學思想家的影響也是很深遠的。秦漢以後,政治統一和中央集權的實現,封建統治者需要自己的江山永保,並不喜歡變化日新的思想。在社會需要變革的時期,政治改革者總以變化日新說作為理論武器。如北宋王安石以五行的生、克、變、化來為變法運動做根據,認為天道尚變,新故相除,人應施之所宜、趣時應變。康有為也主張變化是天道,天有晝夜寒暑,因善變而能久;地有滄海桑田,因善變而能久;人自幼及老,也無刻不變。因此要“用其新,去其陳”(《日本書目志序》),物新必壯、舊必老,新必鮮、舊必腐,新必活、舊必板,新則通、舊則滯。變法用其新,必強;守舊固其陳,必亡。譚嗣同認為變化日新是普遍規律,日新是至善,不日新是至惡。由於中國歷史上變法都以失敗告終,變化日新說在社會生活中未能普遍發生作用,實現其社會價值;但它的辯證法思想仍是中華民族思想寶庫中一顆熠熠閃光的明珠,值得現代人們珍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