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年代:帶上所有的書回巴黎

讀書年代:帶上所有的書回巴黎

《讀書年代:帶上所有的書回巴黎》是2013年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安妮·弗朗索瓦 (Annie Francois)。

基本介紹

  • 書名:讀書年代:帶上所有的書回巴黎
  • 作者:安妮·弗朗索瓦 (Annie Francois)
  • 譯者:俞佳樂
  •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9月1日
  • 頁數:226 頁
  • 開本:32 開
  • ISBN:9787549536641
  • 外文名:Bouquiner:Autobiobibliographie
  • 類型:文學
  • 語種:簡體中文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後記,

內容簡介

★ 只有巴黎會產生這樣一本書。在這裡,母親因為一場神秘危機,要求女兒閱讀《長夜行》;一本啃不動的好書,朋友們會聯合施壓,錄成有聲書讓你去聽;書店是個危險的地方,汽車後備箱裡也躺著書筐,而普遍真理是扔掉一本書等於留下兩本;你既可以像伐木工砍倒森林那樣讀書,也會出於光榮的使命感送出無數本昂貴的《百年孤獨》;翻詞典的運動量不容小覷,而找不到的書,通常會靜靜地躺在最搶眼的地方……一個巴黎書痴所有與書有關的幸福回憶,最親愛的朋友在這裡遇見彼此。
★ 資深書痴安妮·弗朗索瓦說:“我想要一間充滿禪意的空屋子,一間沒有書的屋子。我想帶上所有的書,離開伊夫里,回巴黎去。我想帶著它們住進塞納河邊二百五十平米的公寓,最好在頂層,有一個寬敞的露台。反正是做夢,就美美地夢一場吧……”愛書人都有一個坐擁書城的夢想,安妮的美夢,正好在全世界最適合做這個夢的城市,巴黎。你必須也很愛書,才能寫出這樣詼諧動人的回憶。
這是安妮·弗朗索瓦五十年讀書時光的回憶錄。從記事起,安妮就生活在一群為書痴狂、將閱讀視為主要生存方式的巴黎人中間。一年夏天,弗朗索瓦家所在的公寓失火,母親是最後撤離火場的人:穿著睡衣,腋下還夾著一本書。後來,作為一家著名出版社的編輯,安妮在閱讀中度過了自己大部分職業生涯,與書發生了許多奇妙的際遇,也積累了形形色色的故事和話題。只要讀書,就有怪癖。在一個熱情、調皮、溫柔的書痴筆下,與書有關的每件事都很有趣,也都無可避免地產生令人抓狂的問題。而讀書不僅是智力的、並且是感官的經歷,有色彩和聲響,氣味和觸感,肌肉和神經,記憶與遺忘,是關於心靈、時空和生命的熱情詩。安妮·弗朗索瓦不是藏書家,只是一個純粹的愛書人。她來自一個兒童以讀書作為主要娛樂的年代,閱讀對她來說是最無害的遊戲,而她也始終保持著業餘愛好者的精神,對書的熱愛如孩童喜歡糖果般純真自然。告訴我你讀了什麼,我就告訴你,你是誰。書會入侵讀者的房間,捲入他的愛情、家庭、友誼、職業交往……而一個人的藏書,在某種意義上就是他的自傳,關於他歸屬的部落,他圍繞著書構建的整個生活。安妮·弗朗索瓦的筆觸是輕盈的、有趣的、敏感的,無論觸碰、抓撓或撫摸都具有同樣的精度。在她筆下,中年的滄桑與孩童的熱情富於魅力地融為一體。

圖書目錄

啟蒙:書和床
書里塞滿記憶的標籤
債主的光環與悲哀
借書讀的折磨
公共圖書館
定律:扔掉一本書等於留下兩本
回收箱:被遺棄的書和它們的故事
第無數本《百年孤獨》
書店是個危險的地方
時間裡的書衣
氣味與塵土
獨一無二的樂器
防盜磁條
書腰的意義
條形碼與書的結合
藏書票,贈言和溫情
從奇思異想到惡作劇
讀書惹來的意外之災
像伐木工砍樹那樣讀書
作家不該在演播室
最初一百名讀者的口碑效應
冰島傳說:讀書的機緣
穿越新橋的捷運
臥病在床:姑婆、媽媽和我
我甚至都不想看書了
翻詞典的運動量
整理的欲望
書痴症候群
不識時務的偷窺者
出發,一路讀過去
回到醫院:牢籠回憶錄
汽車後備箱裡躺著書筐
旅館裡的書房
閱讀的預感
傲視常規的“越軌”
當整個世界聯合起來與我作對
在眾目睽睽之下心安理得地看書
有備無患的大部頭
近視的回報
閱讀的節奏
交叉閱讀
陋習還是美德:讀者的負罪感
排他的激情
機場的悲劇
為什麼要去讀這些捏造的故事
讀得太早,讀得太晚
有備無患的同居理念
半途而廢的解脫
漫漫長夜行:我和朋友們的約定
書的另類用途
書架上還有空地:實話實說
為了開始的結束
譯後記

作者簡介

安妮·弗朗索瓦(Annie François),法國瑟伊出版社編輯。著有《非正式的自我創傷記錄:我與癌的戰爭》、《步履蹣跚:菸民的自白》、《家庭糾紛場景:字面的以及象徵的》、《芥末培根故事集》等。
俞佳樂,1976年出生,浙江杭州人。曾就讀於南京大學,先後獲得法語語言文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現為浙江工商大學副教授、法語系主任,已出版專著和譯著十餘部。

後記

作為法國頗具盛名的瑟伊出版社的編輯,安妮·弗朗索瓦的工作就是和文字打交道,恰好讀書又是她的興趣所在、激情所向。對安妮而言,閱讀構建了一種生存方式,書籍成為了她的生活重心。關於書本,安妮積累了形形色色的話題,許許多多個故事,於是便有了這本《讀書年代》。
安妮與眾不同的讀書感悟,源於她對書本如孩童喜歡糖果般純真自然、不帶絲毫功利色彩的熱愛。她無數次親手迎來了書本的問世,在她眼中,書籍都被賦予了生命:它們有期待,翹首期盼著人們的閱讀;它們有尊嚴,慘遭遺棄卻生生不息;它們有味道,箇中滋味,讀者自知;它們有聲音,側耳傾聽,皆成韻律。安妮將書本視為友人、親人、情人,對它們觀察人微,眷戀至深。
因為領略到了閱讀的真諦,安妮從容不迫地捍衛著書籍的質樸本色,其文字的魅力在於尊重感官愉悅,運用豐富的想像,點醒了讀者可能會忽略的細節。安妮撰寫這本書的動力或許不在於創作本身,而是發自一吐為快的傾訴欲望。坦誠不意味著缺乏深度,安妮的深刻就體現在她對書本的真心關注和如實描繪之上。作為讀者,她是幸福的,儘管案牘勞形,傷痛纏身,依舊無怨無悔;作為作者,她是成功的,因為她慷慨不羈,與讀者分享著閱讀的快樂。
安妮迷戀書本,可是這種迷戀並沒有妨礙她對生命本真的體會。在講述讀書故事的同時,她也提到了她的親人、愛人和友人,關愛惦念之情誠摯感人。安妮孜孜不倦地閱讀,也許就是為了不斷探索人性,感受生活。透過歡快詼諧的文字,我們看到了一顆敏感澄澈的心,有著婦人的滄桑和少女的天真,時刻散發出自信與誠摯的氣質。因為聰慧而快樂,因為快樂而美麗,這樣的女性著實讓人羨慕。
或許是出於對安妮的景仰,我不禁也學著像她那樣去品味書本,面前的這本《讀書年代》,的的確確是一本好書,封面純淨含蓄,書頁厚實細膩,因為漂洋過海,油墨香味漸漸淡去……書中共收錄了五十二篇文章,短的寥寥數百字,長的也不過幾千字,圍繞著各自的主題展開,看似脫口而出,卻在不經意間閃現出一個知識女性的智慧光芒。
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的法文書名為“Bouquiner”,除了閱讀,還有搜羅古籍的意思。淘舊書是法國人的悠久傳統,無論是塞納河畔的小書攤,還是聖米歇爾大街邊的著名書店,都有二手書出售,主題豐富,品位不俗。如果有足夠的耐心,你也能像安妮一樣,在層層疊疊的舊書中覓得心儀已久的寶貝。幾次遊學巴黎,目睹了法國人在擁擠的捷運中尚能專心閱讀的情景之後,便覺得書痴愛書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還是那句話,只要人們喜歡安妮的書就好。
俞佳樂
2013年6月1日
於浙江工商大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